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对网络成瘾症防范对策的文化思辨论文

对网络成瘾症防范对策的文化思辨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3-17
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面向全社会倡议的网络文明活动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不仅仅由中央机构组织进行,各地方政府机构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响应或相互配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主题相同的网络文明活动,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我国网民过亿,80%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820万。这182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近270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如痴如醉,难以自拔。在大学里,虽然大学生上网中的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略小于中学生,但大学生一旦成瘾,依赖程度更深,更难以自拔,并严重影响学业和身体健康。2006年1月,在全国第5期大中学校团组织心理咨询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文斌指出,因网络成瘾而休学退学的比例已经达到80%,网络成瘾已成为是大学生退学休学或不能毕业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引诱犯罪等不良网络文化的异质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诸如青少年休学退学、家庭解体、诈骗犯罪、自杀和凶杀暴力等等不良和恶性事件,这些个案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无形中也形成一种恐惧传播的效果,人们有理由担心这些社会问题蔓延所带来的后果,更有理由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也会陷入“网络成瘾症”的泥坑!
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家庭宠爱和个性特征等综合因素作用,更容易被异质性网络文化吸引、甚至上瘾!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网络成瘾患者的比例要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和近邻韩国、日本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网络成瘾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也远比世界其他国家大得多。
针对目前严重的网络成瘾症这一网络文化的异质化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综合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引导监管

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远超出传统文化。为此,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特别是进口游戏审查。引进游戏时除注重内容的健康,还要注重引进国别和游戏类型的平衡,改变打斗类游戏和韩国游戏占领大部分市场的状况。同时鼓励国内的网络内容提供商兴办网络文化产业,尤其鼓励他们进行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字影视的创作和研发,尽量向社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产品。政府的相关部门不但要从网游的源头就开始监管,还要协同网游的产业部门大力清除网络游戏外挂的“私服”现象,尽力填堵网络游戏监管的死角。
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面向全社会倡议的网络文明活动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不仅仅由中央机构组织进行,各地方政府机构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响应或相互配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主题相同的网络文明活动,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加强网络文化的早期教育

学校应该从小学阶段就要开设网络文化的课程。在教导孩子们认识互联网的科学应用知识的基础上,要重点传播网络文化可能带来负面作用的知识,这种早期的网络文化教育对小学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心理免疫作用。而对中学生,学校也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和网络应用的讲座,重点教育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时间和上网费用。让学生在现实和虚拟之中取得均衡,以健全的心态进入网络,对网络游戏及各种网络信息应抱有正确的态度,增强防范意识,抵御网上的各种不良诱惑。应该认识到,“网瘾”并非“洪水猛兽”,重要的是对“网瘾”进行适当引导,并为其赋予新的内涵,使青少年的精力和才华能在恰当的领域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网络 成瘾症 防范 文化思辨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