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析教育应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论文

浅析教育应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0

浅析教育应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对毕业生提出了更多样化、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积极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素质教育被提升到了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国内教育界掀起了各种改革思潮。在这些思潮中,有一种现象十分值得广大学者、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就是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出现了全面否定应试教育、轻视知识的思潮。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发展观,应该得到及时的纠正,即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肯定应试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差别仅在于两者的知识类型不同、知识范围不同等。而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以传授知识为导向的教育

  正因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所以,才会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轻视知识”的思潮以及对该思潮的反思。

  (1)应试教育以各类考试为导向,传授应付考试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被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缺乏灵活性,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等,和学生发展及社会需要脱节。评价应试教育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考试成绩的好坏,这样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造成的结果就是:①学生学得很累、很枯燥,为了应对考试而忽略对个人兴趣的培养。②教师教得很累。一方面,要按照上级部门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授;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不能为了教而教。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绩效、教学质量和收入水平等都和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就限制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自由发挥。③教育体系长期处于严格的行政监控之下,将知识传授、知识掌握错当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忽视学生本身的发展。

  (2)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但当前的教育政策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素质教育的推行举步维艰,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素质教育可以看做是应试教育的进化版,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但相对于应试教育,它具备以下优势:①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多地对知识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扩充,除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还增加了诸如艺术、绘画等兴趣课程,丰富了知识体系。②推行更加生动、灵活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谓“轻视知识”的思潮是个伪命题。因为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没有被轻视,反而是更被重视;所传授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还进一步得到了扩充和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导向的教育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育,重心都在“知识传授”,而不是关注学生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教育及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本身为导向,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不断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提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样的人不是单一向度发展的人,而是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是人格健全、个性丰满、全面发展的个人,也是能恰当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人,所以以塑造人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活动必须自觉地把塑造健全的人格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1)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进行差别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每个学生由于生物性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等,因此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而怎样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才能够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2)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密切关注与其生理发展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及发展问题,进行分阶段式的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各方面都在经历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成熟过程,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不适应,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以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出来,造成学生出现心理和精神困扰,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预防其中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应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并进行心理干预等。

  (3)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和教学活动来影响学生。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并通过以身作则来进一步影响学生,全面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最终获得完善的人格。

  (4)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咨询专家。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多心理健康老师都是由其他代课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没有配备应有的心理学专家等,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有名无实。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数量,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制度的建立、师资的配备、场地及设施的配置、课程的设计及开设等,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5)促进学校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和沟通体系,从学校管理层面来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该从上而下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部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管理层面来对学生施以优良的影响。在校园文化中,学校沟通体系的建立尤其值得重视,顺畅、有效的沟通体系对学校教学、学生发展,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育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引出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导向,从学生本身出发,进行学校管理、教学体系建设、课程设置等,最终培养出具备健康健全人格的学生。

浅析教育应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格 学生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