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09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42-03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第三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回顾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状况可以发现,中国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活动融合度快速提升,互联网金融迅速热胀。虽然近期随着P2P机构陆续“跑路”现象而显现冷却趋缓之势,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中实现了一道靓丽风景线是有目共睹的。淘宝网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每次“双十一”的购物狂潮,不断刷新销售纪录。“余额宝”是淘宝推出的理财产品,随后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相继推出。例如,易付宝、百付宝、快钱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具有起点低、操作简单、收益率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子团购网站参与进来。通过微信支付、我要买单等,就可以完成支付,操作简单,并且享受一定的优惠。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一种金融业的创新,自然具有回避监管、获取较高收益的性质。现行状况下,央行对互联网金融公司没有资本的要求,也不需要接受央行的监管。互联网金融虽然具有自身优势,但是存在的高风险管理问题被监管部门切实关注到。

  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支持和鼓励的态度非常明确,可是同时必须考虑到维护社会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者造成恰恰相反的影响结果,成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实施分业结果和机构监管下的难题。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其中强调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中国首次把互联网金融写入五年规划建议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实施了顶层设计。这将大大加快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金融以互联网为服务平台而进行的金融服务行为。但其内涵,绝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结合,而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精神相融合的一种新业务,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具有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正在快速渗透进传统金融业之中,冲击并改变着传统金融服务“封闭、差别、竞争、自利”的特点[1]。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让金融业务信息更相对对称,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以及降低成本等一系列特点。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比较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优劣势的比较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为流量和跨界,必将导致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创新。互联网的最大优点为便捷性,它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开放的,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实现任何距离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特点使互联网金融挑战现有的金融监管理念,冲击现有的规章制度,突破着现有的风险管理,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空间和领域[2]。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能够真正满足用户体验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客户的认可度。另外,交易成本更低,处理信息及时,支付方式便捷,灵活度相对较高,因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而传统金融关注的是服务竞争、价格竞争、产品标准化竞争,很难实现“客户至上,私人定制”式的特色服务。同时,受到成本高、利率定价机制不够灵活、针对性较差、间接与客户交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维系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能力较弱,因而传统金融客户被互联网金融争夺而流失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基于网络的创新媒介。与商业银行具有历史悠久、根基庞大、系统完善的特点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1)相对较短的经营时间、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较高;(2)累计成本相对较低;(3)未来可能有监管压力,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高的利息,其回报吸引力下降;(4)信息积累经验、管理经验不足,制约其长远发展。因此,从面前发展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作用不是轻易能被互联网金融替代的。

  (二)互联网金融现行功能分析

  金融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命脉,自然而然与巨大的利润预期相关联。人们寄希望于互联网金融能成为社会整体增益的推手,来解决传统金融所面临的普惠金融和金融创新乏力等一系列难题。但从实际的运行情况看,互联网金融还没有真正实现这一功能。其一,互联网金融没有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广大的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支持需要互联网金融至今无法满足,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服务对象。其二,互联网金融至今没有为社会带来低价格的金融产品。P2P网贷几乎成为了在线交易的民间“高利贷”行为,甚至比传统的金融产品价格还要高出很多。其三,平台之外的大量中小企业无法得到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是大数据信用评估与风险评估,它只能服务于交易平台上活跃的少数商家,不活跃的商家及新客户较难享受到低成本的该服务。其四,没有实质性金融创新。谢平等著的《互联网金融手册》中,把互联网金融体系划分为6种主要类型,(1)金融互联网化;(2)转移支付与第三方支付;(3)互联网货币;(4)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5)P2P网络贷款;(6)众筹融资[3]。从这6种互联网金融体系特征与传统融资方式比较来看,只有第6种众筹融资才是真正的金融创新,是依靠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创新创业。我国现阶段利用互联网众筹还没真正的开始,其他5种类型互联网金融体系只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做传统金融业务,没有质的变化。   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正在逐步弱化

  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主要职能便是作为资产融合与流通的媒介,目前正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全面挑战,并在商业竞争中逐步处于劣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采集难度大幅降低,同时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从而减少了商业银行对融资中介服务的需求。客户可以直接与互联网金融相接触,方便快捷,沟通方便,实现信息共享。其中介职能的核心是支付清算,一旦支付清算的职能被侵蚀,存贷业务亦可能“脱媒”而进行,银行的中介功能将受到重大的冲击。目前工行成立的网络融资中心就是通过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信贷业务完成的。数据显示,工行的网络融资总规模已达4 500亿元,这已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形成了真正的冲击。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领域主导地位形成冲击

