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论文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6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109-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产生并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而7 000多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现时期党和政府、社会关注的一大难点。要解决这一课题,就需要全面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深刻剖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机会存有不公

  第一,不能平等地就读入学。随父母来到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不能同城市的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很多农民工表示,孩子在选择进入学校时,多数会遭到拒绝,甚至很多学校以优生优先为借口;此外,就算能够入读,也要缴纳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借读费。第二,不能平等享受公办学校的教学资源。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大多数是教育资源有限的学校,农民工子女以插班生的身份就读,由于户口不在当地以及没有建立学籍,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学校举办的参与评选的活动。第三,不能优质利用民办学校的教学设施。尽管很多农民工子女进入民办学校就读,但不少民办学校以盈利为理念,在教学设施方面存在设备短缺、师资有限等问题。

  (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生活环境存有歧视

  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对于农民工子女一定程度上可以融入城市,但同时也引发很多心理问题。第一,对多数城市居民而言。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在一个集体生活和学习,认为农民工子女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教养,会告诫孩子远离农民工子女,有的甚至会给自己的孩子另外择校。第二,对城市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不喜欢和农民工子女在一起生活和沟通,认为他们不讲卫生,满口乡音,难以沟通。第三,对农民工子女而言。传统的农村生活习俗与繁华都市的这种巨大落差,再加上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难以融合,他们普遍自我认知不高,存在自卑、怯懦的心理特征。

  (三)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甚微。第一,衡量一个地方的政绩表现,大多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在教育这一方面,随着农民工子女教育人数的增加,相应的财政投入就会上升,此外在衡量教育标准的时候往往也会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很多部门对此就会采取避之不理的办法。第二,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会加大对政府管理服务机制的压力。农民工对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尽管如此,很多人认为随着子女和家庭的整体迁入,政府要解决的就不仅仅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应还有住宿、社保、就业、医疗等的压力。第三,农民工子女教育也会关系到义务教育体制的问题。中央文件曾表明农民工子女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而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所缴纳的教育统筹费用并没有划入新迁入的地区,在其迁入的地区财政体制中的义务教育支出中也并不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所以在此就出现了义务教育体制的缺口。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因

  (一)农民工自身原因

  第一,农民工收入水平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处处可见农民工的身影,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实际情况是,只能以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收入,甚至还常常遭遇待遇不公、拖欠工资等现象;进城务工的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区,随迁的子女在城市高昂的教育费用面前,有的甚至选择弃学,部分孩子进入学校也会遭遇不公正待遇。第二,农民工家庭流动性大,影响教育的连续性。为了生活,农民工家庭流动性大,有的农民工家庭会随着务工多城市流动,就算在城市定居,也会多次租换居住环境,这在客观上使适龄孩子缺乏学习的稳定性,间接影响教育的连续性。第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农民工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并没有系统地接受教育,但很多农民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表现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望子成龙。也有部分农民工家长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会持“读书也没多大用”,更以下岗、就业难为理由,觉得上学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如早早进入社会,早当家。也有的农民工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面对不公正待遇,会选择回乡教育。

  (二)农民工子女原因

  第一,强烈的厌学情绪。随迁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后,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再加上社会和学校的不公正待遇,使得农民工子女觉得个人尊严得不到尊重,其次,由于农民工子女教育基础差,部分教师对其学习放任不管,造成学习的两极分化,很多孩子无力改变,便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第二,社会的歧视。前面已经提过,农民工子女不能平等地进入学校及时入读,很多城市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在一个集体生活和学习,会告诫孩子远离农民工子女,有的甚至会给自己的孩子另外择校。对城市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不喜欢和农民工子女在一起生活和沟通。农民工子女无形中仿佛被贴了标签,作为一群异类存在于城市中,引发了很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等。

  (三)制度和管理不到位

  第一,现行的户籍制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而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决定户口与教育是成一体的,即只有本地户口的孩子才可享受义务教育。在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下,农民工子女随迁到城市就意味着无法享受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正是这种户籍制度造就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第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正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决定了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彼此相捆绑,以户口为门票,随着农民工子女人数的大幅攀升,这种相分割的教育财政体制不能适应,致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愈演愈烈。第三,相关部门的管理。部分教育主管部门不但将国家政策置之不理,还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甚至还以莫须有的借口不支持其民办学校的合法性。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加农民工收入,增强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正确认识

  第一,农民工家长要转变观念。鉴于一方面当前农民工子女就读较难,不仅入学门槛苛刻而且面临高昂的借读及择校费,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工家长认为读书不如打工,所以很多农民工家长对送子女入学采取知难而退和弃之不顾的做法,就要积极鼓励并且通过协调和采取相关辅助措施,使农民工家长意识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教育至上的观念,积极支持孩子接受教育。

  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收入的管理力度。对劳动力的市场定位及工资调控和指导,政府要加大干预,保障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监督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改善农民工的不公正待遇。此外,还应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宽信息和创业渠道,搭建服务信息平台。

  第三,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落实及管理,并宣传学习关于土地征用的制度法规,使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二)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第一,注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开设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并聘请专业心理医生,积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变化,适时指导;其次,老师不应划等级看待,应一视同仁,积极号召同学们一起关爱农民工子女,帮助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生活,在精神上鼓励和支持,更好地使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家长和社会更要积极参与。首先,农民工家长应该多和子女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问题,学校也应该多开展家长宣传教育活动,使得农民工家长了解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政府应大力支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并且响应中央号召,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引入社会资金,支持并承认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其次,学校应注重教育的质量,改善办学的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此外,相关教育部门要严格把关,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为农民工子女创设平等的就学条件。

  (三)进一步完善教育和管理体制

  第一,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各级政府应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政府规划,为农民工子女创设平等、宽和的教育环境。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招生计划,消除与城市生的差距并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

  第二,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补上过去“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户籍和财政管理机制造成的义务教育缺口,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为“城乡统筹,协同发展”,消除城乡分割的局面,既要保障教育投入也要保障教育公平。

  第三,加大财政支付力度。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市场的协同合作,对部分特别贫困的农民工子女,中央、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设置相应的基金支持,使得贫困的农民工子女也能享受到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新常态,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艰巨挑战,全社会应共同参与,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从现代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为每一位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建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农民工 子女 若干 农民 建议 关于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