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中小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

中小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6

中小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46-03

  前言

  所谓中小房地产企业,是指规模较小(年开发面积小于10万平方米)、产值较低、员工较少、具有2级以下房地产开发资质条件的房地产企业。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热潮促使一些企业纷纷进入房地产行业淘金,房地产企业数量猛增,但95% 以上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其开发份额接近八成。

  在新消费时代,人们需要的已不仅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的意味,即作为购房者情感、个性、身份、地位、财富的符号、形式与表征及其独特的心理情感需求。根据中国城市研究院品牌研究中心断言,房地产行业没有品牌同样可以活得滋润的情况将难以为继,因为随着供求平衡、甚至供略大于求的到来,房地产市场正不可避免地渐入品牌竞争时代。虽然说房地产品牌时代已经到来,但房地产业仍普遍存在一个怪现状:企业有名,产品无名;财大气粗者众,有知名品牌者寡。对于处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因此,研究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营销策略中的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房地产企业营销的现状

  中小企业营销的特点是由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小企业的营销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市场适应性强

  “小、快、活”是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由于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规模小,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有条件且必须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一旦市场上产生了新的需求,中小企业一般能迅速组织生产,及时、灵活有效地满足市场新需求。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区性是中小企业营销的重要特征。

  2.产品创新能力强

  据美国贸易部统计,二战以来,50%的创新产生于中小企业,95%的重大革新来源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创新能力,是因为:第一,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比较精干,往往有强于大企业的革新动力。因为中小企业无法像大企业那样依赖于已取得的产品市场地位,创新是其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第二,中小企业宽松的管理环境使得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第三,中小企业把创新作为竞争力战略的核心,对创新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3.市场竞争力弱

  在市场上,人们常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形象比喻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不少中小企业因生产规模小,所采用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远远低于大企业,因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中小企业很难与拥有充足资金、成熟技术和销售网络的大企业、外资企业正面抗衡。相对于大企业,其平均寿命短,在遇到政府政策调整和经济衰退时,中小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最大。

  4.资金匮乏,促销乏力

  资金短缺,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由于资金的匮乏,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主要表现在:第一,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第二,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总量不足;第三,技改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我国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有好的创意,发现了商机时,却往往苦于资金不足,而最终不得不将项目搁浅。

  5.营销人才缺乏

  不少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并非由专职人员承担,即使有也大多是从企业原有的技术或生产岗位转过来的。他们大多缺乏系统的营销理论知识及营销管理应有的素质与能力。另外,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而且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各种福利保障相对较差,发展预期低。这些都是中小企业难以吸收高级营销人才及难以留住现有营销人才的主要原因。

  二、中小房地产企业项目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房地产企业项目品牌意识淡薄

  我国长期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房地产产品实现商品化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受到国外房地产企业的冲击还较小,没有什么危机感与紧迫感。此外,随着我国这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对于住房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房地产开发的高利润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更侧重于房地产开发,对收益稳定,但回报相对比房地产开发低的资产经营不太看中。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房地产开发商树立项目品牌的意识淡薄。

  以上诸多因素,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至今品牌意识淡薄,除少数几家打出品牌外,可以说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还不能真正懂得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他们以为房地产不需要品牌也照样能经营。已经有很多经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房地产公司率先推出了品牌战略,并从品牌经营中得到较高的回报。

  2.品牌营销制约因素众多

  项目品牌营销是项复杂的工作,中小企业进行品牌营销受到一些的制约。

  首先,受企业规模约束。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企业规模化经营意味企业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的竞争能力、赢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品牌形象通过规模经济得以体现。中小开发商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开发成本高,质量难以稳定,规划设计能力、对外宣传能力、管理水平有限,品牌形象难以树立。

  其次,受人员素质约束。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普遍较低。199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47.9%,房地产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平均增长率却不到7%,其中,大部分行业优秀人才还主要集中在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人才缺乏,造成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管理难度大。   除此之外,还受企业财力约束。打造项目品牌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复杂系统工程。从开发流程看,创立项目品牌贯穿项目选址、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楼盘销售与物业管理等环节;从品牌战略实施过程看,要经历创造品牌、宣传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等阶段。各环节、各阶段都需要大量财力作支持。财力约束已成为中小开发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主要“瓶颈”。

  三、中小房地产企业项目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对项目品牌营销的认识尚浅,所以在项目品牌营销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

  开发商认为企业品牌是企业整体形象的反映,因此普遍重视企业品牌的打造。但事实上是,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应该先以打造项目品牌为主,等企业的各项实力都跟上了,再着重打造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犹如企业的市场通行证,能给企业的扩张带来巨大的优势,因此国内许多大企业现在纷纷开始建立企业品牌,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纷纷跟进效仿、尝试,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品牌收益。所以现在不惜耗费巨资建立企业品牌。建立房地产企业品牌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优秀项目楼盘的支持,需要投入大规模的资金去宣传,需要成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而中小房地产企业恰恰在这些方面都不具有优势。

  项目品牌主要是以项目本身的区位、功能、质量、配套、环境等作为支撑,这对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比较容易建成,而项目品牌一旦建成可以为企业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丰厚的资金收益和企业形象收益,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首先所面临的生存问题。

