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对慕课和The Flipped Classroom追捧反映出中国本土教育的深层问题论文

对慕课和The Flipped Classroom追捧反映出中国本土教育的深层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9

对慕课和The Flipped Classroom追捧反映出中国本土教育的深层问题

  近来在教育部官方网站挂出了一篇“‘翻转课堂’: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文章,其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读过该文后,感觉问题颇多,也让人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深的反思和对中国大陆教育发展的担忧。

  一、慕课MOOCs和反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及翻译上是否严谨性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目前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反转课堂)”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胶着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从这两个词的来源可以看出都是舶来品,“慕课”一词的翻译是音译,不会产生太多的歧义,但“反转课堂”一词翻译是否恰当就有待推敲了。flip在英文中有两大基本含义,一个是反转,一个是快速、轻盈的行动,翻译为反转课堂明显有悖原词的含义,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出现是为了使学习者高效而有成效地学习而不是要让课堂反转过来,翻译上的不当明显对人有误导作用。教育不是赶时髦和追求流行,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地培养人才,个人认为翻译为“高效教学课堂”或“效高教学课堂”为宜。

  二、慕课MOOCs和反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相对适用人群

  “‘翻转课堂’: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由于中小学的课程主要是以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为基础的……”这一段提到了中小学教育的问题,而且该文主要是讲述MOOCs和The Flipped Classroom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说到这,不得不对中国大陆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做一个剖析。

  首先,目前这种教育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了晚清的巨变、民国的探索,成型于五零年代后。晚清时代中国四面楚歌,时时被别国铁蹄蹂躏,让人产生了国外似乎什么都比中国好似的,教育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巨变,包括引入西方教学形式,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情节也在这时开始滋生。这类似于某人邻家一条凶狠的狗把该人咬了,该人就开始崇拜这条狗,并从生活习惯上开始学习这狗。

  其次,民国(注:这里的民国指公元1911――1949)时期对教育的何去何从有过很长时期的争论和实践,出现了很多大学问家,比如严复、蔡元培、胡适等,为民国时期教育的大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民国时期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可谓群星灿烂,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三,1949年后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来源于民国时各家的争论与探索,但是加入了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升学淘汰制,也就是为日后的应试教育奠定了基础;另外就是教育的全面国有化,这就扼杀了私人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拓性也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虽在近些年进行了些改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该情况及应试教育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态势。

  以上三点简要地对中国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进行了一个阐述,当放弃自身很多东西的时候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首先,中国的教育是否真的落后?这是一个冗长而沉重的话题。科举制度在满清固然已经是僵化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一种制度,但是有句话叫变废为宝,在整个科举制度笼罩下的教育模式是否像科举制度一样一无是处呢?回答是否定的。众所周知,世界唯一幸存下来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那是什么让中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那就是教育和对家族的重视。当西方还是蛮荒社会时,中国人已经懂得通过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有些观点虽被有的现代人批驳,但请这些人士站在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下考虑考虑,现代的人如果处于那样的环境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私塾教育就是很好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而且大大降低了单个家庭的教育支出成本。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简单的例子,送小孩到学校,不管你送几个进去,每一个小孩收的学费都是一样的,而且在路上所浪费的时间也是一个相当高的成本,而一个村或小区聘请教师上门授课,那教育费用会随参加受教育的小孩的增加呈几何数下降,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把这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小孩更好地休息或学习。

  其次,中国的教育一直是以人性的教育为本,而且特别注重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情操。这一切中国的先祖们已经找到了一套很好的方法,那后人为什么要去推翻,搞所谓的创新呢?那有什么意义呢?对小孩进行基本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人类社会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不同国别和民族中这是不言而喻的共识,否则人类就不需要道德了。另一个就是让小孩充分感受自然,让小孩充分领略自然的魅力,而人类的任何创造和创新都是来自于自然,中国的经典教育对这方面的引导也是相当重视的。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让很多人已经和自然越走越远,这还谈什么创造和创新?就算有,顶多是小伎俩。西方的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核心,这对成年人对自我的补充和完善是有优势的,但对小孩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拔苗助长,脱离了自然去引入引文中所提的The Flipped Classroom和微视频,那再好也是空中楼阁。再优秀的教师讲解难免有所偏向性和局限性,而且信息传导过程中是会有所损失或误解的。另外,这种模式中,受教育者对疑问不能及时向授课者提出,一旦授课者传导的信息有误,影响是极为不良的。   第三,对小孩来说能让他产生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慕课只是请名师讲课,那显然只是应试教育的延续,毕竟这不是成人的知识性教育。就算是成人,有兴趣去学习和被动去学习那效果都完全不一样,而有没有兴趣很大程度来自于童年时对自然的接触和从中产生出的想理解自然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促进自我良好地去学习而且乐于学习,不是外界被动的去施力。如果非要在中小学搞慕课,那也只能做成问题集,而现场教师的引导是绝对不可少的,让小孩在问题中激活自己的思维,积极进行探索。如果大量的慕课只是讲座形式,那对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来说无疑是应试教育的延伸。

  第四,中国人很重视言传身教,而现在对身教已经强调很少了,更多的是言传。而父母是身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其次是教师,现在一有教育问题就推向学校,社会是否做出过反省?这都是抛弃中国自身良好教育模式所致,社会每一个成员身体力行的行动对下一代的影响甚过任何媒体。

  三、崇洋媚外思想作祟制约着中国教育优势的发挥

  引文中提到:“回顾历史,班级授课制从最初出现到形成制度,花了150多年的时间,以后又经过近150年的探索,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本伟大的著作为班级授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请问这个历史是西方人的历史还是通观世界的历史?教育是在中国起步早还是在西方?没有蒙古帝国传播文明火种到西方,那不知道西方的文明复兴还要推迟到什么年代,何谈西方的大学教育。

  美国人搞MOOCs和The Flipped Classroom是指对什么人群,中国大陆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是否进行过仔细分析?这是否又是所谓的创新?美国人一天三顿几乎都吃汉堡,是否国人要一天四顿都吃汉堡?

  引文中还提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在该领域积极探索的先行者。清华大学附中、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青岛二中等一批著名高中,以及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北京新英才学校与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都在慕课与‘翻转课堂’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卓有成效的标准是什么?搞几个比赛?评几个奖?针对教育这个问题有一句很形象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一个教育效果这么快就能见到的话,那不向世界推广实可谓暴殄天物,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是很难断定的。中国的祖先给世人留下的教育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那么多人熟视无睹呢?除了用崇洋媚外概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词了。

  四、小结

  崇洋媚外的习气从清末以来在国人中已弥漫已久,现在已浸入核心的教育,不能不为中国发展的前景担忧;中国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教育传统,而且教育成果在上万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其中很多教育思想和方法不需要改动就可以殷泽世人;MOOCS和The Flipped Classroom适合于成人的学习,而对幼儿园、中小学的适用是很有限的,如果加以大幅度的实行只会加剧应试教育的模式,其后果的延续就可能再现清末中国的危机。

对慕课和The Flipped Classroom追捧反映出中国本土教育的深层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深层 教育 中国 本土 问题 Classroom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