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研究论文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9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研究

  西双版纳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拥有良好的归属感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区居民构建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与工作氛围的基础。参与方式和参与途径都可能影响着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居民的归属感又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社区居民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也很不一样,在参与旅游后的感受也具有不同的体现。本文旨在研究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宿感问题,先假设社区参与旅游后归属感更强,同时也存在不同的问题,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与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分析结果证实假设的成立。从这一过程了解目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感受,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既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旅游参与度,优化他们的旅游参与方式和途径。

  一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参与旅游现状及归属感假设

  (一)社区参与旅游现状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都对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做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但是很多研究工作都忽略了民族社区的独特性和不同社区参与旅游能力的差异性。由于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属于我国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资金短缺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能力不足、服务竞争较弱等一系列障碍性因素使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活动时与投资商、政府,甚至是社区居民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无疑使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受到了影响。其实,

  在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参与旅游业的整个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不同种类的问题制约着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旅游收益的分配不均是最突出,也是最关系社区居民切实利益和归属感的问题。很多居民只是用租赁土地的方式参与旅游,少量的土地补偿金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显著的效益,有些甚至破坏当地原本的风貌和环境。除此之外,大多数居民是没有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低学历劳动者,他们参与旅游的方式是以打工的形式从事简单的旅游基础活动,很少的收益并不能让他们对当前所处的环境产生归属感。所以,只有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发展的管理中来,培养其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满足居民自身追求事业的成就感,真正实现该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归属感概述和假设

  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1]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会有所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在民族旅游地的特殊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归属感问题就更值得关注。西双版纳民族地区的居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很具特色,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归属感也很不同。特别是当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参与态度直接可以反映其归属感。然而,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其归属感也是动态变化的。

  本文主要是对已参与旅游的社区居民进行研究,了解当地的社区参与旅游现状后才能更好地分析他们的社区参与行为与态度,然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居民社区归属感。按照一般理论去设想社区居民参与的公共活动越多,其归属感就应该更强,于是参与欲望和动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强烈,与此同时,他们的社区参与能力也就在无形中不断得到提高。可是,旅游活动不一样,它涉及的利益问题较为敏感,参与形式更为多样,所以问题就更加复杂。民族旅游地的社区参与更需要进行深层次和多方面的考虑,其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错综性的特征。笔者欲将在文化验证的假设是:一方面,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更强,但是不明显;另一方面,该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寻找归属感的意识增强,但是面临的问题较多。

  二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宿感分析

  社区归属感通常是表现在语言、态度、神情、思想和行为举止等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这些方面直接量化出来研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比较合适。量表问卷法可以从问卷题目中反映调查对象对一个地方或一个集体的认可度,可以表现居民的意愿与行为倾向,测量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强度。对于这次的社区归属感问卷,由于涉及课题组的调查,所以问卷形式与内容比较复杂,通过对不同指标描述居民包括认同感和其它参与程度的数值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有效样本是116份,笔者只选取了与本文相关性比较大的部分来进行论述。文中的调研数据未必充分考虑到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所以从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参与旅游管理意愿、参与管理的障碍、参与收获、参与后物价水平、参与后的环境状况等十项指标进行抽样,以减小样本误差。为了更好的联系前文的假设,可以把这些指标归结成生活水平、整体环境、参与态度、成就感和愉悦感五个方面进行逐步验证。

  (一)生活水平

  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是反映人们幸福指数的窗口,分析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可以从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出发。从简单地逻辑思维来推测,一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了,物价上涨。然而,影响物价和收入的因素很多,不能直接凭此做出与归属感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评价。   表一 您从旅游中的主要收获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收入增加 49 42.2 42.2 42.2

  见识增加 21 18.1 18.1 60.3

  朋友增多 15 12.9 12.9 73.3

  地位提高 5 4.3 4.3 77.6

  其他 26 22.4 22.4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二 发展旅游后本地物价变化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无变化 21 18.1 18.1 18.1

  略有增加 59 50.9 50.9 69.0

  明显增加 36 31.0 31.0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从表一可以看出,116位调查对象中有49人感觉参与旅游后的收获是收入增加,也就是42.2%的人收入提高了。其次的收获分别是见识增长、朋友增多和地位有所提高等。表二调查的是居民参与旅游后对本地物价的评价,50.9%的人说当地物价略有增加,还有31%的居民感觉物价明显提高了,这说明物价整体上涨是事实。另有18.1%的人却说物价没有变化,这与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项目有关系。整体来看,西双版纳民族社区的居民参与旅游后收入增加了,但是不多。同时,物价也上涨了,实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没有明显的得到改善。可社区居民感觉还是有收获,说明他们认为整体状况比以前好,见识增长了,交际圈也扩大了,社会地位也上升了,表明他们的归属感略有增强。

