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思考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0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思考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德育渗透是政治历史以及语文等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新课改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也要融入德育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1.整体性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德育显得格外重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模型方法和理性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条理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拥有良好数学思维,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能抓住事物本质,依照客观规律处理问题。

  2.深刻性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 很难立刻收到功效,只有进行长期的熏陶,才能够见到效果。与此同时,由于数学学习的特点,德育渗透的功效不会轻易弱化,而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例如,在讲解计算题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题和计算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书写要整洁、规范,借此引导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学习态度。但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加强日常教学中的思想渗透。

  3.制约性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一方面,数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会制约德育渗透内容;另一方面,数学教学的过程会制约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教材是培养智育以及德育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果教学内容脱离了教材,那么智育和德育就无法顺利实施。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以认知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中心,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初中阶段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将德育有机地渗透进智育中,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教学目标。

  4.隐蔽性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备隐蔽性特点,指的就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将德育寓于课堂教学中,将智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探究图形的平移规律时,要注意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深入挖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比较强,不喜欢听老师说教,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和健康成长。

  二、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1.重点原则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德育渗透素材,这些素材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但是,要提高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就要遵循重点学习原则。所谓重点学习原则,指的就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重点,每一节课提出一个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观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抓住德育渗透的重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德育渗透,加深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色彩,提高教学效果。

  2.适度原则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要遵循适度原则。德育渗透的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将正确的观点、思想等传递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教育。但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性,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具有的依附性特点,避免牵强附会、政治标签以及形式主义。与此同时,还要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分清楚主次,不要将数学课变成了政治课。

  3.量力原则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初中生的生理特征、思维水平、心理特征以及认知基础为依据进行德育渗透,在选择德育素材时,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的能力提高以及正确思想的形成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依照同一个发展模式。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不仅要进行共同教育,使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还要依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教育,将共同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4.情感原则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发挥情感的效应作用。青春期的学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烦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并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用心领悟,获得启迪,感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三、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时宜

  在新课改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有些教师急于求成,为了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不顾时间场合,也不注意德育渗透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有无联系,急于进行德育渗透。这样做破坏了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还影响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2.形而上学

  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生产、效率问题;会遇到价格、成本问题;会遇到速度、时间问题……这些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是矛盾统一对立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单纯从数学角度去看待。学生如果从计算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得到的仅仅是理论性的东西,是片面的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纠正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纠正学生思想中的片面性,不要让学生形成形而上学观念,片面地考虑问题。

  四、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料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包含很多数学史料,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深入挖掘数学史料中蕴含的潜在德育因素,在分析过程中贯穿德育。例如,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篇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文章:陈景润先生在身患疾病、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数学研究,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学习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养成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钻研精神。除此之外,还可以以教材中的数学史料为重点,介绍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据材料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包含许多能够反映我国的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数据,有很多描述我国生产发展以及工业生产的内容。例如,在华师大版的七年级数学教材中,在讲解数据搜集及表示的相关内容时,就引用了《经济日报》的报道内容,列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数据,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统计表和统计图。学生通过比对数据,可了解我国的经济变化趋势,从而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通过情境创设进行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生活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将探索性、直观性、定向性以及高效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情境的生命力。通过情境创设,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使学生由感性认识的层面提升至理性认识层面,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德育的渗透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例如,在学习“圆”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实际应用,可以使用电脑软件将“神舟六号”火箭的升空过程制作成视频,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自己的德育意识,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和数据材料,加强情景创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德育与智育结合起来。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教学 德育 初中 数学 教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