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从专业到综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的编纂谈起论文

从专业到综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的编纂谈起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9

从专业到综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的编纂谈起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现代大型综合性的工具书,于1979年开始编纂,至1993年编纂完成。这套历时15载的皇皇巨著不仅为我国出版业填补了一项空白,也成为我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石。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前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促进了人们对百科全书功能目标、发展定位认识的不断完善, 1998年《全书》二版的工作正式启动。二版是对一版的修订重编,即在继承一版精华的基础上又要超越一版并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变化。如何使众多的单一学科在继承与创新的同时又能保持二版整体修订重编工作的有序与平衡,这就需要兼顾两点:其一,《全书》二版的整体发展方向;其二,具体学科的发展方向。以下就从音乐学科入手,通过具体学科呈示出的变化管窥《全书》二版的改革创新。

  一、顺应图书形式变化

  《全书》一版是学科分卷本组合型综合性百科全书,虽其定位是综合性百科全书,但从其读者定位、条目框架、条目内容和出版形式来看,它都更倾向于专业性的百科全书;《全书》二版则是混排本统编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由分卷本变为混排本、由专业性强的百科全书变为综合性百科全书,图书形式的这两个转变体现出人们对百科全书发展定位、功能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二版能否成为真正意义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的关键所在。结合以上两点,二版音乐学科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一)结合二版的发展定位,突出综合性

  二版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中国第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较之一版,二版更突出综合性,所有门类的知识不分学科的组成一个大的知识体系,提供给读者的是查检各种基本知识和资料的知识宝库。因此,在框架设计和条目撰写时要充分考虑综合性,谨防过专化倾向。

  从宏观学科条目框架看。在提高条目框架的综合性上,音乐学科主要是从删除过专、过细的条目开始。《全书》一版框架的设计和条目的设置更多的是突出专业性,因此条目设置必须服从学科体系,学科内容要求面面俱到,这就使很多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的条目,列进了一版的条目表。例如一版音乐卷设有音乐学、曲式学、音乐形态学等12个学类条,这在突出专业性的一版中是合理的,但如果出现在突出综合性的二版中,无疑会成为一个不和谐音。在充分考虑读者定位并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情况下,二版音乐学科最终保留了音乐学、曲式学、音乐民族学(二版改为民族音乐学)3个发展成熟且不可或缺的学类条,删除了其他9个过于专业的学类条。删除过专、过细的条目,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了二版音乐学科的过专化倾向。

  从微观的条目内容看。在提高条目内容的综合性上,音乐学科主要是从内容“瘦身”,删除过深、过专的内容开始。例如一版“壮族音乐”条,此条目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作者之一的范西姆是壮族人,同时也是研究广西民歌的专家。这样的条目是一版的经典条目,也是二版应重点继承的条目,但4600字的篇幅显然过长,所述内容也远超出了普通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因此,二版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了“瘦身”,删除了过专、过深以及跨学科的内容。删减后的条目保持了原条目的基本层次、主要内容,而字数却削减了近一半,约2400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削其赘肉,而不伤其筋骨”,即保留了精华、避免条目的过专化倾向,又精简了篇幅、提高条目内容的综合性,这不仅符合二版形式变化的要求,而且易于被普通读者接受。

  (二)体现二版的功能目标,强调实用性

  检索功能与教育功能是百科全书的两大功能,《全书》一版突出百科全书的教育功能,它从具体学科出发,条目设置和释文撰写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与学科内容的完整;二版将自身功能定位在“知识检索功用为主,教育功能为辅”,突出百科全书的检索功能,强调百科全书的实用性和普及性。由此可见,二版的功能目标更贴近普通大众和现实生活,因此在条目设置及条目释文的撰写上也更强调实用性。

  条目设置,考虑普通读者检索需求。《全书》一版音乐卷对音乐作品除中国古代部分重要作品外,都不设条,音乐作品的内容大都被收在了相关的人物、历史、流派等条目中,虽然重要作品设有索引,仍有途可查,但缺乏系统性,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二版音乐学科在条目设置时充分考虑大众检索习惯,将一些重要且检索率高的作品设为独立的条目, 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卡门》等,方便了读者的查阅。一版音乐卷中包含多个知识主题的类别性条目也容易给读者的查检带来不便。如一版 “外国著名音乐社团”一条,其中收有10个音乐学术团体,如果将此条不作变动地保留到二版,无疑会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麻烦。当读者查找某一具体音乐学术团体时,很难想到这样一个类别性条目的存在,因此,往往会无功而返。一方面设置的条目因缺乏检索率,成为很少有人查阅的“半死条”;一方面检索率高的知识点又未给出明显的标志,给读者的查检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二版对此条进行了拆分,选取了其中3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团体: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国际音乐学学会、国际音乐理事会,独立成条。对类别性条目进行拆分和有选择的独立设条,是从条目设置角度,充分考虑普通读者检索需求的结果,利于提高图书的实用性。