  (二)整体环境

  整体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影响下,在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操作都需要一系列的变革,使之推动建筑与城市划的实践,丰富建筑领域的内涵。在人居环境设计中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和归宿,努力创造出良好、舒适并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人情味以及有较高生存情趣层次的居住环境。[2]环境是人类居住场所,它对人们的归属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表三 您觉得当地发展旅游后环境如何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比以前好 90 77.6 77.6 77.6

  没变化 17 14.7 14.7 92.2

  不如以前好 9 7.8 7.8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四 您认为发展旅游是否带来民族社会问题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不清楚 20 17.2 17.2 17.2

  没有 59 50.9 50.9 68.1

  有一定 32 27.6 27.6 95.7

  有很多 5 4.3 4.3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五 您认为以下哪方面的民族社会问题最为突出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民族习俗 28 24.1 24.1 24.1

  民族信仰 21 18.1 18.1 42.2

  民族团结 10 8.6 8.6 50.9

  民族语言 37 31.9 31.9 82.8

  其他 20 17.2 17.2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由于这次的受查对象普遍比较纯朴和单一,受教育程度偏低,在他们的观念当中很少注重环保,所以对自然环境污染这方面缺乏考虑。在调查中,问及环境状况时,他们理解的基本上是人文环境的变化。从表三可以看出,77.6%的居民感觉环境比参与旅游前要好,他们认为的是居住环境比以前方便,房子比以前更漂亮,道路比以前更宽敞等很多基础设施都改善了。但是,有14.7%的居民认为环境没有变化,有7.8%的人认为环境不如以前好了,这说明人们对环境的理解是由偏差的。表四和表五调查的是民族社会问题,这跟人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50.9%的居民没有发现民族社会问题的存在,4.3%的人认为有很多民族习俗、信仰、语言和民族团结的社会问题存在,这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发生的矛盾有联系。说明人们参与旅游时遇到的困难会削弱他们的归属感,使原本理论上会增强的归属感丧失。

  (三)参与态度

  社区归属感的培养有赖于广泛积极的社区参与。社会参与同其社区归属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越多时,他们就对社区越熟悉,也越容易在社区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进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和社区归属感,相反,居民较少参与社区活动,则不利于其社区归属感的培养,同时,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对居民的参与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烈,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越强烈。[3]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参与态度,参与态度好差又决定了他们在参与中收获的多少。

  表六 您希望参与到旅游发展的管理中来吗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希望 46 39.7 39.7 39.7   无所谓 35 30.2 30.2 69.8

  不希望 28 24.1 24.1 94.0

  4.00 6 5.2 5.2 99.1

  5.00 1 .9 .9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七 受教育程度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没上学 16 13.8 13.8 13.8

  小学 36 31.0 31.0 44.8

  初中 47 40.5 40.5 85.3

  高中及中专 11 9.5 9.5 94.8

  大专及以上 6 5.2 5.2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六反映的是39.7%的社区居民希望参与到旅游的管理层中,有30.2%的人对是否参与到管理层持无所谓的态度,有24.1%的人不希望参与到管理层中。这表现了有大部分人参与旅游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小部分人由于一些自身因素和外界要求而抱不愿意参与的态度。表七的受教育程度调查可以合理地解释表六的现象,很多人由于学历不高和知识技能不足而胜任不了或不愿意担任管理的职位。(四)成就感

  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虽然是难于琢磨的心理感受,但是它可以由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体现出来。成就感是居民根据自己意愿进行自我目标定位和实现的过程感受。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处理与企业关系,并且在工作中能充分考虑个人与企业的双方利益,希望付出最大的努力以换取最大的回报,那么他就是追求成就感的人。这样的社区居民是希望参与旅游的管理层,一有机会就主动地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配合管理、积极沟通,当他个人价值实现了,归属感也就更加

  强烈。

  表八 您更赞同由谁管理旅游事务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村民自主管理为主 39 33.6 33.6 33.6

  政府管理为主 27 23.3 23.3 56.9

  企业管理为主 15 12.9 12.9 69.8

  其他 27 23.3 23.3 93.1

  5.00 4 3.4 3.4 96.6

  6.00 2 1.7 1.7 98.3

  8.00 1 .9 .9 99.1

  9.00 1 .9 .9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九 您认为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管理中最主要的困难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缺乏政策支持 10 8.6 8.6 8.6

