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论文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作者:朱光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11-15

    究竟有没有共同美感呢?

    根据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学》第九期里回忆毛主席谈话的文章,毛主席是肯定了共同美感的。他说:“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我们在前面介绍《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和《资本论》论劳动的部分也己经看到马克思肯定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因为人在劳动一中发挥了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而感到乐趣。这种乐趣不就是美感吗?马克思因此进一步肯定了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能不是人类共同美感吗?

    马克思和毛主席都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同时也都是“共同美感”的见证人。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高度评价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的文艺杰作,从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喜剧,文艺复兴时代的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直至近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而且早年还亲自写过爱情诗。毛主席也是如此,现代没有哪一位“国故”专家对中国古典有毛主席那样渊博而深湛的认识和终生不倦的钻研和爱好,而且在自己的光辉的诗词中吸取了中国古典精华,甚至不放弃古典诗词的格律,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难道这两位革命导师对各种类型社会古典文艺的爱好,不足以证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共同的美感吗?

    还不仅如此,否定共同美感,就势必要破坏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包括文艺在内)的两大基本政策:一是对传统的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一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截长补短。在文艺方面这两大政策的实施不但促进了文艺繁荣,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平共处。否定共同美感,就势必割断历史,不可能有批判继承;也势必闭关自守,坐井观天,不可能有交流借鉴。于今之世,能否定文化继承和文化交流吗?

    第五,特别要冲破的是江青和她的走卒们所吹嘘的“三突出”谬论对于人物性格所设置的一些禁区。文艺作品总离不开人,特别是有故事情节的戏剧和小说,亚里斯多德把戏剧中的角色叫做“在行动中的人”,马克思主义者把他们叫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角色之中有主次之分,首要的角色叫做主角,在西文为hero,这个西文词的一般意义是“英雄”,主角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所谓“中间人物”和“小人物”。在封建时代,戏剧和小说的主角大半是些英雄人物,因为当时只有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才能作为主角反映在文艺作品里,为着维护或表扬他们身份的高贵尊严,他们大半被描写成为英雄人物。不过只是在悲剧性或严肃性的作品里如此,至于在喜剧性的作品里,如莫里哀的《伪君子》和《暴发户绅士》之类喜剧主角却都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些卑鄙可笑的人。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因而也登上了文艺舞台,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也占上风了,情形就有了彻底的变化。现实主义派抛弃过去歌颂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的习尚,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评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时曾指出:“最近十年来小说的性质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先前这类作品的主人公(主角)是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马克思、恩格斯还称赞这新派作家“无疑是时代的旗帜”,在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中,写“小人物”和“多余的人”是作为一个正式口号提出来的。莱蒙托夫的著名小说《当代英雄》(应译为《现时代的主角》)中的主角毕乔林就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典型的小人物或多余的人物。过去时代的主角是统治阶级的领导人物,而“现时代的主角”却是毕乔林之类没落阶级悲观厌世行为卑鄙的人物了。

    我约略叙述这种历史转变,因为从此可以揭示江青及其走卒们所吹嘘的“三突出”谬论的反动性。这批害人虫妄图把封建时代突出统治阶层首脑人物的老办法拖回到现代戏里来,骨子里还是为着突出他们自己,为他们篡党夺权作思想准备。他们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瑕疵;其次是始终一致,人物没有发展,结果使文艺作品中的主角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概念公式的图解或漫画式的夸张。近代英国小说家佛斯特(E.M.Forster)在《论小说的各方面》一书中指出小说人物可分两种:一种是看不出冲突发展的“平板人物”(Flat character),另一种是看得出冲突发展的“圆整人物”(Round character)。他认为小说不应写出前一种人物而应写出后一种人物。“四人帮”所吹捧的恰是前一种,所禁忌的恰是后一种,仿佛宋江不应有“坐楼杀惜”,李逵也应该莽撞到底,他们狂妄无知竟到了这种程度!

    其次,由于他们要片面地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就把所谓“中间人物”和“小人物”列入禁区,把描绘小人物和中间人物的能手赵树理的作品打入冷宫,并把他迫害至死。想起无数类似的事例,谁不痛心疾首!遭殃的并不限于一些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还应想一想由江青盗窃来加以篡改歪曲的八部“样板戏”成了儿多大大小小作家的“样板,’有多少人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陷入那批人妖所设置的陷阱?结果形成了什么样的文风?在青年一代思想中造成了多么大的危害?

    冲破他们所设置的禁区,解放思想,恢复文艺应有的创作自由,现在正是时候了!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性 人道主义 人情味 共同美
最新美学论文
浅谈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美学特征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
论休谟美学中的“审美趣味标准”
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梳理
康乾七十二景的由来及美学评价
论海德格尔建筑美学思想*
论宗炳及其《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
热门美学论文
什么是美学
美的本质探讨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从社会实践看“共同美”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
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