  释文撰写,内容全面兼顾主次分明。《全书》二版在一版分卷本的基础上变为按音序混排的统编本,这一变化使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大大加强,也为二版条目内容的撰写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版采用分卷出版,每个学科相对独立,因此有些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要素在内容和条目设置上就会多次出现,这在一版中是合理的,但编排形式的变化使二版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一版不同学科间存在的交叉重复问题。音乐学科对此类问题的处理遵循了“重要者立条,次要者补充”的原则。例如一版音乐卷和语言文字卷都收有人物条“赵元任”, 一版的音乐卷主要从音乐角度谈其歌曲创作和音乐理论著作,而一版的语言文字卷则主要介绍了他对语音、语法和语言学的研究和成果。在参考双方专家的意见后,二版对“赵元任”条的处理方法是:语言文字学科设条,音乐学科补充。处理后的“赵元任”一条,在语言文字学科条目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内容:①条头由“中国语言学家”补充为“中国语言学家,作曲家”;②在最后一段补充了赵元任创作的重要音乐作品及其作品的音乐特色。这就在解决条目重复的同时做到了条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二、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世界音乐文化的互动、互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成为了世界音乐舞台的主角,出现了新的音乐形式、音乐理论和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全书》二版的音乐学科也应与时代接轨。二版音乐学科主要是通过改旧、增新来体现学科的新变化。

  (一)改旧

  通过改变一版条目的条头、内容、数据、资料等,使其在二版中更准确。①音乐译名的改旧。《全书》一版编纂时对一些外国音乐人物、音乐作品名称的翻译缺乏统一标准,存在多种译名,如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地,当时就有蒙泰韦尔迪、蒙特威尔底、蒙特威尔迪等译法。这种一人多名的情况不仅容易使人混淆,而且也增加了读者认知的难度。随着学术名词、术语的逐渐规范,很多外文译名得到了统一,也使二版音乐学科在译名统一问题上有据可依,从而规范了一些不规范的译名。如将 “拉韦尔”改为“拉威尔”,“威尔迪”改为“威尔第”,《奥尔甫斯》改为《奥菲欧》等。②音乐学术用语的改旧。“Ethnomusicology”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兴起的一种音乐研究方法, 《全书》一版译为“音乐民族学”,二版改为了“民族音乐学”。两个概念的定义都是指“调查研究不同民族的音乐,从中找出与音乐有关的诸种规律的科学”。二者区别在于:前者的立足点是民族,是从音乐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即民族音乐中的非音乐问题;后者的立足点是音乐,是从民族角度研究音乐问题。所以“民族音乐学”的译法更合理、科学。③资料更新式的改旧。对于编纂周期长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来说,资料的及时更新并非一件易事,它要求每一位学科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建立收集相关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地收集新资料替换旧资料。在最后成书前,还要进行一次资料更新的专项工作,以确保资料的准确。如“上海音乐学院”条,一版时有6个系15个专业。近年来随着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增多,同时也为满足我国音乐文化市场日益繁荣需求,又增设了艺术管理、音乐工程、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等5个系。二版的“上海音乐学院”条全面地反映了这一变化。资料的及时更新增强了百科全书的时效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准确翔实的信息,也是成为 “权威的工具书”的必要条件。

  (二)增新

  新知识是二版的又一大亮点,二版音乐学科收入的新知识主要涉及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音乐家、乐队等内容。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通过立新条,将新内容收入《全书》二版。《全书》二版对新条目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设立标准,要求所选新条能够充分反映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格局,同时在内容上具有稳定性。二版音乐学科所增新条即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 体现新发展。增加了现当代音乐界新崛起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乐团等,如作曲家新增了A.施尼特凯,谭盾、M.蒂皮特(英国)、古雷茨基(波兰)等;演奏家新增了G.古尔德、S.阿卡尔多、P.福尼埃尔、周广仁等;演唱家新增了J.卡雷拉斯、K.巴特尔、J.诺曼等;乐团新增了费城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香港中乐团等。②体现新成果。随着对音乐文化“欧洲中心论”的质疑,音乐学家们开始提倡音乐模式的多样化,更为关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区音乐。二版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研究最成熟的大洋洲音乐、加勒比音乐、安第斯高原音乐设为新条,以反映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③体现新格局。当前的世界音乐舞台,流行音乐空前繁荣,打破了古典音乐一统天下的局面。新的音乐形式、音乐风格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面对纷繁且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二版设条时充分考虑了内容的稳定性和世界范围内的代表性,选取了流行音乐中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部分,如拉格泰姆、比包普、摇滚乐、重金属、说唱曲等。对流行音乐家选取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D.埃林顿、L.阿姆斯特朗、R.罗杰斯等。

  通过补充式的增加,将新内容收入《全书》二版。对《全书》一版保留下来的条目进行补充式增加,使内容更为丰满,知识点也更为全面。如,二版的“西方现代音乐”一条,所补充的新内容有:先锋派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再如“李德伦”条,补充的新内容为:“1981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指挥荣誉奖。1985年,任巴黎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1986年任第八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同年,获匈牙利政府授予的李斯特纪念章。1997年获俄罗斯总统B.N.叶利钦颁发的友谊勋章”等。

  综上所述,音乐学科作为《全书》二版整体的一个部分,和其他学科一起,顺应了图书的形式变化和学科的自身发展,其转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认知的深化,同时也体现出大百科全书更规范、科学的发展方向。二版的问世为中国第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首开先河,她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必将为中国的大百科全书事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也一定会继往开来成为真正的文化长城。

从专业到综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学科的编纂谈起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百科全书 大百科 中国 学科 全书 综合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