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新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述评论文

新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述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2

新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述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而文艺工作者为了加大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一部分民间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如《阿诗玛》《刘三姐》等),形成了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第一个高潮,让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学的巨大魅力。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形成第二个高潮,先有迪斯尼版动画大片《花木兰》,再有国产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另有赵薇主演的《花木兰》、黄圣依主演的《白蛇传说》,让新一代的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

  一、十七年的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一)几部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简评

  1.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

  桑弧导演,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被称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其一,忠实于原著。电影将观众所熟悉的梁祝传说通过越剧的形式加以完整而生动地展现,尤其是将十八相送的情节表现得非常精彩,堪称经典。其二,对梁祝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在电影中,祝英台是一个机敏伶俐、知书达理、充满幻想、具有反叛精神的小姐形象;梁山伯是一个至诚厚道、书生气十足的谦谦君子形象。其三,发挥了越剧抒情、细腻的特长,感人至深。

  2.《鲁班的传说》(1958)

  上海电影制片厂上1958年摄制,魏鹤龄主演;通过造桥、建庙、造角楼三个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才能,具有教育意义。魏鹤龄主演的鲁班形象真实可信:他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解决了造桥、建庙、造角楼过程中的难题;他不计个人名利,无私帮助别人,让前两个掌墨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让造角楼的掌墨师免遭杀头之灾。影片是黑白片,朴实自然,耐人咀嚼;虽是传说,但不太夸张,给人以历史般真实可信之感;电影充满了悬念,能吸引观众往下看。

  该片最大的不足是节奏略显缓慢,说教味也重了些。

  3.《刘三姐》(1960)

  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

  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刘三姐》既是斗争故事又是爱情故事。优美的壮族民歌让人难忘,民歌的实用价值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刘三姐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美丽可爱,聪明机智,歌才出众,其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电影比原传说更丰富多彩(尤其是对壮族民歌的展现)。电影最大的不足是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强化了阶级斗争及对知识分子的蔑视。

  4.《马兰花》(1961)

  上影1961年出品,王蓓主演(大兰和小兰),根据民间童话故事改编。电影秉承了民间童话的特点:从主题上看,电影表现了抑恶扬善、追求幸福生活的民间童话的基本主题,以小兰为代表的善战胜了以老猫为代表的恶,而且小兰与马郎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艺术上看,电影围绕马兰花来组织情节,充满了悬念,引人入胜,拟人化手法、对比手法运用得当,且幻想神奇。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小兰之善良勤劳、大兰之懒惰、王老爹之勤劳风趣、老猫之阴险狠毒等,让人印象深刻。电影最大的不足是过于戏曲化。

  5.《阿诗玛》(1964)

  根据撒尼人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改编,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杨丽坤主演,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歌舞故事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1979年才正式上映。

  电影生动地展现了撒尼人的恋爱、婚姻、火把节等风俗及石林风光,表现了撒尼人民歌之美和爱情之美,鞭挞了土司的残忍,歌颂了阿诗玛和阿黑坚贞不屈的爱情;作为歌舞片,电影以唱为主,很少对白,而神话色彩、传奇色彩非常浓郁。

  电影中的阿诗玛不仅美丽可爱,而且具有倔强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阿黑则正直勤劳、聪明勇敢、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

  电影基本忠于原著,但有几个地方改动较大:一是阿黑、阿诗玛的关系由兄妹关系变成了恋人关系;二是阿黑去救阿诗玛,原叙事诗中赢得了对歌、砍树、撒种等比赛的胜利,深夜还在热布巴拉家打死了热布巴拉放出的三只猛虎,电影中只保留了对歌的情节;三是强化了阶级斗争阶级对立;四是增加了摔跤、火把节、山茶花传信、射箭劈山开路等情节。这几处改动除强化阶级斗争明显受极“左”思潮影响外,其余三处很成功,尤其是将阿黑、阿诗玛的关系改为恋人关系反而增强了电影的悲剧色彩与艺术魅力。

