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发展概述论文

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发展概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17

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发展概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福建省“双证书”制度的早期实践(1979-1989年)

  从总体上看,在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各短期职业大学均能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种经济并存,人才需求多样,社会职业结构多变和竞争激烈的实际,突出职业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实验、实习、见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各项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制订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同时,各校大都对学生开办了第二专业、技能证书和双专业等,对原来单一的大专毕业证书进行改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职业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校除了建设一支骨干专任教师队伍之外,还下大功夫聘用社会上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不拘一格聘请一批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校讲课,建立“专、兼、聘”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各校还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从各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并从晋升、考核、奖励制度上给予保证,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各校均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投入,想方设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虽然,在福建省高职教育发展初期,福建省各短期职业大学就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政策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与不足,这一时期福建省“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实践教学管理薄弱等。

  2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初步确立(1990-1999年)

  在这一阶段,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短期职业大学的充实整顿、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完善,进一步理顺和改善了短期职业大学的布局,加快了教学领域改革,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短期职业大学的职业性、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开始初步确立。

  2.1课程设置上实行“双证书”制

  这一时期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上灵活多样,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证书”制等,增设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培训考试,获得会计证、电工证、计算机程序员资格证和汽车驾驶证等职业技能证书。

  2.2实践教学上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在实践教学上,各校均把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力求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各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等在内的实践环节教学计划和执行计划,明确目的要求、时数分配、时间和地点安排、组织形式、实习纪律和考核办法等,并加强实践环节的督促检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特别是各校均能保证必要的实践教学时数,明确提出实践教学总时数不低于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并逐步达到二分之一;部分学校还实行了“双证书”制度,既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也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各校根据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建设了一批校内实验室;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这一时期职业大学探索出“校企共建”的互惠方式,学校利用人才优势为企业培养培训人才,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攻关,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校?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进修、下企业挂职锻炼等,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将聘请兼职教师作为充实实践环节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利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熟悉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这一时期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设置课程和构建课程体系时,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调研分析还不够深入,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素质模块等各个模块之间的比例构成还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还无法及时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践环节上,“校企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形式比较单一,合作深度和广度急需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宏观指导,内涵理解和实践中存在较大偏差,校企共训教师尚未取得进展和突破。

  3福建省“双证书”制度快速发展(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福建省尚未就“双证书”制度制订专门政策文件,与此有关的主要有,2004年《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7年,每个设区市办好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建成10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支持职业院校与省内外大企业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培训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006年《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重点建设100个省级高职精品专业和20个左右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构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对外交流合作、中高职贯通等五大平台;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等。   (1)师资队伍建设。福建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专任教师9687名,高、中、初级职称教师分别占26.84%、37.08%和28.08%;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含在读)占42.20%,56.89%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2)占地面积(含非产权独立使用)。全省高职院校占地面积1607.76万平方米,占全省高等学校占地面积(5420. 46万平方米)的29. 66%;教学行政用房371.78万平方米,占全省高等学校教学行政用房(1155.5万平方米)的32. 17%。

  (3)实训基地。全省高职院校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42个,省级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82个;全省高职院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2082个,生均实训场所面积7. 3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总值7069元。全省高职院校有校外实训基地4671个,接待学生80. 3万人次,接待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3. 14万人,接收毕业生1.35万人,学校派出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3. 79万人次。

  (4)课程建设。福建省高职院校重视课程建设,注重强调对学生实用性技能培养,截止2012年,纯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和纯实践课程分别占22. 94%、60. 29%和16.77%,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和纯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

  (5)毕业生职业技能。2012年福建省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012年上半年英语A级一次通过率为49.60%,B级一次通过率为45.10%,分别比2011年同期提高2.6和12个百分点,毕业生B级(含以上)通过率达98.60%;计算机一级考试一次通过率达88%;公办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87.31%,其中,中级以上资格证书占79.90%。

  纵观三十多年的发展,福建高职教育经历了创办兴起、充实整顿、规模扩张、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和特色形成的艰苦历程,“双证书”制度教育也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但总体上我省“双证书”制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相对滞后,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思路不够明晰;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不强;校企合作政策落实不到位,“产学”合作机制困难重重,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办学处于浅表层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偏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任重道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服务能力较弱,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巩固与强化;“双证书”教育之间缺乏融通,学历证书重于职业资格证书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规章制度建设急待细化和完善。

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发展概述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发展 概述 高职 院校 福建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