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再研究论文

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再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21

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再研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123-02

  资助工作是国家的德政民心工程,也是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也关系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纵深发展与构建,甚而至于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公平正义。近年来,我国高职学院的资助管理制度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制度方可实现健康和可持续。本文不揣浅陋,予以探讨。

  一、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滥觞于上世纪末期的学生资助制度,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十数年行之有效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但是,不庸讳言,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研究者的重视。

  一是从组织保障的角度来讲,机构设置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是确保资助工作正常运行,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但是个别高职学院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种情况必将直接影响着资助政策的实施和资助育人效果。

  二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深入,运转不够正常。一方面是学生资助管理制度的理论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制约着工作发展的力度。这里,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助学指标的分配。科学合理地分配国家奖助学金指标,是实现资助公平的前提条件。按照学生人数划拨指标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但是由于学生生源结构不同,学科特点及学费标准不同,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不尽相同。简单地以学生人数划分国家奖助学金指标,就会产生有些学院该拿的学生拿不到,有些学院指标用不完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包含学生人数、贫困生比例、学生消费水平等因素在内的资助指标分配办法。另一方面是资助工作运转的现实困难也亟待制度建设的配套和健全。譬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做好各类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高职学院对贫困生的认定主要依据地方政府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和学生在校的现实表现,但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家庭收入的隐秘性、证明的可信性等影响因素,即使是家庭成员组成结构和从事职业相似、在校表现也相似的学生,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仍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救助力度及广度的加大,参与认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简单的以证明信和在校表现已经难以对学生贫困程度加以区分。为确保认定结果公平合理,必须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制度和精细的管理办法。

  三是从工作主观的角度来看,教育管理的力度不够,精细化不到位。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资助实现精神育人的目标。个别高职学院因认识不到位,工作中片面地强调经济资助,忽视对学生资助前后的教育管理,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不但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得;还有部分有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立即辞掉岗位;个别获得贷款的学生毕业后缺乏按时偿付利息和本金的意识等等。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学院及辅导员深思。

  二、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的路径探索

  摸清病侯,其目的在于对症下药。对我国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略地分析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创新和发展的路径是实现资助制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

  一是要在组织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强化组织机构、人员和财力建设。高职学院要可建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院级二级部门,下设助学贷款、奖助金、勤工俭学和综合等部门。其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校内校外勤工俭学、资格审核资料管理咨询服务和调查研究调查等工作。同时,为确保机构正常运转,还需要做到“三到位”,即人员、设备和经费到位。各高职学院要按在校生1:2500 的比例配备,具备财务、金融、法律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等能够胜任贷款工作的能力的专职人员,院系要设置相应的工作小组,指定专门的辅导员负责资助工作。要有专门的学生助学管理办公室,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办公室、档案室、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网络、长途电话、咨询电话等。学院要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安排资助工作管理经费,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项办公经费。

  二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实现资助管理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常规化。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资助工作的方方面面。建议国家出台一部完整的大学生资助法律法规,解决大学生资助存在的立法“空白”问题,避免受资助对象拖欠银行贷款或逃避应该承当的义务等不良现象发生;制定法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公众和个人力量参与大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对各种组织和个人资助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维护社会资助力量的合法权利,推进大学生资助的法制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组织企业和个人向高职学院贫困生捐赠的积极性。规定企业和个人可以直接向高职学院捐赠,并在税收上得到相应的全免税优惠,给捐赠者创造良好的经济法环境。另处,国家可尝试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个人信用征信是国家委托有关机构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个人信息库,用户可根据需求对征信机构提出的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我国信用征信系统 2006 年已经建立,但是由于征信系统涉及内容、形式、法律等相关方面比较复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情况不同,建设步伐比较慢,还不具备在各个领域全面利用。因此,国家层面上必须加快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高校层面要建立学生贷款“个人征信系统”档案,如学生信用电子档案,如实记录学生的借、还款等信息,与国家“个人征信系统”对接,建立起国家助学贷款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诚信度,降低学生贷款违约率,促进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发展。   三是要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管理工作要力求科学、全面和精细。资助工作要体现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本质,要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各高职学院要在认真总结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资助贫困学生政策的统化落实与研究;要逐步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奖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助学基金、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诚信教育为主要载体,以及学生综合保险为系列保障”的高校资助系统化操作模式;要注意协调各部门、各层次的帮困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让有限的资金合理配套使用,使之发挥最大资助效益,实现资助理念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要充分发挥国家、高等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帮困助学网络,构建“五位一体”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要建立贫困生电子档案,对贫困生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贫困生名册和档案信息。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好转的学生,应重新认定,确保资格认定准确,实现财政资金的效应作用。

  四是要在资助工作的针对性上下功夫,要注重资助资金社会效益。效益与公平是实现资源利用的基本要求,高职学院的资助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教育公平,达到资助资金有效利用的社会效益。首先是要“全”。扩大资助面,经济资助方面要覆盖每一贫困学生。同时,又要防止在同一年度个别学生同时获得多项特殊奖助项目,变成“富裕”学生,造成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其次是要“异”。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现形式各异的资助方式。根据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对在校大学生实施不同等级有差别的资助;对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适当提高相应的资助标准。再次是要“特”。国家已经采取政策对师范生进行减免学费,对农业专业学生在资助学金方面也采取了倾斜政策,但这种特殊政策覆盖的范围、专业和人数还远远不够。最后是要“急”。为国家发展需要,国家要采取措施奖励一些特殊专业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报考国家急需的专业学习,将来参加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这方面外国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与发展:高职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再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资助 管理制度 制度 学院 研究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