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论文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0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1.“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自于“微文化传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延伸,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成果。“微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被动接受文化的情况,提升了人们的自我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以影响。在这种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微文化传播”为契机,将“微文化传播”服务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现实背景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从而将“微文化传播”作为当今社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1]

  2.“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功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进入到人与网络共存发展状态,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推动高校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下,高校学生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使用者,更是数字化便利的体验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微载体”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其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方式,将高校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对高校政治教育有着极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运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舞台,“微载体”的运用,给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其本身精炼的内容与快捷的传播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符合高校学生的“口味”,对高校政治教育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2]

  3.“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考

  (1)端正思想,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当今形势下,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的从业者认为,以“微文化传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新载体是“小打小闹”,是赶时髦。也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视“微文化传播”为洪水猛兽,认为其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的建设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表示欢迎“微文化传播”成为思想政治的新载体,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结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开创新的政治教育方法,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活动的展开。一方面,政治教育的展开要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全局谋划,以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

  (2)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的运用必将为高校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政治教育带来跨越式的大发展。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应以新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促进其本身发展。高校应本着明确导向、凝聚引领的方式使高校政治教育更有活力,以创新实践的方式提高“微载体”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

  (3)以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政治“微载体”虽然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其本身文化的多元化、观念的多样化也对学生的“三观”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制订一套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保障,以更好地促进其本身的发展。为了实现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虚拟环境,将“微文化传播”的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微文化传播”趋势的形成已不可阻挡,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微时代”背景下进行政治教育,并以“微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载体 背景 思想 政治 高校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