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城市广播轮盘新闻:格式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论文

城市广播轮盘新闻:格式化与个性化的结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2

城市广播轮盘新闻:格式化与个性化的结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12-02

  数字化媒介的日益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开始进入一个“大媒体”竞争的时代。面对“大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要突破重围,不仅要放大其独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时效性,提升传播速度,更要加大信息量。轮盘新闻就应运而生,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出现在广播媒体新闻中。轮盘式广播新闻也叫滚动广播新闻,它以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长为单位,将节目时段划分为众多新闻单元,每时段滚动刷新即时资讯,通过这些单元不间断地轮盘式播报,将海量信息迅速传播[1]。虽然轮盘新闻能够彰显广播传播时效快、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需要人、财、物的大力支持,没有足够实力的地方电台往往因投入不足,新闻轮盘的效果也就跟着受影响,极易出现“被轮盘”的现象。泉州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并没有简单的复制中国之声成功的“板块+轮盘”新闻模式,而是通过对其内部潜力的不断挖掘,走出了一条格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城市广播轮盘新闻模式。

  一、轮盘新闻走势

  2009年,中央台中国之声尝试用了“板块+轮盘”模式进行新闻广播,很快在吸引受众和吸纳广告上取得了成功。互联网带来了海量信息,也使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增大。中国之声在新闻编排上密集、紧凑,极大地扩充了信息容量,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对信息的需求。“板块+轮盘”新闻模式,将广播即时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内容设置上有资讯、连线报道、重点关注的深度报道和评论等。对于某一新闻热点报道常会采用半小时单元内横向拓展;全天轮盘滚动纵向挖掘的方式。这种组合拳式的报道方式,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一听即过的线性报道缺陷,使传播效力得到放大。此后,新闻轮盘越发受到广播界的推崇,东广、陕广、江苏广播等省级新闻媒体纷纷实现轮盘式新闻。

  二、城市广播轮盘新闻在操作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信息是新闻轮盘持续运行的核心,没有海量的信息,组成轮盘的新闻单元就无法突出信息时效,轮盘模式的海量容纳优势就无法实现。中国之声的轮盘新闻能取得成功,可以说一方面是取决于自身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是作为中央媒体,它拥有的巨大资源。比如,通过中国广播联盟,中国之声可以快速有效的使用全国一百多家联盟台提供的共享信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自身一线采编力量的压力。同时,它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级媒体的采编力量,扩大信息来源。作为中央级媒体,也容易网罗到固定的新闻评论力量。而地方台在轮盘新闻的尝试中,面临不一样情况:

  1.资源局限性

  首先,地方广播在人力资源上明显少于中央台。以泉州广播台为例,整个新闻中心记者加编辑总才共二十几个人,如何与强大的中国之声拥有的采编力量相比。人员的不足,会直接导致有实效性的信息量不足。轮盘新闻时间较长,地方台主持力量也是十分有限,在轮盘中,只能通过加大主持人的工作强度来完成节目,长时间的结果,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质量被削弱,与轮盘新闻追求流畅、展现合力背道而驰。财力受限。地方广播大都是自负盈亏,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广告创收。收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容易网罗到一批固定的评论员队伍,这会直接削弱轮盘新闻中,评论部分的力量。另外,受到财力的限制,地方台也不可能像中央台可以大量投入最新的技术设备,为轮盘新闻的顺利播出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作为地市级台,泉州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都明显少于中央台,如果照搬中央台的模式,用小马拉大车,除了财力的消耗外,还会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忙得焦头烂额,采编播人员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便如此,信息需求量和采编质量仍难以齐头并进,而且在信息量的收集、调配上还易出现了问题。

  2.国内外新闻的趋同性

  地方台轮盘新闻中,国内外新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但对于国内外新闻事件面上的报道,中央级媒体自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全景式的报道是城市广播可望而不可及的。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是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面上的情况,受众可以迅速的了解。此时,地方广播新闻的报道如何吸引受众的关注,如何与中央媒体竞争,成为了难点。

  三、内部潜力不断挖掘

  泉州广播电视台2011年11月开始推出每天六小时的轮盘新闻――《泉新闻》,开播至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获得了福建省新闻奖广播编排二等奖、泉州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奖等奖项。作为城市广播台,推出新闻节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没有“被轮盘”,还取得了这些成绩,关键在于“格式化+个性化”。所以,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城市广播轮盘新闻要如何做到保证巨大吞吐量的同时,又保证节目的质量。基于泉州广播电视台《泉新闻》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个性化”新闻中寻求突破。