  (二)“十七年”改编的成败得失

  笔者认为“十七年”改编成就巨大,得大于失。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编导遵循忠实于原著、紧扣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的原则进行改编,将民间文学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如越剧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观众所熟悉的梁祝传说一模一样: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城上学,路遇梁山伯,结拜为兄弟,后来同窗读书,同睡一床。三年后英台回家,梁山伯相送,一路上祝英台巧用比喻暗示自己是女儿身,但梁山伯不明白,祝英台只好替梁山伯做媒,将与自己长得很像的“九妹”许配给梁山伯。后来梁山伯去祝家拜访贤弟,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并已由父亲做主,许配给有钱有势的马家;梁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后病倒了不几天就死了。祝英台悲痛欲绝,在去马家途中路过梁山伯墓时下轿拜祭,乘机跳入坟墓,后双双化蝶。只不过有些地方比原传说更细腻生动,如十八相送。   第二,对改编的“度”把握得好,在忠实原著的基础有所创造。民间文学改编与民间文学整理还是不同的,应允许编导对情节有所创造,但创造要合情合理而又不失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十七年”的改编这方面做得较好,比如《阿诗玛》对原著所作的改编:将阿黑、阿诗玛的关系由兄妹关系变成了恋人关系,将原叙事诗中阿黑去救阿诗玛过程中的赢得砍树、撒种等比赛的胜利以及深夜在热布巴拉家又打死了热布巴拉放出的三只猛虎删掉,只保留了对歌、射箭的情节,既增强了电影的悲剧性,又使情节更紧凑集中,使电影的观赏性得到提高;电影中新增加的摔跤、火把节、山茶花传信、射箭劈山开路等情节,既将撒尼人的民俗融入其中,又增强了电影的神话色彩。

  第三,成功塑造了众多民间文学人物形象。十七年民间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中的梁山伯、祝英台、鲁班、小兰、刘三姐、阿诗玛、阿黑等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可以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演员的表演朴实到位,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一提起杨丽坤扮演的阿诗玛、黄婉秋扮演的刘三姐,人们往往赞不绝口。

  至于失,我认为有三点:其一,由于条件限制,技术上存在画面不够清晰、音质不够好、色彩不够艳丽等问题,影响了观赏效果。像作为黑白片的《鲁班的传说》《马兰花》今天的年轻观众在观赏时非常不习惯,而作为彩色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刘三姐》色彩并不艳丽,清晰度不高。其二,表演过于戏曲化,让今天的观众觉得过于夸张,感觉好笑。其三,由于时代的原因,无法避免极“左”思想的影响。如《阿诗玛》《刘三姐》对阶级斗争的强化,《刘三姐》对知识分子的鄙视与嘲笑,都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二、承前启后的民间文学电影改编――《孔雀公主》

  《孔雀公主》,北京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根据傣族民间叙事诗《召树屯》改编,主演唐国强、李秀明。在电影中,傣族的风俗得到生动的展现,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召树屯:英俊勇敢、武艺高强、疾恶如仇、忠于爱情;喃穆诺娜:美丽善良;巫师:阴险毒辣),主题是歌颂爱情及宣扬因果报应,对比手法运用非常成功。

  《召树屯》是流传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的一部著名的民间叙事诗,1956年整理,主要叙述了召树屯和喃穆诺娜的爱情故事。编剧白桦在改编中既忠实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风土人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巫师摩古拉形象的改编,几乎是对原叙事诗该人物形象的颠覆。在原叙事诗中,摩古拉是傣族一个卜卦算命的人,大到国家的战争,小到爱情婚姻、生孩子、取名他都要管,召树屯的名字就是国王请他根据历书所取的,而到了电影中,摩古拉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恶鹰伪装的恶魔:他破坏和平,制造战争;他污蔑喃穆诺娜是魔鬼,妄图烧死喃穆诺娜;他还将说出实话的依香说成是魔鬼,让依香无法在人间立足。另外,依香这一形象是白桦加上去的,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国师的恶。

