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2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体制,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国际经济形势等。大学生就业问题会对学生自身的职业人生产生心理负担,这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各种方向性的支持。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心理脆弱、自我认知不足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扩招的数目日益高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职位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巨大,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局面,尤其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会使大学生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很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在生活中回避讨论就业话题,等待亲友帮助等等反应。出现了眼高手低、自视甚高与消极悲观、怀疑自我等问题,这种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就业信心,就业心理问题必然造成大学生自身就业问题,会错失许多好的就业机会的。

  大学生即将离开校园,在面对就业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忧虑。例如,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否胜任各种实践工作;在校的专业与招聘岗位是否相符;自身的外在条件能否吸引招聘公司;对求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是否完全把握;招聘公司会不会介意没有工作经验等。这些对主观和客观因素的考虑,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缺乏信心,缺乏面对失败的积极态度,这些进一步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同时,许多毕业生缺乏对即将面临的竞争和压力的正确认识,对未来期望值过高,当找工作时遇到竞争与压力时,他们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各种心理问题就随之出现,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毕业生就业。

  (二)大学生主动性不强,缺乏正确的择业观

  主动性不强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由于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他们习惯了家长为他们安排各种事情。但是,就业是自己独立主动的一个活动,他们总是消极回避。有的部分毕业生很少参加就业招聘会,不主动寻找工作单位,甚至连个人就业材料也不准备,不清楚当前的就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环境。有的学生过于依赖父母的社会关系,希望自己的工作由父母介绍、争取和安排。另外,一些大学的择业观也不正确,择业中喜欢和同学攀比,这种好高骛远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比如:1、对工作地域选择上更倾向于大城市、发达城市,而忽略机会更多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岗位;2、在对工作岗位的选择上,喜欢挑稳定的机关、科研单位、院校等,而忽略个人爱好、能力、特长与单位、工作岗位是否相匹配。3、在择业上面,更重视工作职位和薪水要求方面,而忽视职业的发展潜力。在这些错误的择业观的影响下,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就业形势与选择就业岗位变得非常艰难,并且很容易产生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忽略了大学生应该有的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使命感,从而把国家的需要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抛诸脑后。

  (三)大学生就业缺乏诚信意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自身认识不足以及错误的就业观外,还有就是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诚信,例如填写虚假经历、随意毁约等。 这种缺失诚信的就业现象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客观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其中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富于时代特点的思想。近年来,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自发性,也出现了诚信危机。在利益面前,诚信脆弱,引起了包括诚信危机的许多社会道德问题。对于大学生,虽然他们还没有被正式步入社会,但已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接触,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产生诚信危机很难避免。这就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缺乏在择业就业领域的诚信危机问题。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诚信教育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地诚信监督体系,是大学生就业诚信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同时,很多高校为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的虚假行为采取了默许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加剧了这种诚信危机。

  第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在人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过高和信息不对称,而求职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取得工作不得不将自己加点“包装”,言过其实。

  2、主观原因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已经改变,提高了对大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要求。但是,外部环境虽然已改变,大学生的各个心理还停滞不前,主要体现在:

  首先,不切实际的自我优越感泛滥。很多大学生生活在自我构建的“象牙塔”里,以为大学生就业非常容易,本科学历就是自己的“铁饭碗”。这样,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心态浮躁,脱离现实、急功近利但是又不能脚踏实地的态度,使他们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其次,就业期望值太高,太自我,不顾他人。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定位太高,一些学生专注于机关和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工作。有些学生根本不会为月薪只有一千多元的工作折腰,自认为大学生的角色工资要大大地高过农民工。这就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肄业在家的问题,他们宁愿“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的现象。

  再次,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功利性太强,对整个社会乃至周围群体的服务意识淡薄,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忽略别人的利益。从自身的职业生涯看,很多毕业生只追求眼前利益,对牺牲长远利益的事情视而不见,他们只贪图一时的轻松享乐,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一旦遇到挫折,就消极回避,而缺少总结并提高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挫折观,面对一些失败或者一些小挫折就能不能承受,就消极悲观,这在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以及发展。

  二、从思想教育视角出发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根本反映,体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同时也是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所以,加强“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此,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决定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毕业生们才知道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那样的职业是他们应该选择的。这是从内因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内因决定外因,社会各个团体特别是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就业观指导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期望过高,不考虑社会实际需要的情况,应充分采取积极措施,对大学生这种盲目自信的行为进行教育。同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并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也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倡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为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做好铺垫,并引导他们去国家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这样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的精神,从而回报社会。

  (三)重视就业指导,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就业指导是不可避免的,并不是到毕业时才临阵磨枪,这样可以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从大学入学开始,高校应该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对大一学生应该侧重于适应大学生活、进行大学规划方面的教育;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侧重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大三的学生应该进行如何完善自己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对大四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行业,发挥自己个性特点和理论知识的优势。高校介绍工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让他们做充分的准备,尽量尽可能少走弯路,进行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如何写自荐信,如何参加面试,如何注意仪表和举止等求职技巧;要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注重设置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课程,进行各种面试和演讲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先决条件。就业诚信缺失是信誉危机的表现,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的毕业生就业诚信危机,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就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大学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信用教育,校园文明和社会教育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1、在学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现在课堂上的就业诚信教育,在各种组织活动的就业诚信教育,例如,“校园诚信月”活动以及和诚信主体相关的演讲比赛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主张通过广大学生建立了诚信意识,诚实守信,建立学生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并结合学生的自律精神和学校教育,形成很好的诚信氛围。

  2、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诚信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我们应该开展广泛而深刻的诚信教育,以培养“诚信第一”的普遍意识和社会道德,形成诚信的社会氛围和舆论 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但还完善有关法律,制定有利于形成诚信的行为规范,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和惩罚不守信的行为,以加强和维护建设成果的完整性。

  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理所当然认为学校、他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有感恩意识,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乐意帮助他人。

  总之,有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是培养人才工作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要统筹就业和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解决毕业生就业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总体上对促进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毕业生 毕业 就业 思想 政治 教育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