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浅议思想道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性论文

浅议思想道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3

浅议思想道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方面要靠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等来约束未成年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道德教化,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自觉遵守道德的习惯,不去做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事。相对于法律约束而言,德育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道德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意义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是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从生理学上看,14至18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时期,其心理发育水平往往和生理发育水平不同步。在生理上,生长和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时期,第二性征出现,生理机能的增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但在心理上,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认识上尚不成熟,既具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的灵敏性,又存在着辨别是非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较低、对许多人生问题观念模糊等问题。这种心理上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不善于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向,易执拗轻率、蛮干、鲁莽。因此,这一时期的许多未成年人或因一点小事不顺眼就激怒、动武,或因好奇、好玩、模仿、寻求刺激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因一念之差糊里糊涂走向犯罪。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知道善与恶、是与非、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懂得为什么要讲道德、遵纪守法,违反道德和法律纪律会对社会、对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对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素质,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优化和完善未成年人的人格。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一些庸俗的、错误的价值观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江湖义气、奢靡浪费、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一切向钱看齐等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一些酒吧、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经营者违法向未成年人大开方便之门,使他们很容易接触到社会不良分子,沾染恶习,误入歧途。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因素在网络上泛滥,对于猎奇而没有“慎独”能力的未成年人受害程度就更深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面对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各种物质生活方式的冲击时,在应对个人与集体、金钱物欲、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社会现象和人生重大问题方面,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来看待和认识,增强自觉抵制外在不良影响的意识和能力,不至于在受到诱惑的情况下,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当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

  (一)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很多学校都有意无意地忽视德育教育,而且德育工作的重心也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道德情操、健全完善人格方面更很少关注。

  (二)理想信念教育不够

  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有关思想政治课,但在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以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为崇高的事业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方面做得非常不够,理想信念教育缺乏。

  (三)道德教育容易被忽视

  学校往往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忽视对未成年人基本的公民道德意识的教育。并且大多数思想道德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书本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缺乏充分的社会实践,难以让学生树立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法制教育容易被轻视

  很多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即使开设相应课程也是简单介绍法律专业知识,根本没有把法律的观念传授给学生,真正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法制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并把法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心理教育与性教育的缺失

  很少有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和性教育课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很容易使学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走向违法犯罪。

  三、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高度重视德育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侧重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评价能力及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强化法制教育

  要把法制教育融于德育之中,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规范的内容为题材结合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的不良习气、心理障碍、自我防范差等问(下转第251页)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要着力于培养未成年人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明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内涵。可以定期组织在校生去法院旁听案件的审理,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少管所进行法制宣传,接受法制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要通过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课程,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辩证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学校还应为未成年人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定期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使得问题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与辅导老师交谈或书面的方式咨询心理问题。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当正确面对,开展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包括性行为教育、性道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性科学知识的学习。   (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

  对未成年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做好准备。

  (五)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实行体验教育。比如,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关爱家人;开展“和谐校园”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尊敬师长,同学间互助互学互爱,关心集体,增强合作意识;开展“爱心奉献”活动,组织未成年人走进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引导未成年人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服务,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这些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中启迪思想,不断强化道德修养。

  (六)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互动机制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发生错位、不衔接,就会出现了对未成年人管教的“空白地带”,给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温床。学校应当从服务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出发,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全面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的长效机制,以便家校配合,更好地教育未成年人。另外,教师与家长还可以利用电话、电邮、书信、家长会等其他方式进行沟通,彼此间互通信息,掌握未成年人的最新动态,消灭“空白地带”,共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浅议思想道德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道德 教育 未成年 犯罪 预防 重要性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