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自知与自胜论文

自知与自胜

作者:千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4-05-19

 关键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老子》中这两句简短的格言,关系到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先说“自知”。自知的重要,并非老子的独得之见。当人类的文明开始进入到成熟的阶段时,中外的贤哲都关注到这一点。在古希腊,流传着阿波罗的伟大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既可以理解为对人类全体而言的,也可以理解为对每一个人而言的。在《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有耶酥如下的训诫:“为什么看见你兄弟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么能对你兄弟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我们也很熟悉《论语》中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

    就以上所举的例子来看,可以发现仍是老子所说最为深刻,他把“知人”和“自知”作了简明而扼要的判别。所谓“知人者智”,是说了解他人,乃是智慧和能力上的表现,“自知者明”,是说了解自己乃是明澈的表现。换言之,必须克服某种障碍,才有自知的可能,否则,再多的智慧,也不足以自知。

说到自知的障碍,绝大部分是由于主观因素。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所谓“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就能做到高瞻远瞩而不是一味地好高骛远,自找苦吃。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人类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这些根本病态。举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有一位妇女在市场上买得一件质次而价高的衣服,她心里已经很后悔。但是当别人指出这一点时,她却很反感;而若有人说这件衣服其实并不错,她会自然地有所赞同。并不是她喜欢这件衣服,而是她不能够承认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甚至可能被看作是愚蠢的人。再说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看起来与此完全不同,其实本质上却相通。项羽败于垓下,反复地说这么一句:“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能够笑对死亡,却不能够承认自己在政治和军事诸多方面不及刘邦,而造成最终的失败。司马迁对项羽颇多同情,但对他的至死不悟,归罪于天,仍然指斥说:“岂不谬哉!” 从内心感受来讲,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全然不顾这些批评或赞美是不是公平的。难怪有人说:“我们不是一种讲逻辑的动物,而是一种感情的动物。我们的逻辑就像一艘小小的独木舟,在又深又黑,风高浪大的情感海洋里飘荡。”

    在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中,这一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我们简化来归结到一点,就是人都有自我肯定的需要,这种需要同冷静的自我认识形成冲突,以至于使自我认识的能力不能发挥作用。

    出于自我肯定的需要,人们常把理想的自我当作真实的自我,沉浸在虚幻的满足中。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引了一则故事:在并州(今山西)地方,有一士族子弟,好作诗赋,浅陋可笑。旁人有意嘲弄,虚辞赞美,他却信以为真,大排酒宴,招延声誉。他的老婆流泪苦劝,叫他不要出洋相,此人长叹说:“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这也许是有些极端化的例子,但那种因为毫无根据的自负,而丧失真实地对待自己的能力的人,在我们个人的生活周围,都不难看到。也许在不同程度上,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

    牵涉到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普遍的现象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占有较大的一份。倘因此而发生冲突,人总是倾向于把过失归于他人,而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所谓“公平”虽是人所共认的原则,但在具体的事情中,许多人却只承认符合自己需求的状态才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如精神分析学家卡伦-荷妮说:“一个积极剥削他人且威迫他人而在他人身上逞威的人,一旦别人坚持一项公平交易时,他将会恨恨地认为这乃是不公平之事”(《自我的挣扎》)。

    一位学者感叹道:“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足见情感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理性的判断再决策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取得比现在大得多的成就。可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不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情感支配的。烟盒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可瘾君子们又有多少次吸烟的时候想到的是在毒害自己?而恰恰是这种情感很多时候就会变成自知的障碍。

    简单来说,若要“明”必须先克服“自障”:把“自我”与“他人”放在同等地位上看待,如此,用于“知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将在“自知”上发生同样的作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道理虽简单,做来却不易。

    再来说“自胜”。老子说的“自胜”,可能包含了两种略有不同的意义。先说前一种,就是克制、战胜自我。老子也把“胜人”和“自胜”作了简明扼要的判别。“胜人者力”即:能否战胜别人,完全看力量对比,力量大的,便能取胜。战胜自己,却不是表面力量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一种内在的、根本意义上的强大。“自胜”比“胜人”更为困难,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恶劣的习性,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是“自我”的构成因素。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他要这样做,而是暴躁已经成为他对自己所不满意的事物的自然反应。《世说新语》记王述的故事,说王述吃煮鸡蛋,用筷子刺,不得,便发火把鸡蛋抓起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团团转,他看了更气愤,于是用脚去踩;踩不着,大怒,索性从地上捡起鸡蛋放在嘴里嚼碎,再把它吐掉。在这个故事中,把人受情绪支配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自胜”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能。人虽是感情的动物,却也不是没有理智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够以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同时塑造自己的人格。只是这种人格修养需要很大的内在力量罢了。

    基督山伯爵战胜了死牢和仇人,却战胜不了自己心中的仇恨;林黛战胜了所有的女明星,却战胜不了心中的寂寞,最后只能以死来结束她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当一个人的权利、名誉、地位和利益应有尽有的时候,他最害怕什么呢?那就是伴随而来的孤独。人有时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很脆弱的。攻克己心,胜过攻城掠地。人要战胜自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一个人如果无法战胜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人。

    在另一种意义上,“自胜”可以理解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压倒别人、把自我与他人置于对抗的位置,而只需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一层意义与前一层意义,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人必须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谈得上完善与发展。

    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把眼睛盯着某个对手,老子则认为这至多只能达到相比较的“有力”,而不能达到真正的“强”。“自胜者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胜”,也可以说是不胜而“胜”。这里显示老子的思想,总是往更深处考虑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不把他人看作对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承认他,尊重他。

    1977年知识分子型的电影全才伍迪艾伦导演的一部电影《安妮霍儿》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而伍迪艾伦本人更是一手包办这部电影的监制、编剧、导演、男主角,他应该非常高兴地去参加颁奖典礼,接受他应享的荣耀,可他却独自一人在纽约的小酒吧吹奏黑管爵士乐,因为他坚信一件事:“成功是自我证明,而不需要借由钱财、名利去肯定。”打败对手并不是成功,尽管世上有许多不公的事,但“报仇是上帝的事情”,对手也许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但“成功不是打败别人”。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去打败别人,我超越别人,就像在赛跑中跑第一名,脱颖而出,算不算成功呢?我无法马上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想问那跑第二、第三甚至最后一名的算不算失败呢?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超越只是短暂胜利,不是成功。

    老子所说“自胜”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适用于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其追求“胜人者力”,不如追求“自胜者强”,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本的“强”。“五四”前后,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激烈的态度攻击中国的所谓“民族劣根性”,大胆揭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病,以警醒国人,求得自救,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骆玉明 《中华传统文化随谈从书——道家之言——老庄哲学随谈》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温世仁  《成功致富又快乐》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7年版

          南怀瑾  《老子他说》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孙雍长  《新注今译中国古典名著丛书——老子》  花城出版社  1998年版


论文搜索
关键字:自知 自胜
最新哲学其它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希腊哲学:人心的审慎
浅析叔本华哲学现代性之六个向度
李泽厚的哲学远景
司法中的“拟制”哲学
浅析以犹太教思想为核心的犹太文化对犹太裔
哲学在中国的春天
论伊丽莎白·波特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研
分析哲学的批判兴趣及其非批判性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哲学思考
热门哲学其它论文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 --从人生哲学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人是情感的存在
网络时代的哲学思考
茶道之哲学阐释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分析哲学的价值
自知与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