  缺乏资金 23 19.8 19.8 28.4

  信息不透明 12 10.3 10.3 38.8

  缺乏投资者支持 13 11.2 11.2 50.0

  知识和能力不够 33 28.4 28.4 78.4

  存在特殊社会关系 8 6.9 6.9 85.3

  其他 17 14.7 14.7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表八有33.6%的居民赞同自主管理旅游事务,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管理能力和条件,或是追求成就感的欲望比较强烈,已获得的归属感也较强。其他大部分的居民没有赞同自主管理旅游事务,是因为他们认为参与旅游发展管理中的能力不足,遇到的困难较多。其中,困难比例最大的是知识和能力问题,有28.4%的居民处于的就是知识水平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的困境。

  (五)愉悦感

  愉悦感能很好地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做某件事开心或不开心就可以用愉悦感来衡量。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内的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4]只有认同了某个群体,才会产生喜爱和依恋,说明愉悦感和归属感呈正相关。

  表十 参与旅游后与以前相比您感觉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很不快乐 2 1.7 1.7 1.7

  不太快乐 10 8.6 8.6 10.3

  不清楚 20 17.2 17.2 27.6

  比较快乐 55 47.4 47.4 75.0

  很快乐 29 25.0 25.0 100.0

  Total 116 100.0 100.0

  调查结果是:47.4%的居民感觉参与旅游后跟以前相比要快乐,还有25%的人感觉很快乐,说明他们的愉悦度比以前要高,归属感也增强了。但是不太快乐和很不快乐的人群也不能忽略,通过访谈后了解到影响他们愉悦感的是参与旅游的困难,以及跟政府和企业的矛盾。

  三 西双版纳民族旅游地社区居民归属感存在的问题

  综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西双版纳民族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归属感有所增强,但是这样的居民所占比例较小。说明他们的归属感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增强得不明显。可还是有大部分人希望参与旅游的管理层,赞同以村民自主管理旅游事务为主。虽然他们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面临着来自本身、企业、政府和其它方面的障碍性因素影响,这就使他们的归属感构建处于困境,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居民自身因素的制约   西双版纳民族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因为年龄、爱好和民族的不同,特别是受教育水平的程度较低,使他们在参与旅游时知识和能力不够,获得的成就感较少,所以归属感不强。另外,由于自身条件的不成熟,很多居民的参与信心不足,积极性和参与态度也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他们习惯于徘徊在旅游企业的最低层从事非技能的体力工作,从而对生活和工作都以疲倦的态度应对。

  (二)保障居民参与旅游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目前社区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性已渐入人心,但社区参与制度建设存在较大的体制性弊端,即在我国法律性文件中,社区参与的宪法秩序虽已基本确立,但是在宪法秩序框架内,社区参与仅仅停留在概念性阶段,缺乏可供操作的程序性规范,即社区参与的程序性问题如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参与方式、参与步骤、参与途径及其保障等尚未解决,这使得社区建设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参与度的提高。[5]社区参与度是社区建设的深厚基础,也是提高社区凝聚力、形成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根本所在。[6]

  (三)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时候由于参与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土地,有的是本身的技能或劳力等,随着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投入要素随之也增值了,所以利益诉求就更多。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兴起让投资商看到了当地民族独有的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而原来参与的时候忽略了文化要素这一资本,居民从旅游企业那里所得到的收益很少,因此社区居民和企业、政府之间因利益分配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不和谐的集体中,人们的归属感受到极大的干扰。

  (四)民族社会问题的存在

  在调查中,有4.3%的人认为有很多民族习俗、信仰、语言和民族团结的社会问题存在。民族习俗传承的好,可以使当地的旅游业更具前景,然而目前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歪曲原本的风俗或创造虚假的习俗作为旅游产品供游客欣赏。这样,在无形中使当地居民的信仰受挫,不利于民族团结。另外,语言障碍也使当地居民很难融入旅游企业的其它部门,制约了他们在工作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这些民族社会问题都是干扰居民归属感的不良因素,致使他们对自身所处的集体感觉生疏或不

  认可。

  四 结论及措施

  在旅游业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关注,民族社区参与居民的归属感问题就更应该得到重视。居民的归属感涉及到其对社区的认可度和期望值,一个集体的文化氛围和企业活力都可以影响到居民归属感的形成。在社区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中,很多居民希望直接参与和治理旅游管理问题,这对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很有利,可是由于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的限制,他们屡屡受挫。有些已经具备条件参与旅游企业管理层的居民也因为利益分配等问题与其他利益主体的矛盾越演越烈。本文建议从以下几点措施出发,解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中的各种问题,培养较强的的集体归属感,才能更好的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第一,加强知识技能的培训,发挥文化精英的带动作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

  第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实施力度,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实现途径公平、通畅。

  第三,改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和谐团结的社区氛围。

  第四,保存和修复当地的优良传统文化,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西双版纳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后的归属感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居民 旅游 归属感 归属 社区 研究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