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财政研究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06

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概述

   1、事业单位的概念及经济运行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不具有社会生产能力和国家管理职能,在事业活动中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根据国家社会发展计划直接或间接地为促进社会进步、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同时它又是物质产品的消费部门,因而其消费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性耗费。

   2、事业单位成本与成本核算的含义及其主要功能

   事业单位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被称为“事业成本”,它是衡量一定时期成本管理水平、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费用归集和分配标准,并根据其事业活动开展的需要确定成本核算内容及项目。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事业单位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通过成本核算可为单位领导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费用开支依据,为单位正确确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奠定基础,并为控制费用开支水平,寻求降低事业经费支出途径,总结经验,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挖掘潜力提供信息;通过成本核算还可以监督单位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减少损失;通过成本核算也可以正确确定某项收支活动的所得与所失。

   3、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其所有的管理开支都来自国家拨款,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消费模式,在其日常管理中实现以少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要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管理。

   其次,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职能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满足个人需要和一部分准公共需要,而非盈利性经济活动则是通过费用与所得的比较,体现工作成本的高低,因而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核算,了解资源消耗情况,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最后,考察事业单位的业绩并不是从经济收益方面去分析,而是以社会效益作为其效能的衡量标准。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各单位要努力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增收节支,增强本单位的经费自给能力,就必须增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总而言之,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对提高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与会计人员成本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基本开支主要由政府包办,财政支出主要由政府进行资金投入,这使得事业单位成为政府很典型的附属物,部分事业单位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低效运行,不计成本,不考虑效益。这使得事业单位职工缺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一些事业单位管理者甚至财务人员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本身也抱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事业单位不同于私企,不必要应对市场竞争,不需要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多此一举,另外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事业单位上级和财务部门负责。这种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危机感的情况,导致事业单位损失浪费严重。

   2、收付实现制带来的诸多问题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逐步提升,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的弊端和不足日益突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虽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自己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作为本期的收入,但当期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资产和负债反映不确切,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尤其是跨期事项;不能将收入与成本费用合理有效进行配比,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耗费;用失真的成本信息用于评价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果将产生偏差,使得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披露、预算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财务状况指标的计量等也变得难以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效能,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事业单位实行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能避免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失效且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3、预算控制薄弱,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对资金缺乏有效的控制

   近年来,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增长过快,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一是事业单位虽说是一个以生产无形产品为主的特殊的生产部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区域不断扩大,自然费用开支也就随之增加。二是生产规模扩大,项目机构设置增加,管理人员增多,各种费用膨胀。三是计提养老、住房等其它附加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主观上:一是事业单位没有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和财务收支状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单位本年度各项收支的预算数,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方面的科学性不够,预算不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资金使用的时候支出控制不到位,超支现象严重,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区分开来,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时重拨款轻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二是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缺少严格的制约标准,也没有制定事后问责机制,最终造成经费超支挤占项目资金的行为愈演愈烈。三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大,使折旧费、材料消耗、修理费增加。    三、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1、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引入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单位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单位营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事业单位有必要根据其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制定一套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会计科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原材料等消耗定额,以及设备利用、资金占用和费用开支等定额,并及时检查和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健全单位内部计划价格制度。这样既能正确计算事业单位成本,又符合成本管理要求,把成本浪费制止在源头,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同时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成本控制目标。

   2、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目标成本法

   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针对未来的目标,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于事前做全面的分析考察,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相结合,健全各种消耗定额,将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活动,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将大量无效作业、无谓成本的耗费避免于单位运营前。

   3、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

   首先,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资金能力和发展需求,统筹预算安排,充分掌握单位内部不同业务的实际资金需求,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明细,做到既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又能兼顾长期发展,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其次,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收支两条线制度、集中支付制度,严格执行预算编排。再者,事业单位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划分单位正常经费与专项资金,分开明细账目核算,力争落实专项拨款,做到专项资金来源清晰,去向明确,减少挪用、滥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同时加强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以保证专项资金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建立项目库,优化项目申报、编制、审核工作。事业单位在编制项目时,要结合本单位业务发展需求,严格把守各项程序,做好立项、实践调研、项目可行性论证等具体环节工作,报与上级部门并接受上级部门审核。审核批准之后,项目实行单位要依据下达的项目预算做好项目明细编制,严格执行预算,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支出规模,节约预算成本。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检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定财务开支的审批权限,对于每项开支要做到有计划开支,合理调配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各项财务收支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搞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既能提高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总之,进行成本核算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措施,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效率 财政 资金 如何
最新财政研究论文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对策探讨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
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绩效
江苏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探析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
剖析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相关问题思
财政补贴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机制
热门财政研究论文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税收流失问题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分析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关于扩大内需的讨论综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论市场经济下的依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