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07

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戏之一,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却与美国相差甚远。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而我国的城镇化率在2014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只有54.8%,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则只有35.9%,这之间相差的18.9%就是农民工,而且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高低不均、“伪城镇化”、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张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压力巨大,要想在此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就必须担负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新型城镇化”是党在十八大明确提出的概念,那么何为“新型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改变过去只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局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无疑是重中之重。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所以,找出产生困境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当务之急。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网点也越来越多。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也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1、金融供需矛盾

   资金的供给不足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障碍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地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城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导致农村资金匮乏。而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的地区却恰恰是资金外流严重的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规模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工程大都是公共产品,体现的是社会价值,不存在回报盈利的问题,而现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仍是以盈利为主,两者恰恰相反,相互制约,使城镇化进程在建设初期就受到资金不足的阻碍,致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缓慢。不言而喻,由于长期存在供需不足,在农业生产上的资金支持都无法保障,更不用说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保障了。资金需求不足也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在剧烈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民的投资首先要考虑经济利益,但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一直都是处于弱质微利状态,很难激发农民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农业得不到投资,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更加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2、农村金融支持不能适应新的城镇化投资发展需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供需的矛盾,而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职能上,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粮、棉、油收购的贷款等,承载的业务与作用单一,无法从事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不但没有大量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反而存在将大量资金用于非农领域的现象。农村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目前来说都没有合法化,制度也不健全。虽然民间金融组织比正规的金融组织灵活,但是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指导,而且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一直受到正规金融组织的排挤,使其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尽管民间资金额巨大,但是由于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金融产品贫乏,业务单一,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能性也不大。总的来说,我国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制经济结构,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也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金融的管理更是严重落后于城市,这对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存在金融服务空白从而限制新型城镇化发展

   金融服务网点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能够协调全面开展。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网点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服务需求少,难以支撑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撤并现象严重。现在大部分乡镇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两种金融服务网点,邮政储蓄所是只吸纳存款,不发放贷款,这使得农村贫困地区支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仍有大量的资金空白,造成恶性循环。

   4、农业保险的发展滞后放缓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国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于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些农民更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很小,没有认识到农业保险的办理是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另外,一般的保险机构都在县级地区,农村地区没有保险服务网点,遇到自然灾害后,保险机构的服务态度差,理赔周期长,使农民投保意愿下降,而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风险大等特点,使得农业保险索赔率高、回报率低,政策保障和法律基础薄弱,导致2015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持续下滑,从而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应紧张的局面,放缓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的唯一选择。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还表现在结构上。所以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农业保险体系,不但要尽快研究对保险的专门立法,而且要为农业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尽快研究出台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减免相关税费,提供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服务。其次要对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合理规范化管理,允许领取执照并开展金融服务业务,而且要能够进行农村非正式金融替代品的开发和管理。引导农村人口选择新的投资渠道(如债券、股票、基金),盘活农村剩余资金,有力地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

   2、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有利于金融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会降低农村金融交易费用。首先要加强农村的诚信教育,对农民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之风,把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要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公共平台建立一个对不良信用的惩罚机制,由此促进农村良好信用环境的快速形成。当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消除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单靠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难以满足建设规程中庞大的资金需求。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三大经济职能,通过政府的合理调控,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需求。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加强执行中国银监会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权,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创新发展与完善。政府还应依法行政,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化的程度。县级政府也应该建立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软环境,强化社会信用维护制度,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和农村新闻媒体等参加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网,实现社会信用资源共享。

   4、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改变金融服务观念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农村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发放的贷款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生产性借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生活贷款将增加,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创新和扩展个人信贷委托业务。另外,由于农户的基本文化水平不高,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往来还是停留在“柜台式”的,这极为不便,而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网络、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要推进小额支付系统的应用,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化支付提供的多层次、低成本的支付结算服务。增强农村信用社结算服务,改善农村用卡环境,着力推进非现金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方便办理农户结算。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给中国农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建制、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的完整与均衡才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资金来源的根源。只有如此,才能让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新型城镇化视角看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角 城镇 困境 对策 新型 农村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