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论文

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13

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在我国,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起来,起初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但仍不成熟。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及与这些公司业务相关的公司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的内涵出发,研究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亦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的场所,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资金需求方提供的贷款;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在我国,IPO(首次公开募股)成功不仅能为公司带来巨额资金,提高知名度,更为公司再融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上市公司较容易再次获得融资,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风险也小。上市公司凭借资本市场,可以更快发展。

  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一整套用于监督和控制经营绩效的制度安排,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好的公司治理能使企业的经理层提高企业战略经营决策能力,在经营时承担起对所有者的责任,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

  我国的公司治理主要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2001年《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的发布和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发布;2005年《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出台和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发布;现在股权分置全流通、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等背景下,我国公司治理改革进入新阶段。

  三、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

  《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等对上市组织结构、股票发行、持续的信息披露等做了相关的规定,具体有:《公司法》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对不同类型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理会的职责、股份发行和转让、董监高的资格和义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证券法》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条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并明确规定公司应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是对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所有信息披露行为的总括性规范,涵盖公司发行、上市后持续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

  四、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效资本市场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高水平的治理能力能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财务业绩,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1]

  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

  第一,资本市场具有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如果资本市场有效,资源配置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股价可以反映公司业绩、反映公司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公司的业绩进行投资选择。融资金额的大小将与公司业绩和持续增长能力息息相关,为获得融资的机会,公司经营者会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来提升公司业绩。

  第二,资本市场具有监督功能。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它们必须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强制规定,这些披露的信息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公司信息,经营者的过度冒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抑制。

  第三,资本市场具有纠正功能。资本市场能产生优胜劣汰的机制,将经营不好、效益不好的企业逐出市场,使资金流向高效率的企业,体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有效的资本市场给经理人员持续的压力,促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引导他们努力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价值。

  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司治理提出了诸多要求,但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另外,由于监管成本高,我们目前的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上偏低,仍存在不少问题:

  1.股价不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跟成熟市场大量的投资行为是长期投资不同,A股市场短期行为明显,投机氛围浓厚。这不利于资本市场和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2.股权治理效应弱化。不少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弱化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尤其是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并存,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资源,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治理机制弱化。根据发布的公司治理指数,虽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2003-2015年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治理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尤其是监事会治理水平仍然较低,规模结构只能达到公司法强制规定底线要求。

  五、资本市场最近发展情况及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我国资本市场管理制度滞后,严重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发展迅速。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

  2013年年底,新三板开始扩容。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该市场体系由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的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公司除了通过IPO成功获得直接融资,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二)监管层职能的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运作极不规范。中国资本市场主要由政府在控制,其市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对近期的“宝万之争”,监管部门开始意识到股东自治的意义,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监管部门不会进行干预。从这可以看出,我国监管层态度的转变。   如果监管层能真正实现转变其职能,实现资本市场市场化,当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会有不作为、胡作为、大规模减持等不道德行为发生时,其他股东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介入、从而提名董事,控制董事会,这无疑是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

  (三)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如:证监会公告[2015]32-《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15修订)》在2016年1月1日施行;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等等。

  证监会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在酝酿中。实施注册制,就是要真正建立起市场参与方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防止政府部门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建立起“宽进严出”的新体制,通过职责清晰、监管有力的法律责任规范,建立起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注册制后,政府会更加严格审核信息披露,更加有力地查处和打击欺诈等违法行为。

  此外,2015年12月24日,《关于对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这些主体包括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监高等)被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签署。该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在日常经营、投融资、股权激励等活动,规定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在日常经营方面,禁止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补贴性资金支持等。在投融资方面,对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限制发行企业债券,限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在股权激励方面,限制违法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股权激励计划或者限制其成为股权激励对象。[2]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形成以及将要推出的注册制股票发行制度,使得更多的公司较容易实现上市或挂牌融资,对原有上市公司的优势将产生很大的挑战。备忘录的出台,也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失信、处处受限。公司治理不善或者存在失信行为,外部投资者会选择用脚投票,最后,公司的筹资成本上升或者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所以,公司一定要慎重道远,适应新时代的节奏和变化,真正地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强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

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对公 资本 影响 市场
最新公司研究论文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抖音短视频的IP经济模式
华为手机供应链整合能力研究
小米社群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
论强化集团内各级投资公司内部审计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热门公司研究论文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面面观》
出资欺诈的诉讼途径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浅析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