  电影改编的方法及原则与“十七年”差不多,但不拘泥于原著方面比“十七年”强。另外,画面、色彩等电影技术方面的硬件比“十七年”要强一些,观赏效果自然比“十七年”好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孔雀公主》已无极“左”思想影响的痕迹了。

  三、世纪之交的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一)几部代表作品简评

  1.《花木兰》(迪斯尼动画版,1998)

  为了拍好《花木兰》,创作人员仔细研究了中国武术、水墨画,融进中国文化符号。《花木兰》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北美票房1.2亿美元,海外票房1.8亿美元,商业上大获成功。

  影片中的花木兰已经从一个古代的中国女子变成了一个活泼、调皮、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的女子。她从军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她是传统妇道的叛逆者(如相亲的戏),个性张扬,不受束缚;她勇敢坚强,有智慧,在炮轰雪山、京城救驾中成为一个女英雄,体现了美国人崇尚的开拓进取精神、个人奋斗精神,并带有女权主义色彩。影片观赏性极强,情节曲折、紧凑,喜剧色彩浓郁,画面大气逼真,音响效果很好。作为动画片,艺术上近乎完美。

  作为民间文学作品改编,该片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改编的力度太大:情节上炮轰雪山、京城救驾的设置,是编导的凭空创造,既不合原情节又不合理;二是花木兰是带有美国人观念、色彩的花木兰,与原著大相径庭;三是过于娱乐化,好多地方过于夸张搞笑,木须的设置纯粹是出于娱乐化的目的。

  2.《梁山伯与祝英台》(2004动画版)

  导演蔡明钦,明星配音(刘若英――梁山伯,萧亚轩――祝英台,吴宗宪――马文才)。

  其成功之处:画面唯美,景色充满诗情画意;先喜后悲的结构,使前后反差强烈,增强了悲剧效果;陈钢、何占豪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穿插其中,效果尚好;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人物对比手法(梁山伯与马文才)也颇为成功;情节设计有精彩之处(河伯娶亲、梁山伯被打、马文才探祝英台身份、跳坟殉情等)。

  不足之处:搞笑过头,如现代的语言(拜拜、涂鸦、老大等)的运用,马文才的出场、出丑等,男女恋爱方式也太现代;有些地方过于庸俗,如八哥鸟恋爱及书童的恋爱;改动过大,如电影中祝员外因马太守相逼才将女儿许配马文才,而原著中乃是对马家门第的羡慕,有高攀之意,梁山伯书院分手前就知道祝英台女儿身,无十八相送的情节;对白缺乏文化底蕴。

  3.《花木兰》(马楚成版,2009)

  电影明星阵容可谓强大:赵薇、陈坤、胡军、房祖名、维塔斯。

  电影表现的是反战精神和做人的责任――反战:对战争的厌恶。责任:做女儿的责任(代父从军);带兵的责任(保家卫国、百战不屈);对待战友的责任(奋勇杀敌、保护战友)。赵薇饰演的花木兰形象非常成功:忠孝两全、坚强勇敢、勇猛刚毅、爱好和平、自我牺牲、重情重义、凄苦悲情。战争场面壮观,气势磅礴,有历史真实感。整部电影的基调是苍凉悲壮的,而结局让人既悲伤又感动:文泰为了和平安宁牺牲与木兰的爱情同柔然公主结婚。   4.《白蛇传说》(2011)

