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探究论文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20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探究

  1 监督的内涵

  什么是监督?《辞海》载明:监督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督查军事。《后汉书.荀??传》:“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第二种中涵义是旧时官名,如清代设十三仓监督、崇文门左右翼监督。清末新办学堂亦设监督。第三种涵义是监察督促。

  本文所指的监督即是此种涵义,是指纪检监察部门对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再巡视、再检查。《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纪检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对监察机关如何履行再监督职能均有规定。从法理角度讲,纪检监察机关的角色定位、职责界限清晰明确,其职责是以人为中心,对监督和监察对象履行公职情况实施再监督、再检查,所扮演的是专门监督、纪律保障的角色。

  2 十八大以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现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形成了风清气正、谋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十八大以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多以过程监督为主,十八大以后,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纪检监察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国有企业转变监督方式指明了方向,但具体怎样监督才能实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二)监督队伍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提升。有些国企的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对学习抓得不紧,思想觉悟平平,业务素质不强,怕得罪人,老好人思想严重,工作没有活力、没有创新,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深度不够,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意识不强,因而难以摆正自身的位置,工作处于被动徘徊状态,致使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付一般性事务上,没有有效地把监督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出现“两张皮”现象。此外,部分纪检监察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深入调查研究,还有些纪检监察干部“怕”字当头,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上级怕丢乌纱,致使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造成监督约束力不强。

  3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依据、内容、方法和程序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积极探索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明确监督内容和程序,依纪依规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一)监督的依据

  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必须做到有据可依,监督的依据有三个层面:

  第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了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负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等五项职责。

  第二是党规党纪。如《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纪委三大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

  第三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条规,结合实际制定的、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的行为规则,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工作的依据。

  (二)监督的内容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必须抓早抓小,从预防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针对以下内容开展监督检查:

  1、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执行情况;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党规党纪、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

  2、中央、上级单位和企业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以及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情况。重点监督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

  3、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情况。重点监督检查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职工大会(职代会)对企业民主决策履行监督情况。

  4、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情况。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在生产运营、研发管理、财务人事等方面有无违规操作管理、玩忽职守,造成严重人身安全、产品质量、设备损坏(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行为;有无违反销售政策、财经纪律、人事管理规定,使企业利益和效益严重受损的行为。。

  (三)监督的方法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旋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明确监督工作程序,在“再监督再检查”上下功夫,以监督责任的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也不例外。

  1、建立监督管理制度,明确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督职责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再监督职能,使监督工作有据可依。

  2、改变以往全程一线监督的方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特别是监管职责的监督上,倒逼职能部门强化监督意识和监督职责。

  一是根据《中纪委印发〈若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纪发[2011]42号)规定,纪检监察部门应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抓住廉洁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自我防控。职能部门结合业务流程,以岗位为基础认真梳理廉洁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风险预警指标,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其嵌入业务流程,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同时,职能部门定期对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检查,对风险点和防控措施进行动态更新管理。   二是指导职能部门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问责清单”三项清单制度,抓住关键节点实施再监督。

  首先亮出“责任清单”,明确主责部门“必须为”。详细梳理过去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的应由各职能部门承担的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管工作,比如公务用车、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台账管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方面的监督要求,形成“责任清单”,明确监管目标、内容和标准,让职能部门把自我监督责任担起来,切实落实“一岗双责”。

  其次摆出“问题清单”,防止职能部门“怠作为”。要求职能部门对照“责任清单”开展常态化、过程性的监督检查,发现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整改纠正或给予一定处罚,整改或处罚到位方可动态销号。纪检监察部门同时依据“问题清单”跟踪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凡发现职能部门怠于履职的,通过监察建议书等形式,及时予以纠正。

  最后列出“问责清单”,严查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对职能部门移交的需由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的问题和跟踪发现职能部门存在履责不力、瞒报袒护等问题的,形成“问责清单”,由纪检监察部门实施问责追究。

