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实践能力提升取向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实践能力提升取向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2

实践能力提升取向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72-03

  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取向的社会科学学科,其要求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在校生应拥有在督导指导下的800小时专业实习。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国内领域相关文献梳理,与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相关研究[2];第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指导其他学科工作[3]。笔者发现,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教师反思视角居多,而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取向,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调查,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从湖北省随机抽取了5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作为调查点,再从这5所高校中随机抽取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研究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以定性资料加以补充和印证。

  (二)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显示,在性别上,男性31.9%,女性68.1%。可见,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社会工作在校大学生的所在高校类型上,“211但非985高校”24.14%;“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28.45%,非省会地方城市二本院校47.41%。可见,211但非985高校和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较少,非省会地方二本院校较多。在所读年级方面,大一10%,大二40.52%,大三43.1 %,大四及以上6.38%。

  二、结果分析

  (一)教学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认为“比较满意” 52.59%,“不太满意” 40.52%,“不满意” 5.17%。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对课程设置较满意,其体现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合理。

  2.授课方式

  调查显示,上专业课(如《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时,对理论和实践是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认为“比较满意”52.59%;“不太满意”40.52%;“不满意”5.17%;“非常满意”1.72%。可见,高校老师对于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满意度较高。同样,针对实践能力提高,老师在授课方式上多种多样。调查显示,选择“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别是84.48%、82.76%、3.28%;其次,选择“看相关视频、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写课程论文”分别为59.48%、39.66%、28.45%。可见,一方面,老师在讲授某个课程时运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居多;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即能保证理论知识的巩固又能活跃思维、加强自身实践能力。

  3.专业实践形式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31.03%;认为“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29.31%;认为“到了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结合所学课程安排相关实习”22.41%;认为“到了大三下或大四,抽出一个学期专门实习”13.79 %;认为“都不需要,只需要在寒暑假安排实习和其他”所占比例为2.59%和0.86%。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或者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的居多。

  (二)实践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客观条件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学生所在高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且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等为主。但绝大多数学校设置社工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专业活动,没有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去专业机构实习。在学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的调查中,选择“有,但是不多”62.93%;“没有”33.62%;“有,而且很多”3.45%。其中选择“社会调查活动”65.52%;“公益项目或活动”32.76%。可见,高校中社工实习的机会应继续扩大。在前往专业机构实习的调查中,认为“没有,没有安排过”57.76%;“有,但只是少部分同学”25.86%;“有,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14.66%;“有,所有同学都有机会”1.72%。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没有安排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专业社工机构实习居多。这表明在专业实践模式中,大多数高校通过在社工实验室进行小组活动,或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缺乏去专业程度发达地区学习交流,也没有提供学生去专业实习机构实地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和专业机构的有效合作方面还需有待加强,毕竟在专业的社工机构进行培训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课堂知识和社会问题相结合运用。

  2.主观意愿

  调查显示,学生在表达与义工合作意愿度上,认为“非常愿意”41.38%;“比较愿意”39.66%;在自身参加社工机构的实习意愿上,认为“愿意,如果有机会,将积极响应参加”4.14%;“比较愿意,视情况而定,如果绝大多数同学参加也参加”19.83%。可见,无论是参加义工组织还是社工机构的服务,学生对实践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习的专业领域上,调查显示,选择“社区社工”39.66%,“学校社工”20.69%。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在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学习,并倾向于学校社工和社区社工,学校可加强在学校和社区上的教学内容,利用资源与社区协调实习服务,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地区选择上,选择“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75%,选择“中部地区,在一些发展起步较快的社会机构实习,学以致用”14.66%,选择“西部西区的”10.34%。可见,3/4的学生希望前往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例如广东、深圳、上海等专业社工较为发达地区,通过专业社工实习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不仅在相关义工组织或社会机构组织上表现积极,为将来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而努力学习,同时考虑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实践地区选择上更倾向于社工机构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社区工作。学校在此基础上可开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社会工作,扩大学生选择面,加强建立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让本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都缺乏了解。学生人数较少,学校重视程度和设施投资力度不足。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但教学手段单一。研究发现,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小。即使开设了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大都以理论教学方式完成,比如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缺乏针对性教学手段。第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使用不充分,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的真实需求。第四,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调查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有两问题:一是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安排目前所有学生在机构实习的要求;二是如何与实习基地建立起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如学校与社区等建立实习联系不密切,导致专业理论与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检验。第五,实践教学大多数是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公益项目,缺乏多样化方式。第六,从总体上说,目前高校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尽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为提升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需要学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可建立一个专业教室,以利于实务课程的课堂训练以及课外专业实践的操作。在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以及与实习机构联络时,也需要学院给予必要的匹配资金。

  第二,结合各校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相应教育部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但是各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和借鉴,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大多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典型表现就是理论教学太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实践。

  第三,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实验活动的前提条件,而软件设施的建设又是有效利用硬件设备和提高实验效果的必要条件。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切身体会和掌握助人过程中案主复杂的心理、情绪和态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只有这样,将来面向社会时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通过不断完善实验室各项制度建设,提高师生对开展专业实验的重视程度,使得实验室的利用率从零到有,从有到高。同时,扩大实验课程设置,在个案、团体等教育部规定必设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也适时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实务类的实验,使得学生以后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主时也能应付自如。加大资金投入量,实现社会工作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积极拓展类型多样的专业实习机构,实行交叉实习,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积极扩展类型多样的专业实习机构,例如形成街道办事处,青少年社工机构和社区服务等多元一体化格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提供条件。因此,需要学校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及部分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内容,实行机构见习、中期实习、毕业实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机构见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体验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服务对象、专业价值和伦理;中期实习旨在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习机构中运用知识、锻炼能力,进一步感受社工伦理、培养社工精神、巩固社工价值;毕业实习旨在全面、深入地进行社工实践活动,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通过和机构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实行交叉实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养能力。

  第五,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调查与毕业论文的指导。一方面,在社会调查方面,从入校起,就有必要积极动员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参与这些调查,不仅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另外,还可定期组织学生去社会福利院、监狱等机构参观,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由于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少,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查阅资料的需要。因而,在论文的选题上显得捉襟见肘,大多数高校学生都选择以理论研究为主。为此,可在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选题,尤其要动员学生挖掘各种资源,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尽量选择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实践能力提升取向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取向 实践 能力 高校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