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02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42-02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学员学习和理解党的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端正学员入党动机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学员党性修养的锻炼过程。抓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对高校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我们党的事业和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对象

  近年来,参加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人数逐年上升。以某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例,2009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51名,其中学生647名,教工4名;2010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58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135名,其中学生2 293名,教工7名;2011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241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86名,其中学生2 551名,教工13名;2012年第一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323名,第二学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415名,其中学生2 731名,教工7名。由此可见,由于高校对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视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

  (二)培训方式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对入党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40学时),并指出:“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1]这一规定,正是各高校党校制作党课课表和制订培训计划的依据,也体现了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组织发展方针。培训方式通常包括专题讲座、自学、班级讨论等。近年来,很多高校党校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培训环节,如社会实践锻炼、红色文化教学参观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党校的培训课程不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新增了红色文化教育板块,而且在实践活动上也要求开展相关的素质拓展活动、实践锻炼活动(如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山历史陵园等),以增强学员对党的直观认识和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三)工作流程

  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个培训流程包括制定培训方案、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分班和编班、确定党课时间、地点和上课教师、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典礼、学员上课和考试、批改试卷、评选优秀学员、制定结业文件、制作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书等环节。尽管学员的培训时间在五天左右,但是准备培训的过程是较长的。以各学院上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报名一览表为例,在报名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培训数据学员相关信息会经常出现一些变化或失误,所以通常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或确定的,常常会出现反复确定几次的现象,甚至还有在培训结束后做出修订的情况。

  (四)设立分党校

  设立分党校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500人以上的学院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该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二是由于地域性因素,院与院之间距离较远,集中培训难度较大,也可以设立分党校。分党校校长由分院党委书记担任。设立分党校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由各分校具体承办,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教室和任课教师都由分党校自己安排,但培训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试试卷由党校统一规定、统一要求、统一发放,最后统一改卷、统一审核、统一颁发党校结业证和优秀学员证。分党校培训的具体工作要有指定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专人负责。党校对分党校实施全面的督促和指导。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培训质量下滑

  足够规模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就以上党课迟到的现象来说,在从前是几乎不存在的问题,而现在迟到是常事。党校指导教师一再强调党校培训纪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迟到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还有缺旷的现象。再就党校考试的问题来说,从前考试是闭卷,考试纪律非常严格,作弊、代考之类的现象少之甚少;而现在,考试是开卷,缺考、代考的事时时发生。可见,如果一味强调学员的数量,势必会导致培训的质量和学员对党的认识水平不断降低。

  (二)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学员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一部分学员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盲目性。有的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就业,有的是为了有一个党员称号,有的是父母强迫所致,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员入党动机不纯导致这些学生上课迟到、讲话、玩手机,消极对待,有的甚至不认真对待党校考试,出现缺考、代考等违纪现象。由于学员入党动机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对党的理论学习显得比较被动,把理论知识的学习纯粹看作是一种形式,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够。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学员对党的基本知识是极度缺乏了解的,政治觉悟较差,学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党校班主任流动性很大

  各院(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都是由党校班主任担任,而党校班主任是由各院(系)的学生支部书记具体担当。他们多是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管理和指导学员。有的刚刚熟悉工作便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上,工作缺乏连续性;有的是刚刚接手,对工作还不够熟悉。因此,党校班主任的流动性很大,业务不精,这势必会影响对学员的管理力度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

  (四)时间、教室及任课教师具有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培训人数越来越多,所使用的教室必须是大教室(如阶梯教室、多功能厅教室),才能容纳培训庞大的数量。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上课的质量。通常情况下,高校上党课都是在周末借用学生教室来进行培训。但是在周末由于学生上课(如选修课)、各种考试(如医疗公共卫生考试、四六级考试、普通话考试等)及各种培训课程等。因而,党课时间的确定会出现一变再变的情况发生。上课时间一旦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上课地点的变化。但上课地点的变化又不完全受时间的支配,还有上述一些外力因素的影响。此外,党校教师也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由于党校任课教师一般都是聘用校内专家教授如各学院党总支书记,而他们本身所肩负的教学任务、行政管理工作等工作原因以及个人原因等也会使得部分任课教师的确定发生变化。所以,党课在时间的选择上、教室的确定上和任课教师的聘用上经常会出现更换和反复修改的现象。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党校培训的进程和效果,还会使学员对党校培训班产生不严肃、不认真的感觉。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解决措施

  (一)控制学员数量

  批量式的发展学生党员,是降低学员质量和影响党校培训效果的直接诱因。从各院(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开始报名起,就应该严格把关。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写了入党申请书或是所有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都应该送进党校参加培训,而是应该控制在一定学生党员数量的比例下,把那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各院(系)党总支一系列的选拔、考核和择优等程序之后,再报上党校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能避免这种批量式的发展,又能让学员的质量提高,增加党校的威严和严谨。

  (二)严格管理培训

  在整个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期间,严格考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首先是对班主任严格要求。只有先把班主任抓好,才谈得上管好学生的日常培训;其次,严格学员考勤。学员上课不能迟到,缺旷一次,自学讨论、社会锻炼一次不参加,就取消本次培训资格。再次,严格考试纪律。缺旷一次、没有修完党课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者,一律不颁发结业证。

  此外,建立、健全党校各项规章制度是党校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党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党校培训工作的需要,可以制定《党校指导教师职责》、《党校班主任职责》、《上课教师职责》、《党校考试规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考核表》等相关文件。总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党校培训工作得到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严格要求,严格考勤,严格管理,才能达到党校培训的效果,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质量,促进党校教育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党校教师队伍。党校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及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第二,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综合素质。在讲授过程中,能胜任教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第三,整个教师队伍由各院(系)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或党总支书记构成。他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都是中共党员,具有高级职称。党校任课教师在党校的课程可以列入本人教学工作量。

  (四)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培训方式要注重形式上创新,增强培训效果。要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培训,使培训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上课质量和培训效果。除了请校内专家教授上课之外,还可以聘请校外先进人物、优秀人物等做报告和讲座,现身说法,使培训更加生动、更有现实意义。社会实践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党校的重视,组织一至两次的参观,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感知革命历史和民族英雄,能够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革命战争的认识和理解,直观地了解民生和国情,使培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党校 大学生 大学 入党 培训 积极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