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分析之一论文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分析之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16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分析之一

  金融做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在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银行业风险过于集中、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等方面融资需求的激增等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其宏观背景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极为相似。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启动了资产证券化。同样,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也铺垫了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土壤”。从某种意义是说,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和提高了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望达到60%左右,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产生40万亿元的配套融资需求。而在市场、监管、资本等多重约束下,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力量持续大规模投放难度不断加大。国务院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而资产证券化正是盘活货币信贷存量、优化信贷结构的重要工具。借助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有效盘活商业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吸纳社会投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同时,由于这一过程是将银行的信贷资产转换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化产品,实现了“间接的直接融资”,提高了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配置效率,可以更有效地落实“更好更有力”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目标。

  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金融市场最主要的结构,体现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和关系上。在我国一直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金融资源的分配和风险过度向银行集中,进而产生了以银行体系为核心的行政性垄断,其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易产生利率管制或垄断,致使我国长期以来无法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造成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失灵,尤其是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间以及资产价格间的价格错位和扭曲。二是直接金融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由于资金大规模向银行等暴利行业集中,股票、债券市场缺乏资金支持,而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打破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导的垄断结构的重要途径。而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广及其创新,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促进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结构逐步向以直接融资为主体,间接融资与直接金融融合发展的结构转化。

  同时,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尽管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迅速,但短期内仍无法改变我国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模式总体格局,银行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占据社会融资主渠道的地位。在这一背景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提高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可以帮助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加权风险资产的总体规模,间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从而,资产证券化对改善和提高银行业的运作效率,优化银行的收益结构,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二是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帮助商业银行实现中长期贷款的出表功能,实现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变现,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提高其资产流动性。三是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资产证券化过程实现了“信贷交易”向“资金交易”、“存量”资产向“流量”资产转换的职能,是一种低成本创新型业务。商业银行在实现资产变现的同时,可以通过为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提供相关服务而获取管理费、手续费、担保费等收入,优化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拓宽了收益来源。

  第三,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分散和化解我国金融体系风险。一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次贷危机暴发的直接诱因有着深刻的警醒,严格禁止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杠杆化和按揭零首付行为。同时,严格贯彻次贷危机过后,国际金融监管当局关于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有关措施,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进行“风险自留”,并强化杠杆率管理原则,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缺乏透明且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目前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巨大隐患。“影子银行”的不断扩张和膨胀,反映出当前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旺盛的投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深层次问题。为此,只有依靠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简单透明的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和创新,才能有效疏导,使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融资行为回归场内,变隐蔽为公开,以有效化解“影子银行”风险,促进金融市场透明度和交易规范性的提高。

  最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成为促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工具。一是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包括从需求端出发,即借助资产证券化工具和债券融资方式,促进债券市场结构和规模的不断发展,推动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形成公平的债券利率市场;同时,使风险得到有效的监控。另外是从供给方出发,推动资金供给方的充分竞争,完善由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市场。此外,通过对基础资产的重组、打包和出售变现,证券化交易过程不但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效率,还同时促进并提高了信贷资产的可交易性以及贷款合理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是促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机制逐步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三是资产证券化对促进金融机构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是衡量其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资产证券化来自于创新,发展于创新。证券化过程借助一系列精巧的交易结构设计和安排,拓展了金融融资渠道和市场范围,强化了相关各金融市场间的联系,使其相互贯通,融合发展,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金融创新的范围和深度,也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分析之一

论文搜索
关键字:信贷 体制改革 效应 体制 资产 之一
最新证券投资论文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浅析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分析
试论金融行业债券投资交易风险
试论证券投资学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路径
社交网络文本分析的短期股市行情预测
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的分析
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租赁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论应用型教学在证券投资课程的作用和发展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述
热门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结构调整与证券市场发展
破解证券市场发展十大难题
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与对策
法律欠缺是中国证券市场诚信缺失的根源
我国投资基金发展基本情况综述
试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矛盾及其化解
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
浅析债券投资的风险及防范
试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