  2.将项目品牌简单的定位于高档名品

  塑造品牌是为了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其目的是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塑造品牌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并在细分的市场上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房地产品。只有那些重视品牌定位,致力于适应某类市场需求细分定位,并且努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房地产开发的房地产企业及品牌才具有生命力。但是,许多开发商认为品牌房产就是极品房产,只有高级公寓、别墅或高档写字楼才需要营造品牌,大众化的住宅不需要创品牌。实际上高档房产不等于品牌房产,任何档次的房产,无论是高档的、中档的,还是低档的,都应有自己的品牌。大众化的住宅更容易创知名品牌,因为名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否有众多的消费者才是创知名品牌的首要条件。开发商在开发房地产时一味追求高档次,样样配套俱全,这不等增加开发成本,而且当消费者发现开发商无法对现自己的承诺时,又会对企业品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小房地产企业作任何决定始终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而不能做与自身实力不相符的事,这是客观规律。

  3.过分依赖广告

  开发商过分依赖广告效果,以期通过大量广告宣传造成轰动效应,将所开发的房产能尽快售出,而影响房地产品牌的质量、售后服务等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如广州、深圳等许多城市楼盘广告支出费用占销售额的5%―10%。据有关统计北京、深圳、广州等区域性重点城市的主导报纸广告收入,其中有40%―50%来自地产界,炒作性的报道风行。然而,房地产品牌不能仅靠宣传,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服务、企业信誉的支撑,而要有好的质量和服务,开发商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房产质量,提高房产的文化内涵,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4.品牌建设缺乏差异化

  当代是个产品趋于同质化的时代,所以必须走品牌营销之路,在大家都在走品牌营销之路时,又必须注意品牌的差异化战略。

  很多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项目品牌营销时,手段很单一。往往是请个明星进行助阵,再在当地的主要报纸、电视上投入一定量的广告就以为项目的品牌树立起来了。殊不知自己的项目品牌内涵是什么,消费者的品牌联想又是什么。

  现在开发商都喜欢以“文化居所”、“绿色花园”等来命名自己的项目,以至现在的小区都成了“文化居所”、成了“绿色花园”。但是实地勘查一下便可得知,“文化居所”大都不过是身处大学校区附近,一般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与一两所大学比邻;“绿色花园”可能就是小区里有几棵小树或几片小草。

  项目品牌营销不是漫天遍野的广告宣传,不应是空洞无内容的,而应是扎扎实实办事,具有丰富的内涵。

  四、提出以下几条基本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这一策略应重点以质量为中心,提高房地产商品的内在价值。房地产商品由于具有特殊性――使用周期长、价格高等,消费者在选择物业时,从质量、居住环境到物业管理上都非常关注。因而,开发商在品牌战略中应充分重视产品策略。首先,在房地产的建造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创新,提高房地产商品的技术含量,造就品牌的卓越品质。其次,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上既要功能适用,又必须具备超前意识,这一点是由于房地产商品的长期消费性决定的。而且又是房地产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依据。最后,物业管理要跟上品牌建设。物业品牌再好,没有好的物业管理照样会使消费者丧失对该品牌的信任。而现实的情况又是许多企业是集开发和物业管理于一体的,所以,作为物业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物业管理必须跟上,否则也容易造成品牌流失。物业管理关键要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区内居民生活质量,规范收费标准,从而建立起企业与住户问的融洽关系,这对住户和企业又都是有利的。

  2.市场策略

  这里谈及的市场策略,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定位、市场宣传等。市场调查主要是及时地掌握房地产市场信息,了解分析开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状况、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消费者心理。及时掌握这些信息,能够为房地产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作参考。市场定位应根据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定位在中低收入者。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开发多种档次的房地产商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在房地产市场宣传中,要讲究适度注重实际,因为品牌的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发商不能“以快达慢”,过多借助于新闻炒作和广告轰炸,希望通过造势来快速树立公司品牌。不要稍有一点草坪就大谈“绿色住宅”、“生态小区”,在外形建造中,自吹是以“欧陆风情”、“新加坡模式” “错层设计”等等。   3.价格策略

  房地产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承受能力,来制定合理的价格。房地产企业不能把品牌与高价等同起来,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者的房地产商品,房地产企业应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做到品质与价格的最优组合。结合房地产价格的确定,应配合以灵活多样的付款方式尽量将房地产市场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进一步提高商品房的市场竞争能力。

  4.注重服务形象

  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与服务密不可分,这不仅体现在售前服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上。客户签约后,房地产企业不能以为就此万事大吉,要经常与客户保持联络,告诉客户工程目前进展情况,请客户到现场察看,倾听客户的意见,对客户的合理建议予以采纳,减少客户二次装修时不必要的浪费,使客户利益最大化。在客户入住后,还应当经常联络,将客户的意见转给工程部门,完善售后服务,并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加以改进。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特别是产权证,显得相当重要。消费者可以用房产抵押再融资,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物业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售后服务,要注重服务周到和快速反映,让消费者有个舒适、安全的家。

  5.企业形象策略

  现代市场竞争,不仅表现为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更体现为向社会提供产品的企业整体形象的竞争。这意味着我们房地产企业获取利益应从追求“产品效益”,转移到追求“形象效益”上来,从创品牌产品,跨入到创品牌企业形象的新境界。

  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内涵,更是企业自我发展的航标。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不断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结语

  房地产市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反应敏感。而由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较弱,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只有做好营销策略才能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本文提到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价格策略、注重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策略等对各个中小房地产企业通用,但只要对于不同的项目制定适合个性的品牌营销策略,才能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中小房地产企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房地产 企业 品牌 营销 策略 中小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