  互联网支付通常采用无卡支付的方式,即消费者通过一个虚拟账户绑定一张或者多张银行卡来完成互联网支付。这样不仅提高了支付成功率,同时有效地节省时间,致使其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传统的网上银行要使用一定的介质,还需要登陆相关网站,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系数较大。现在大多数商家已经开通微信支付,只需要扫二维码便可完成支付。同时还有许多商家与团购网站合作,可以完全实现在线支付,做到不划卡实现消费,使得传统的POS也可以省略。如果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卡支付成为各支付企业和银行等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的重点,将会导致银行卡逐渐失去直接支付功能的优势地位。近来,电子货币以其发行成本低、速度快、易于个人网络清算、可实现货币的双向流通等特点,冲击着传统货币的概念。

  (三)众筹融资对商业银行传统融资方式形成冲击

  众筹即大众筹资,是利用网络良好的传播性,向网络投资人募集资金的金融模式。它起源于美国,已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快速播散[2]。众筹模式有其许多自身的优势特点,如开放式的选择性,信息的相对对称性,信用鉴定、项目核实有互联网的强大支撑空间等。“众筹”由发起人(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支持者(有资金缺项目的人)、中介平台(互联网平台)组成。它进入门槛低、项目多样性、参与投资者众多,是依靠社会的力量推动创新、创业[4]。相比传统金融业和渠道而言,更易受中小微企业的青睐,也更符合其发展模式和刚性需求。未来,众筹模式将会成为项目融资的重要方式,会逐渐侵占传统金融融资的领域,让本已充满竞争的金融业生存环境更加艰难。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产生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促使金融行业进入新的时代。它交易成本低、处理信息及时、支付方式便捷、灵活度相对较高的特点,直接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优势,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群体,颠覆了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收入。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能有效解决个人投资收益率不高及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快速集聚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种与客户互利的商业模式,会使商业银行失去大量的客户,压缩利差空间,造成商业银行利润的下滑。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放开和信贷规模的约束,导致商业银行既要提高存款利率留住客户,又要降低贷款利率、有效节约成本、缩减开支,才能持续经营,因此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用情感连接维护好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

  互联网金融也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也好,办理业务,赚取利润只是一种企业行为表象,那一系列的数字干巴巴无血、无肉,毫无情感。互联网金融的去中介化,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及对称,操作流程简单快捷。但是其运营模式大大消减掉了有效的人际互动,机械的行为时间长久了就会耗损人们的心理资本,让人们更加需求情感的互动。保养好客户的心理感受,就会增加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进而更坚实地留下客户。

  (二)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其能满足客户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同时操作流程简单快捷。这些优势给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客户资源流失的威胁。商业银行要从过去自我视角下的重布局、重产品的渠道建设策略转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将满足客户个性需求、提供优质体验作为核心目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改善业务流程等,同时加快转变服务意识,摒弃原有的推销式经营模式。要提供更友好的网上银行视图和操作方式,创造和引导客户的登录、使用需求,并形成重复使用习惯;要将移动终端视为延伸柜台,大力拓展移动终端覆盖面,加快手机支付对银行卡交易的替代,营造无钞、无卡的交易场景,使得银行产品随时随地可视可用,真正成为客户身边的银行。

  (三)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商业银行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目前已经开始了混业经营。互联网+及大数据平台快速被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大量各种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为一个战略决策问题[5]。互联网金融领域是融合了金融、通讯、IT等多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懂互联网,还要懂金融,更要懂得如何将二者更好融合。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便是关于人才的竞争。商业银行既要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复合性人才有所偏重,不能单一进行选拔,要综合考虑其能力,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并定期到有关高校进行再培训教育,同时也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加大对员工互补专业知识的培训,轮岗学习,发挥其自身优势。要努力培育一支既能开展市场营销,又懂得经营管理,同时还懂得网络程序设计和运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增添活力及做好复合性人才储备。

  (四)用整合的模式实现共赢的结果   在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是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双方应取长补短,谋求合作共羸[6]。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其最大的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同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合作,研发出更多的适合银行的软件系统,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客户的个人信息与交易信息,而商业银行则具有历史悠久、资本雄厚、物理网点多、客户基础广泛的特点,双方应该将线下的客户数据与线上的动态数据相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结语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同互联网金融企业激烈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商业银行承受着互联网金融对其冲击,因此,必须做出战略转型。商业银行应当认真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契机,主动吸收其精华,加强自身建设,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人才培养,同时加强合作,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走向融合或优势互补,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互联网 我国 影响 银行 互联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