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清初文人余怀诗词艺术特色探究论文

清初文人余怀诗词艺术特色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5

清初文人余怀诗词艺术特色探究

  引言

  “落拓青衫艳俊游,金禅植板醉高楼。留将家国兴亡泪,付与秦淮曲曲流。”[1]这是莆田人张琴对余怀的概括,可以说是余怀一生的鲜明写照。他年少就可作诗,二十余岁就负有盛名,与当时的杜?F、白梦鼐齐名时号“余杜白”,金陵人谐称“鱼肚白”。作为一位遗民诗人、布衣词人,余怀的存在颇具特殊性。其人年少家境富庶,郊游甚广,风流倜傥,寄情烟花,易代后甘当遗民,布衣终身,重文人气节,显英雄豪气,在当时遗民文人中起到“道德核心的作用”[2]。余怀一生的著作有很多,诗、词、文皆有涉及,而且样样精通。他的诗文,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同时体现了他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气质才华。对余怀诗词进行分析,需要全面了解余怀身处的社会环境、生活成长环境、个人性格,才能在其一生的走向中把握住其诗词思想的精髓,更好的理解其诗词的内容、情感寄托以及艺术风格和特色。

  一、余怀生平

  余怀,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壶山外史、寒山道人、曼特老人等多种名号,多是一时一地所用,祖籍是福建莆田。余怀的一生分为大致四个阶段:一是少年得志,才华极高。余怀出生于商人家庭,《余先生六十》中记载:“书藏万卷儿能读,酒泛千钟家不贫。”可见,余怀从小家境殷实,且注重教育,加之其天资聪明,敏而好学,十五岁便能作诗,二十余岁就成为金陵的知名人物。学而优则仕,余怀关心政治,专心考取功名,但是屡试不中,此阶段的余怀,开始结交八方名士,如方以智、姜垓等,他们互相切磋技艺,交游作诗,生活安逸。二是改朝换代,游历四方。甲申年发生国难,余怀在《甲申集?西陵诗》中写道:“予之后游主忧,故凄多而喧少。”表达了凄苦之情,诗词风格由之前的明艳绮丽到慷慨激昂与淡然闲适。之后余怀积极抗清复明,写诗著书,在《甲申集》《江山集》中抒发着忧国之思、亡国之痛。三是坚守节操,寄情山水。这一时期,清朝的统治更加严苛,余怀身边的友人陆续成为清朝官员,余怀坚守自己的节操,在山水中寄托苦闷,编成《玉琴斋词》,用词的阑珊春意、美人神伤来寄托悲愤与苍凉之情。四是晚年隐居,读书著书。余怀晚年居于扬州,与友人话旧赋诗,但闲适的生活难言胸中苦闷,晚年写有知名的笔记《板桥杂记》。

  余怀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1936年出版的《莆田日报》为纪念余怀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推出特刊,称“这种守身如玉的崇高气节,不忘故国的高尚情怀,十分难能可贵。他家乡的后学称颂他‘高风亮节,可比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诸公’”。他一生的经历影响着他的诗词造诣,在游历四方、寄情山水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哲学观、山水观以及特殊的创作心态、创作选择和创作风格。他将一生的才学与感悟融入诗词之中,写下200余首诗和230余首词,有诗集《江山集》《甲申集》,内容涉及广泛,有咏物、写景、咏史、交游唱和等,诗中充满了遗民之情和故国之思;词集有《玉琴斋词》《砚山》《秋雪词》,流露出非常复杂的感情,既身在清朝,又心怀故国之思;既淡泊闲适,又渴望建功立业;既寄情“江左”,又融入现实艰辛,体现了特殊时代下典型的文人形象。

  二、余怀诗词的情感流露

  (一)亡国之恨,遗民之思

  历史的变革,国家的兴亡,往往会触发文人的情感共鸣。在经历了家国变迁和生活境遇的迥然不同后,余怀内心凄怆、苦闷,曾经怀揣一番报国之志的他,苦守节气,甘为布衣。加之清朝文化专制,导致文人无法直接表达感情,他们便将亡国之恨和遗民之思蕴于诗词之中,这类诗词的题材多为怀古或感遇,曲折委婉地抒发感受。如《桂枝香?和王介甫》:“江山依旧,怪卷地西风,忽然吹透,只有上阳白发,江南红豆。繁华往事空流水,最飘零、酒狂诗瘦。六朝花鸟,五湖烟月,几人消受。”词中感慨历史变迁,感叹繁华往事,寄托哀思,渗透出一种深沉的苍凉感和浓厚的故国之思。类似的词还有《秋雪词》中的《念奴娇?春申涧怀古》等。除此之外,余怀还借怀念忠贤,以表示悼念,寄托哀思。他的诗《拜于忠肃公坟》:“忆昔景泰年间事,双手伏天助天讨”,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悲悼,也寄托了自己对故国的怀念。余怀一部分咏物诗也用来寄托他的遗民之思,如《华亭鹤》,以华亭鹤的寂寞同自己作为遗民的寂寞孤独做对比,借物喻人、借物抒情,借以抒发亡国之哀。

  (二)安贫乐道,胸怀苦闷

  余怀的遗民生涯,与国变之前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相比清朝新贵,他自有他的闲适自由,既不用顶着政治压力,也不需要愧对于良心,他可以守住内心的高洁,过着自己轻松的遗民生活。这种布衣遗民的快乐在余怀的诗词中体现得很明显。如余怀的词《行香子》:“半是山家,半是渔家,闭门时,种菜种瓜,羊裘老子,高枕烟霞,看一轩云,一庭草,一阑花。世间名利,蚁穴蜂街,数千年账薄难查。闲来无事,不禁喧哗,听一林莺,一声鹤,一池蛙。”这首词安闲自在,将世间功名看淡,看花、看草、听鸟鸣、听蛙声,如神仙般享受。但是结合余怀一生的经历和心态,这种安闲自在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悲哀和怅惘。余怀的看花诗颇为有名,很多诗篇都写的平淡、闲适,仿佛能够在花海中忘记忧愁痛苦,如“花村犬吠无人到,曳杖敲门看海棠”,寻花访柳的日子,使余怀享受到田园生活的恬淡。但是,一些看花诗却凝结着萧瑟之感,流露出一种沧桑苦闷之感,使花也染上了一层悲凉的情怀。