  导演程小东,明星阵容强大:李连杰、黄圣依、林峰、蔡卓妍、文章、姜武等,定位是魔幻爱情动作片,它按商业大片来运作,并取得了当年度国内2.5亿、国际1亿美元的高票房,被称为当代中国魔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影片特效应用之多令人惊叹,1800个镜头就有1500个特效;武打动作令人赞叹,且武打场面非常壮观;增加了法海徒弟能忍形象,增强了喜剧效果;法海形象被颠覆:充满了慈悲情怀和仁爱。白素贞与许仙形象也有所改变:白素贞对爱情的态度颇有80后、90后冲动的傻气和感性至上主义,她会为爱做傻事,为爱不顾一切,为爱蛮不讲理,为爱疯狂。许仙也不太愚昧怯懦了,而成为一个坚定地相信爱情、捍卫爱情的男子汉。

  该片不足之处:一是改编的力度过大,比如对法海形象的颠覆;二是对爱情表现得太大胆、现代,不符合古代含蓄的传统。

  (二)世纪之交改编的成败得失

  世纪之交的改编总的来说基本成功,由于物质条件比较好,改编往往是大制作大投入,技术也远在“十七年”之上,尤其是画面、色彩之美更是“十七年”甚至80年代的电影无法相比的,这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与对当下年轻人的吸引力。不仅观赏性增强了,而且作为电影的娱乐性也非常突出――现在的年轻观众进电影院更多的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不是接受思想教育与道德说教。还值得一提的是世纪之交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让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真正走向世界,比如迪斯尼动画版的《花木兰》以及程小东的电影《白蛇传说》等。

  世纪之交改编存在的问题:

  其一,改编的力度过大,不太忠实于原著,甚至胡编乱造。以上提到的迪斯尼版《花木兰》、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白蛇传说》都有此问题,这对原民间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摧残破坏,容易让年轻人对民间文学作品产生错误的认识。

  其二,过度追求商业化、娱乐化,搞笑的成分太重。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拍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投资方当然需要有高回报,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愿意做,但凡事要有度,超出了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像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没有必要让马文才们说时髦现代的语言,更没有必要让八哥恋爱、四九与银心恋爱,除去这些,其观赏性并不会降低。改编若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抛弃了原民间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变得媚俗甚至庸俗,这是令人遗憾的。

  四、关于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意义及原则

  (一)改编的意义

  1.扩大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学作品口头传播越来越难,纸质传播非常有限,而电影传播就成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电影这种传播形式,使更多的观众关注到原著,甚至会反过来仔细读原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播。如对《刘三姐的传说》《阿诗玛》《召树屯》的改编,扩大了原作品的影响力,大多数观众是看了电影之后才去关注原作品的。

  2.弘扬民族文化

  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种民族文化,在新的形势下,通过电影改编还可弘扬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不畏强暴、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扶危济贫、诚实正直、团结互助、对爱情忠贞等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经常宣扬的道德观念,而这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改编的原则

  1.忠实于原著

  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胡编乱造、胡说戏说。编剧和导演在改编时,一定要树立尊重原著、敬畏原著的思想,使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改编过程中;改编之前要仔细研读原著,领会原著精神。在这方面,“十七年”的编导就做得相当好,所以那个时期的电影虽然画面、色彩不太好,但今天去看仍然魅力无穷。

  在选角方面也要谨慎,尽量做到选择与原著人物气质神韵相接近的演员,演员选择好了改编就成功了一半,如杨丽坤演的阿诗玛,赵薇饰演的花木兰,可谓形神兼备。

  2.慎重加工、再创作

  改编不是整理,而是一种再创作,所以不是要求完全照搬原著,但增加情节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太离谱,增加人物一定要慎重,而颠覆人物形象的做法更是改编的大忌。前文提及的迪斯尼动画版《花木兰》、中国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说》等都存在增加情节不合理、随意改变人物形象等问题。改编可以融进一些时尚元素,可以体现“当代意识”,但也要把握好“度”,不宜太搞笑,动画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增加马文才这一夸张搞笑的角色以及让书童、八哥恋爱等应该说是失“度”了。

新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述评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述评 新中国 文学作品 民间 作品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