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论文

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05

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70 ― 03

  1979年《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出版,引起了国际政治理论界的轰动。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理论》已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著。而该书也使其作者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 Waltz)赢得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的地位。〔1〕全面了解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对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国际政治中一些重要现象。本文将阐述《国际政治理论》的假设、观点与推论,并选取针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最具代表性又最具争议的批判进行归纳并做出回应。

  一、假设、观点与推论

  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建立起一个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沃尔兹首先在第一章对规律与理论进行区分,界定了理论的含义并明确了建构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到第四章则对一些流行的传统主义理论以及系统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犯了还原主义的错误。第五章到第六章沃尔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系统理论,而在该书的最后三章,将这一系统理论运用到经济、军事和国际事务管理中。下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假设与观点,并集中解释为什么沃尔兹忽略国家、个人两个层次,而着重关注国际系统层次作为其建构理论的基础这一问题。

  (一)前提假设

  结构现实主义的最重要假设便是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这也是现实主义者的一个共同假设。这一假设主要吸收了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和约翰?赫兹所提出的“安全困境”的概念。正是在这一假设下,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的自助系统中,国家间关系的本质是对抗与竞争,合作很难达成。首先,国际无政府状态解释了为什么单元层次因素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但战争和冲突的发生仍然同主权国家的存在有关;其次,国际无政府状态揭示了为什么国家的对外政策不能以普世的道义原则为基础,而必须以维护国家在国际权力分布结构中的相对实力地位为首要出发点的根本原因。〔2〕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假设是沃尔兹在体系层次上筛除国家与个人因素,而只关注国际因素的基础。

  (二)体系层次

  采用还原法来建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是沃尔兹大加批判之处。所谓还原法,其实质就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只关注单元层次的因素。由于沃尔兹想要建立的是关于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因此他强调“研究的是在国际层次上,而不是在国家层次或个人(人性)层次上起作用的力量”。〔3〕虽然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不同地区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但国际政治仍然保持着高度的恒定,相同的事件(比如战争)无休止地重复发生。因此,单单从个人或国家的单元层次来寻找解释国际政治的原因是不足的,在此之上必然存在“某种能够影响结果的约束力量”。“这一约束力量可对所有自变量施加作用,而且随着系统的变化,其作用方式也随之变化”。〔4〕这是沃尔兹在建构理论时去除了国家和个人两个层次的因素,而单单保留国际层次因素的最主要原因。

  (三)结构概念

  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系统内包含两个要素。从一个层次来说,系统包括一系列互动的单元;从另一层次,也就是在国际层次上,系统包括一个结构。系统的结构便是充当了约束性和分配性的因素,在各单元行为体的互动中产生,又对单元层次的行为产生约束。结构概念的明确界定可谓是结构现实主义最突出的成果。沃尔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结构进行了界定:国家在系统中的排列原则、不同单元的特定功能(在无政府状态的系统中,由于该系统是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其功能具有同一性,因此这一标准不具有意义)、单元间能力的分配。在这样一种界定下的结构是一种选择器,而非行为体。结构通过奖励某些行为,同时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来进行选择。结构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某种结果,而是间接地影响系统内的行为。

  以上是从理论假设、研究层次、分析架构这几大重要层面概述了结构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为构建起一个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单独挑出国际系统层次作为其建构理论的基础。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其巨大的解释魅力,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可谓是为国际政治理论界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第一,在现实主义发展方面,结构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既一脉相承又更为严密。沃尔兹用结构要素弥补了传统现实主义在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阐述上的模糊性;用安全取代权力最大化作为国家追求的目标。第二,在理论建构方面,沃尔兹借鉴了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第一次将结构这一体系层次因素同国家和个人的单元层次分离开来,从而建立起一个高度简洁、科学的系统理论,以解释国际政治中具有连续性的现象。作为一个极富批判精神的开创者,沃尔兹对传统的还原法、行为主义进行了批判,从而推动了国际政治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第三,在政策指导方面,尽管沃尔兹并不致力于构建外交政策理论,但结构现实主义为国家的行为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图景。只要美国仍然以增强国家实力与影响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结构现实主义无疑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   自《国际政治理论》问世以来,其受到的批判之声可与赞美之声相较。由于学者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批判的种类之多难以在本文全部阐述。因此,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又最具争议的针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高度简约型的批判进行归纳并做出回应。另外,笔者按照主流与非主流理论的批判进行分类,并将主要阐述更具影响力的主流理论批判及其发展趋势。

  (一)针对理论高度简约性的批判与回应

  第一,结构现实主义的解释力有限,它无法对国际政治中特别是外交政策中的许多现象做出解释以及预测,尤其是对于冷战结束的预测失败。

  这类批评是出于对系统理论功能的模糊不清。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系统理论解释的是经常发生和重复出现的现象;它解释的是跨系统的变化,而非系统内部的变化。由此,沃尔兹将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政策理论严格区分。外交政策理论是国家层次的理论。它预期不同的政治实体将如何因应外部的压力。而国际政治理论只是对国家外交政策的某些方面做出解释,它告诉我们各国政策必须应对的国际环境是什么。因此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不要求对国际政治现实的解释与预测面面俱到,而追求一种高度的宏观化、简洁性,相信现实不会与理论一致,理论越是远离现实,越是精简越具有解释力。

