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试谈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论文

试谈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9

试谈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3-0000-01

  香港,是继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电影制作基地,若按人口比例,香港影片产量实居世界第一。同时,香港这座城市又“充满矛盾的历史位置”①,经过英国的百年殖民统治而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文化、大众心理上有着不小的波动,尤其到了“九七”前后,“香港成为各种意识形态角力的场所”②。

  情结,或者叫情意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如化不开的情结,浓重的思乡情结。而“九七情结”应该指的是香港人在特定时间回归中国的这一时间的内心复杂的情愫、感情的纠葛。因此,“九七情结”是全文化领域的,这种情结绝不仅仅在电影的范畴,在文学、绘画,甚至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有着显著的特点。而在电影中的“九七情结”显得尤为突出,不仅能用影像直接描摹现实世界及其变化、大众心态上的纠葛,更能对这一表象加以透视、隐喻、排解。

  那为什么在香港众多文化领域中电影成为“九七情结”最为突出的反映呢?首先,是电影在香港的流行性使“九七情结”成为素材,成为了很好的卖点,以笼络观众,求取票房。“电影作为最易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关香港民众和‘九七’心态这一客观现实,自然不可避免地被电影所撷取。”③其次,是一批很有思想的香港电影人经过香港电影新浪潮后逐渐成熟,不管是类型片还是 “作者化”的私人书写,他们都愿意将一部分镜头投向现实,来表现关于现实的思考:或是纯叙述或者隐喻,抑或仅仅是对于老香港街头的一两秒的关照,都包含了电影人作为香港人真挚的情感。最后,从香港电影史来看,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期,各类型百花齐放,尤是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徐克的古装神怪片,到1992年达到极盛,这一年周星驰的六部电影平均每部收入高达4000万元。但到1993年台湾资金撤走,制作锐减,好莱坞大片趁势攻占香港市场,香港电后开始艰难突围,寻求突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于北京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指出:香港地区(即香港岛、九龙及“新界”)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香港回归协议达成至今快有30年,而“九七情结”发轫也大概是这时候开始的。当然这种隐忧可能开始的更早,因为签署回归协议之前的博弈必不可少,但是到底从何时真正开始,就不太可考了。因为当1989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英签署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出现租期99年时,对于“九七情结”就已经埋下,只是这个时限是否那么的有效,那时混沌不明。而电影的“九七情结”可能要“首先提及香港电影新浪潮主将严浩1984年执导的《似水流年》”④。

  那“九七情结”是不是到九七回归后就终结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此时的“九七情结”有了一部分的改变,同样是看待回归这一历史事件同样是复杂纠葛的情感,由于回归后港人对于大陆有了更多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在之后的“九七情结”不仅多了对于回归不同以往的认识,更多了一层对于之前“九七情结”那段心路历程的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开始梳理“九七情结”。首先是看待“香港回归大陆”这一问题的悲喜态度。这也是“九七情结”的主体部分。

  诚如上文提及到的《似水流年》,影片“以香港某儿童杂志社主编朱珊珊回祖国潮汕探亲为线索,通过朱珊珊、李孝松和阿珍之间复杂的乡情、恋情和友情的刻画,重认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⑤。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游子情怀以及对故乡陌生又留恋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的香港,对于回归是抱有期待的。再如电影《老港正传》,讲述黄秋生饰演的老香港人一心向往北京的一生。影片中那种对于回归的向往、期待不言而喻。

  之所以说情结之复杂,体现在电影中,即在一部电影中都存在着悲喜两种态度的描摹。在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中,这种期待回归的心态在香港市民欢心鼓舞迎接解放军的纪实性镜头中体现无疑。但“殖民文化的摆脱母国文化的骤然回归,必然使港人的担虑恐惧伴随归属而生”⑥。在纪录欢庆场面的同时,也记录着华籍英军的下岗失业后加入黑社会以及打劫银行的故事。在我看来,港人对于回归大陆的担忧心态又站了悲喜态度中的主体。

  关于回归的担忧,一方面是社会外部环境的混乱,巨大的变动;另外一方面是人自身难以面对或适应现实,人心惶惶。面对九七,前后互相作用,愈演愈烈。

  表现在外部混乱局面的像电影《古惑仔》系列,《暗花》《枪火》系列等银河映像出品;而表现人的状态,“九七大限”则能更生动表现出一种深深地恐惧与担忧。像王家卫电影中的时间概念,如“一分钟的朋友”“五月一号到期的凤梨罐头”,反复出现时间的限定、过期的隐忧。而《一个字头的诞生》则更加以时间作为叙事中心,如果时间改变,那也许一切都会呈现另外的一番景象。“随着香港回归,过去象征殖民主义统治的印记、标记、标志、痕迹,包括‘皇家’用语等都成为历史一一被清除,被替换……行业上许多英国的机构及许多行业高层的英国人离开,部分行业不稳定,港人也形成一种不安、紧张、恐慌的情绪。”⑦好像张婉婷电影《玻璃之城》中宠物医生俏皮的一句:“过了九七,人人都是同志”。

  怀旧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香港电影人的怀旧成为了一种集体意识。拿导演王晶的话来说,其实他的许多电影都有儿时香港电影的记忆。 “九七”将近,怀旧变成一种记录香港历史事件、记录港人精神、记录香港变化的自觉,港人的怀旧情结变的愈发的浓烈且有韵味。

  电影《细路祥》很大程度上是在怀念粤剧的大师新马师曾以及即将失散的玩伴邻里街坊。电影《花样年华》最后的字幕:“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这里的“他”,与其说是周慕云,不如说是王家卫。电影《麦兜故事》,回顾一些像“抢包山”等香港特色民俗运动。

  在“后九七”时代,港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精神、文化的认真审视,也不断反思过去认识的偏差。香港电影人这种偏执与真诚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于“九七回归”前后历时有了更深的认识,或者说对于回归一事从港人的角度出发,去思索这件普天同庆的喜事背后的变迁与无奈。

  对于“九七情结”在此远远没有概括完全,这种独特的集体情愫不仅体现了香港电影人敏锐的嗅觉,还表现出他们对香港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就像导演张婉婷在听说陈果会留心拍摄下九七回归当晚那绚烂的烟火的时候,立马也自发的去拍,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重大时刻的记录,一旦错过,就再补不到了。

试谈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电影 情结 香港 九七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