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论文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作者:迟永恒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9-06-05

 

   二、康有为警政思想的内容

   康有为的警政思想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持续入侵,变法迫在眉睫的状况下提出的,因此他的警政思想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救国救民的意义。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从军警职能定位角度,提出了新军御外敌、巡捕靖内乱的警政思想

   康有为的这一主张是在清末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为了维护主权独立和社会稳定从宏观制度角度设计的解决之道。清末,一方面原有兵制难以抵御外辱,“昔日之八旗、绿营、勇营已成无用之兵,岁靡民脂数千万之饷”; 另一方面,社会治安持续恶化,原有治安方式难以奏效,社会治安状况混乱不堪。1895 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指出:“今中国各省奸民布满市廛,或名青皮,或名光棍,或名混混,或名流氓,总而言之,皆莠民也。”年陈炽在《庸书》一书中有同样的论述:“近来劫持横行,道途污秽,西人至登诸日报,谓天下之至不洁者。莫甚于中国之京城。”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清末传统的治安力量显得力不从心。

   基于上述原因,康有为深刻分析了建立新军和巡捕的必要性,把巡捕的作用摆到了与新军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认为新军和巡捕是国家两股并行的军事武装力量。康有为一方面主张请裁绿营、改骑兵、积极倡导建立新军,用原来军饷训练新军来抵御外敌;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局势改营勇为巡警,设巡捕以靖内乱,让警察成为安靖地方的基础力量。这些举措初步从现代国家战略安全层面建立起了军警共同维护国家稳定的制度。

   (二)从提高警察整体素质角度,提出了警察留用及警官任用需要相应地考察其综合素质的警政思想

   康有为主要把警察的来源限定在当时的军队中,将“警察”当作安置裁汰“制兵”的一种办法。而当时清政府所倚重的旗兵、绿营素质堪忧,几乎同时期的光绪帝就在他所发布的上谕就称各省制兵防勇积弊甚深。因此康有为认为,不应该毫无节制地从军队中随意录用警察,新入警者必须要具备某些条件。

   基于上述考虑,为从军队中留用素质较好的警察,康有为对留用警察的条件做了初略的论述:“其盗贼繁多之地,酌量暂留营队以资弹压。其识字明敏、通解事理者,改充巡警,以资县乡之防虞。查各国为治,先整巡警,吾国无兵,只得号为巡警,因而教之改之,亦事宜也。”显而易见,康有为首要地认识到,警察不同于一般的士兵,警察录用需要具备诸如文化知识等基本素质,这一观点可以被认为是择优录警的滥觞。而在警官的任用上康有为也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他在奏折中特别指明:“其武弁识字通敏解事理者,改为巡警官。”也就是说,康有为认为警官的素质更要胜人一筹,警官的素质要综合考察,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才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警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之,康有为这些警政设想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它既是当时解决积重难返社会问题所必需的猛药,也是康有为警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康有为警政思想的评价

   (一)康有为关于警察制度的一系列构想,是中国维新派思想家中较为先进的警政理论首先,虽然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提倡的警察制度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警政思想与地方实践结合的尝试在近代警察制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其次,康有为从更高层面的制度角度入手来设计警察规制,既赋予了警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又赋予了警察保障变法顺利进行、推动制度革新的重任。因此,康有为的警政思想较之以前的警政设想有着不可比拟的进步性。

   最后,康有为警政思想中的诸多内容影响了日后的历次建警。比如,军、警并用主张。清末,袁世凯天津创立巡警,就用巡警代替军队,驻扎在外国侵略者规定的非军事地区,这样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保持了社会秩序。民国,蒋介石有更为直接的表述,“军队与警察:前者是用来保卫国家的,后者则是维护治安的。”再如,提高警察、警官素质主张。清末巡警部创立,为保证警察来源的质量,专门制定了《考取巡警章程》,其他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如《各区训授巡警规则》、《募警入学简章》等。而为了提高警官素质,巡警部更是制定详细的警官任用章程和官吏考核选拔制度。

   (二)由于时代的局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先天不足”

   首先,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通过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来改造整个社会,并且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他的警政思想,一方面希望能够革新除旧创立新型的警察制度,另一方面却依赖旧有的机构框架和人员组成。受此禁锢,康有为警政思想的目的及具体举措充斥着诸多的封建余毒,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其次,对警察职能缺少宏观把握。康有为受角色地位的局限,更多地从裁汰冗兵和推动变法方面来考虑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强调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国家统治上的作用,而忽略了警察还应具有的诸如交通管理、消防等职能,这使得他的警政思想中对警察制度的构建不够系统和完整。

   最后,康有为对以资本主义形态存在的警察制度的认识和学习不够深入。康有为虽然多方学习和考察日、英等国的警察制度,并一再上书要求“设巡捕”,但总体上看,他并未从国外警察制度建构、职能确立以及制服统一等方面整体性地进行移植和引进。

   综上所述,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在中国近代警政史上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警察的现代化进程。他的主张为以后的历次建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1 ]韩延龙,苏亦工. 中国近代警察史:上册[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 2 ]萧一山. 清代通史:第四卷[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3 ]钱钟联. 人境庐诗草笺注[M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 4 ]魏斐德. 上海警察: 1927—1937 [M ]. 章红,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5 ]清华大学历史系编.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 6 ]夏东元. 郑观应集: 下册[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康有为 警政思想 制度层面
最新思想哲学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论批判的终结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事实与价值
价值之真与假的界限
弗洛伊德笑论批判
心事哲学Philosophy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
热门思想哲学论文
事实与价值
从《齐物论》看《庄子》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论基督宗教信仰
尊严、境界与德性——儒家人学三论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