  1.资源的有效整合

  (1)队伍建设,人员的优化配置。《泉新闻》在采编播的人员配置上,尽可能优化、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即便是人人都关心的新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关心侧面,记者、编辑抓住了不同的新闻侧面,就等于突出了本台新闻的不同个性。新闻信息个性化的处理能让共享新闻成为独家。比如《泉新闻》轮盘中,泉州广播电视台开辟了一个版块“泉新闻”观察,就当日热点话题,综合媒体观点,体现编辑意识,突出评论与深度。新闻主播个性化,对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就成为一种必然。节目中,泉州广播电视台注重提升主持人的参与度,增强节目的交流感。要求当值主播提前半小时到导播间准备,熟悉前档内容,准备主播视点,作好节目衔接。避免只是新闻播报者,而是当天新闻的较深度关注者和评论参与者。轮盘新闻时间长,主持人有限,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强主持的力量。泉州台大胆启用有多年采访经验的骨干记者参与到新闻主持的工作中。在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能更准确的了解与记者要交流的内容。(2)整合媒体资源。整合媒体资源,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媒体的合作,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以泉州广播电视台的视角重新包装[3]。泉州广播电视台与下属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平台,除了常规的日常新闻传送外,泉州广播电视台在轮盘中另外设置了“订单新闻”版块。对于一些可预见的新闻,提前策划,向下属兄弟台下订单,向泉州广播电视台提供所需的新闻。除了与本地媒体加强合作,泉州广播电视台更是与中央台、国内、省内各兄弟台开展了长期广泛的合作。   2.本土化

  泉州广播电视台轮盘新闻节目《泉新闻》,尝试每半小时滚动的“格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轮盘新闻模式,每个轮盘整合为上、下两部分,即“泉州”和“天下”,让动态新闻与评论、关注、互动、话题相呼应,随时补充、随时刷新。其中,“泉州”部分以鲜明的“本土化”特色承担起了格式新闻“个性化”的重任。(1)广播新闻本土化:新闻采集本土化,更具贴近性。地方广播新闻本土化,是地方媒体生存的根基,。以本地事件、人物、城市发展、街巷故事为报道核心,反映本地民情、民意、说百姓故事、道百姓心声、成为本地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2]。即使是全国甚至国际性的新闻事件,也应转化为本土的视角来报道。比如对“复旦研究生黄洋投毒事件”的报道,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本地高校的学生,听他们讲述如何处理同学关系、采访了心理专家,这一组完全“本土化”的报道播出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评论员队伍本土化。《泉新闻》“观察”环节一设立,就要求记者在日常采访中,挖掘了一些专业评论人员,在节目初期,有效快速的建立了一只评论员队伍,通过连线、提前录制等方式参与到节目的评论中。评论环节,地方广播不可能像中央媒体,能找到大量的评论员,所以在原有专业评论员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可用资源,发展当地高校老师、学生评论员队伍、记者评论员、编辑评论员、总监评论员以及老媒体人评论员队伍,甚至发展了部分听众评论员。这样的方式,极好的解决了地方台评论员不足的缺陷,而这些本土化的评论员对听众来说显得更亲切、评论的内容也更贴近当地的生活。(3)特色版块个性化。结合地域特点,地缘特色,推出的特色板块体现个性化。台湾版块: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泉州广播电视台与台湾媒体人合作,轮盘新闻中,每天推出三档“台湾大小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软新闻”为主。“泉州日志”版块:泉州具有深厚的文化,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高甲戏等。2013年,泉州更是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美誉,泉州文化影响震惊了世界各地。在传播闽南文化上,泉州广播电视台在轮盘新闻中设置了“泉州日志”版块,每天讲述一个与闽南文化有关的故事,采取了专家、市民共同向听众讲述“咱厝的文化”。(4)听众服务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方式。轮盘新闻中,除了随时插播出行参考、即时路况、天气市场行情等,还设置了多种的互动渠道,微博、QQ、微信等,让所有受众都有机会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人人都是评论员。为一些热心热爱闽南文化的受众,搭建了一个“咱厝人讲咱厝”的平台,在“泉州日志”板块,经常播出一些听众提供的“咱厝的文化”另外,对于一些听众热议的其他话题,如新闻线索、奇闻趣事或发现的不文明现象也随时在节目中进行播报点评。

  不论如何,城市广播新闻要在大媒体时代让自己立有一席之地,应该要更加立足本地,面向外界。笔者认为,泉州广播电视台《泉新闻》虽然轮盘新闻模式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没有“被轮盘”,走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格式化+个性化”的轮盘模式。但是城市广播轮盘新闻要持续的走下去,就要创新不止步,轮盘新闻必须不断优化、引入新元素。

  四、城市轮盘新闻未来发展要与新媒体全方位合作

  眼下进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是为广播新闻借助手机媒体平台提供了极大便利。另外,广播和网络融合而产生的网络广播,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我们可以借此开发极具互动性、个人化的网络博客,听众可以放上自己的“新闻报道”、游记等,既为广播电视台提供了更多的本地化资讯、又为听众提供了施展才能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极好的增加了彼此的互动。

城市广播轮盘新闻:格式化与个性化的结合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个性 广播 新闻 格式 结合 城市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