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1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9

  一、高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困境

  1.教学观念比较滞后

  由于各种内部与外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校的教学目的还是更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1]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等相关因素展开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然而就整体来看,其中还存在过度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2.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专业性与职业性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基础比较薄弱,实用性不突出,职业性不浓厚,创新性不明显。高校还缺少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提升学生创新素质。高校的理论课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公共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高,学科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专业特质与职业品格方面还缺乏有效性,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3.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提高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在学历、职称、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问题,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极为不利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与素质不够强;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缺乏,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甚微;还没有真正形成“事业留人、学术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软环境。[2]

  二、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路径

  1.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创新。事实上,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职业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课程设置时其专业覆盖面要宽广,基础要扎实,实用性要突出,职业性要浓厚,创新性要彰显。其次,民办高校要以增设创新教育课程为载体,大力开展与改进创新教育教学工作。要通过增设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训练,进一步对学生的创新潜力进行挖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最后,高校要进一步优化理论课程体系。

  2.优化高校师资队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教师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事实上,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民办高校教师结构,不断丰富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要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完善高校教学理念

  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既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思想,又要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文关怀理念。在牢固树立与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科学规范,精心策划,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把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作为其根本任务。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改革 创新型 人才培养 改革 高校 教学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