  (三)流连风尘,怜香惜玉

  明清之际,青楼文化已经成为时尚的风向标。文人墨客流连风尘不足为奇。在以往时代,妓女多作为嘲讽对象,但是明末清初,妓女才艺甚高,几乎比肩于文人,且能够得到文人的尊重,成为文人吟咏的对象而入诗入词。赠青楼女子的词是余怀词的一大类,如《山花子?寄小珠》:“碧海沉沉月一钩,双双燕子掠高楼。镜里芙蓉难得见,恨悠悠。绿绮罢弹谁度曲,红灯结蕊又添愁。半醉半醒持不住,最风流。”这类词多写女子风姿才情,辞藻艳丽,内容却不低俗。他与青楼女子之间也多谱出恋情,如他与陈慧如,他将青楼女子视为知己,做有《慧叹》七律四首,记录与陈慧如的无果爱情,表现了他顾盼风尘,怜香惜玉的个性。易国之后,余怀深感苦闷,但是风流才子不改本性,风流自赏,流连花间。不同的是,此时的余怀开始将妓女们的身世用来表达自己对往日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故国的无限怀念。   三、余怀诗词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以情为本

  明代的程朱理学盛行一时,直至王阳明等“心学”理论提出,抑理尊情的呼声才逐渐高涨。清初文坛“论诗每以切题,自到性情为主”[3],余怀便是“主情派”,极力主张“真情”“性情”,甚至将“情”作为为文作诗的出发点。正如上文所言,不管是余怀的诗还是词,余怀都将浓郁的情感蕴含和寄托其中,或者是抒发亡国之痛,或者是抒发闲适惬意,或者是抒发男女情爱,或者是抒发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施展机会的愤懑和抑郁。余怀曾作《闲情偶寄序》:“故古今来能建大勋业,作真文章者,必有超世绝俗之情,磊落钦崎之韵”,可见余怀对“真性情”理论的推崇,他的诗歌缠绵悱恻,情感真挚,浓郁深厚,如“为问当年三宿处,渔樵说罢泪沾襟”“孤舟只待枇杷熟,梦到青山泪满襟”“艰难苦恨愁多病,漫说天山古战场”等诗句,将“泪”“苦恨”等词入诗,更是增加了诗歌的抒情意味,深刻表达了余怀内心的凄怆和悲哀。

  (二)仿古创新

  余怀的文学思想可谓是“兼采众家,得味外之旨”。余怀的诗深受杜甫诗歌的影响,在感情上浓郁顿挫,忧国忧民。易国之后,余怀四处奔走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与清朝不合作。虽然表面上悠然自得,游山玩水,饮酒作诗,赏花观柳,实际上,他的内心深藏着国破家亡的沉痛和个人之志受挫的悲愤。这样的创作心态,本身就与杜甫的心态相契合,使他的诗歌风格与杜甫接近,在章法结构、形式上也与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余怀的词,余怀的词风多样,对辛弃疾、秦观等皆有接受和继承,余怀善于用典,与辛弃疾相合,辛弃疾之词用典广泛,不露痕迹,余怀用典的种类也很多,如“江南红豆”“青楼红豆”“青衫”“扬州春梦”等典故的运用,但是余怀创新之处在于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表现的是自己狂夫、才子,不想向世俗低头的倔强,在青楼山水间抒发愤懑,以解忧愁,寻求解脱。如余怀的《满江红?同邵村省斋集笠浮白轩听曲二首》:“自笑狂夫,何处是理忧之地,携手过、城南韦杜,偶然游戏,亭榭依旧江总宅,笙歌合奏香山伎。怪次公,不是醒而狂,公真醉。”词风豪放,颇有稼轩之风,又有自己独特之处。余怀不仅擅长豪放词,对婉约词也颇有研究,由于其流连青楼,使他词作与周邦彦、秦观风格相仿,缠绵悱恻,凄丽哀婉。总的来看,余怀的诗词是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优点,兼采众家,博采众长,又兼具自身特点,有着不同的感情表达方法。

  (三)风格多样

  余怀尝试过多种体裁,五言、歌行体、七律、拟古诗、乐府诗;在诗歌题材方面既有生机勃勃的咏物诗,又有咏怀诗、咏史诗和纪游诗;余怀词有应酬赠答诗、感怀词、赠风尘女子之词;就抒发感情而言,也是复杂而丰富的。这就形成了余怀诗词风格的多样性,既能够表达豪放之情,又能够绮丽婉约。对于乐府诗,余怀“尤不间作”,在题材、叙述表达各方面模拟古乐府。余怀的诗词将汉魏、唐朝、六朝、宋朝的诗词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样的风格特点和刚柔并济的诗词风格。

  结语

  余怀是一位极富个性和才华的文人,他在诗词领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对余怀的研究尚不多。余怀一生经历曲折,他不仅情感丰富复杂,而且善于学习古人,尝试多种诗词风格,兼采众长,形成了自身独特艺术特色。可以说,余怀的诗词既有六朝的藻艳华丽,初唐的雄伟壮丽,也有晚唐的妩媚多情,他的诗歌是多种风格的统一。

清初文人余怀诗词艺术特色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清初 文人 诗词 特色 艺术 余怀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