  第二,在建构国际政治理论时,只将国家,尤其是大国作为单元行为体,而忽略个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的作用。这类批评主要由新自由主义学者提出。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 Nye)认为,国家不是唯一的行为体,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都是重要的行为体,现代国家权威的非中心化导致国家之间“多渠道接近”。〔5〕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兹建构其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承认国家不是而且从来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但是界定结构的不能是活跃于其中的所有行为体,只能是主要行为体。这其中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国家是构成国际政治分析单位的合适单位?第二,在各类国家中,为什么建立国际政治的普遍理论必然要以大国为基础,而非小国?对于第一个问题,沃尔兹解释道,首先,国家的存在相当稳定,消亡率低。其次,尽管非国家行为体的活跃程度与影响日益上升,但其实力仍不能与国家相匹敌,更不必说超过大国。再次,由于每个国家都拥有主权,即在处理内外事务上拥有自主性,因而国家是一种同类单元。〔6〕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沃尔兹则简洁地指出,主要行为体的行为以及互动对所有国家或公司命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次要行为体的影响。由此,对于两个问题的回答,沃尔兹将其他行为体全部筛除,只留下国家作为研究的唯一单元行为体。

  以上的几类批判其实可以总结为对于结构现实主义过于简洁的一种批判。由于沃尔兹追求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高度简约性与科学性,他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体系层次,忽略了来自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因素,因而难以“面面俱到”。针对以上的批判,笔者认为,国际政治学界应鼓励多种理论的存在与发展,不同种类的理论关注不同的研究领域,致力于不同的解释目标,不应对某一理论过分苛求。而在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层次)与外交政策理论(次体系层次)的分类方面,笔者认同沃尔兹的区分。这样既有利于追求国际政治理论的科学性、简约性,也能兼顾对于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因素的研究,从而实现国际政治理论界多种源流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繁荣盛况。

  (二)主流理论的批判与发展趋势

  综合国际政治学界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来自非主流理论的批判,第二类是来自主流理论的批判。非主流理论的批判集中表现为第一部分中所归纳的几类批判。笔者认为非主流理论不能与之对垒,原因在于大多数非主流理论只是从次体系层次出发,与结构现实主义的体系理论建构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对此,新自由主义学者也承认非主流理论提出的深刻见解,但基本上把非主流理论称之为“非客观的”和“非科学的”。因此,主流理论学者对这类批评不予重视,也很少做出回应。〔7〕

  来自主流理论的批判主要集中于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理论流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在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展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欧汉和奈的理论与结构现实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以现实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去构建国际体制变迁的结构模型”,试图提高结构现实主义解释国际体制变迁的能力。〔8〕从两人加以改造后的“结构研究计划”来看,他们同样致力于发展一个高度简约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在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核心争论上,遵从了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体仍然是国家这一假定,只不过更加强调非国家行为体、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跨国家的和跨政府的关系。由此可见,新自由制度主义对结构现实主义的批判,显示出二者在某些方面逐步走向趋同的趋势。其重要意义更多的在于承认结构现实主义的合理部分,同时促进了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建构主义进入国际政治的主流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打破了之前国际政治学界关于无政府状态先定的理论,因此建构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围绕因果关系和建构关系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如果系统结构从一开始便是自定义的东西,它是不会产生动因的”。〔9〕这一新的批判与之前学界的各种批判呈现大不同的态势,也为国际政治理论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结论

  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沃尔兹通过批判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的不足之处,建构了一种比早期现实主义者更为严密的国际政治理论。在将单位层次同结构要素(体系层次)严格区分的同时,也指出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同时,沃尔兹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检验,并提出了两极稳定论的推论。正是由于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开天辟地的创新研究,赞美与批评并存,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竞相向结构现实主义发起了挑战。必须承认的是,结构现实主义也存在自身的弱点。作为一种理论,不能要求其在解释和预测的能力上面面俱到。批评本身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推动国际政治理论的不断发展。   事实上,现实主义者并没有让我们失望。面对各类批评与国际新形势的变化,沃尔兹在冷战后对结构现实主义做出了一定的捍卫与修正。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复合式相互依赖理论,沃尔兹承认了相互依存促进和平的作用,但仍然坚持相互依存会导致战争的消极一面。由于相互依存具有不对称性,依赖性弱的一方有可能对另一方施加更多的影响,这导致每个国家倾向于减少本国对别国的依赖。〔10〕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 Gilpin)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leberger)在继承结构现实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了“霸权稳定论”,对经济对国际政治的重要影响、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紧密联系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论述〔11〕,弥补了结构现实主义在世界经济及其变化方面论述的缺失。

  总的来说,结构现实主义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理论的系统解释力上,他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学者甚至是任何一位国际政治学者,推动了国际政治学界的思想碰撞与创新。正如罗伯特?杰维斯所评价的,“他(沃尔兹)的理论,在政治科学研究上开辟了令人激动的领域,对于我们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国际政治 理论 政治 国际 系统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