  3、纪检监察部门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检查方式,狠抓再监督再检查。

  一是实行综合式监督,改变过去的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做法,综合运用效能监察、专项检查、专项治理等方式,加强对监督对象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其主动向监督部门报告自身廉洁自律情况,抓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并积极支持监督部门行使监督职能。

  二是采用问题导向式监督。结合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从有关渠道掌握的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对涉及单位,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监督检查,通过查阅资料,谈话走访等形式,多方面分析存在问题,并据此要求主责单位制定措施追踪整改,防范廉洁风险。

  三是实行调查式监督。对已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要认真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查找相关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责任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止违纪违规现象的再生。

  (四)监督的程序

  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日常的监督程序应包括以下几步:

  1、选题立项。结合企业营管理活动的重点、难点,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选题立项,开展单项或者综合事项的监督检查。

  2、实施准备。

  一是收集整理与监察项目有关的法规制度,了解立项背景、依据、原始数据记录等,理清监督对象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岗位权限。

  二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准主要监察点,印发监察通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察目的、要求、方法步骤。

  三是成立监督检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成员以纪检监察人员为主,相关部门派人参加。根据需要,可聘请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参加。

  3、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4、向监督对象通报、反馈监督检查情况,听取其意见,并予以确认;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将双方意见如实上报。

  5、会同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研究提出监察建议或决定的意见,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6、监督检查结束后,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拟定监督检查总结报告,并报批准立项机构审批。报告内容须包括监督检查依据、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监察建议或决定等。

  7、纪检监察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需要追究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法律责任的问题,按权限报批后,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需要进行监察处理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达监察建议或监察处分决定。

  8、纪检监察部门对监察建议或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整改意见的落实,确保工作闭环,并将整改落实情况通报有关管理部门。

  9、归档监督检查过程资料。归档材料包括实施方案、监察建议书或决定书、工作总结、整改落实情况支撑材料等资料。

  4 提升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效率和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指导和监督,规避同体监督的弊端。

  《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印发,实现了中央纪委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监督全覆盖。派驻纪检组的进驻效果明显,一些过去常年没有案件的单位实现了零的突破;对有的单位处理不到位的问题线索,纪检组重新审查、处理,在原单位引起强烈反响。有的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不仅更加谨言慎行,有的还主动要求纪检组去监督。然而,这一重大突破只是中央一级层面的,目前很多国企的纪检监察部门都是单位内设机构,纪检监察人员都是本单位人员,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单位影响很大,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因此要保证监督的独立、公正、效果,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变,自上而下,逐渐改变同体监督的机制弊端。

  (二)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履行好监督职责,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作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心存敬畏,带头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2、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中国共产党章程党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流程。

  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证。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以及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归类和特点。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强化学习和培训。   首先要加强党的理论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要发扬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党的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优良传统和作风等。强化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按照中央的部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加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国家和上级的相关纪检监察法规、制度。

  再次要结合实际,学习企业内部的业务知识,熟悉企业规章制度,了解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为监督检查打好基础。

  3、要把好进人关。

  把好进人关,是建设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的源头和基础性工作。要从纪检监察工作的长远建设出发,从纪检监察干部的入口抓起,从严选拔任用干部。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察、培养、选拔任用上,严格控制不具备纪检监察干部基本素质的人员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要及时发现并使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要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管理四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信仰和执纪权威性。

  一是提升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的地位。强化双重领导体制,从党内和行政法规上明确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受所在企业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共同领导,且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为主。二是企业纪委主要负责人进入企业领导班子,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内设机构负责人的职级应不低于,甚至略高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级,其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应与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干部相同。

  5、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和考核,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执行力。

  监督检查机制能否发挥作用,关键要看执行不执行,执行的效果怎么样。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和部门的考核,建立专门的纪检监察干部考核办法,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

  总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必须从监督的设计和执行层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配备精干、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狠抓监督机制运行,抓早抓小、常抓抓长,才能发挥再监督作用,实现有效预防腐败。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监督工作 纪检监察 纪检 国有企业 监察 国有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