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平面媒体中的汉字艺术论文

平面媒体中的汉字艺术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9-11

平面媒体中的汉字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7-2-0017-03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优秀设计师无一不在文字设计上尽其所能。通过对现代字体的创意研究,笔者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平面设计的字体创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文化创意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要求我国的平面设计立足本民族汉字的固有特色,同时吸收西方文字设计的成功经验,为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创造更多机会。

  一、汉字艺术在平面媒体中的应用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汉字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设计之中,它不仅具有视觉冲击的效果,而且为设计的主题带来了全新的诠释方式,同时汉字本身也有着一定的设计性和设计感,甚至在有的时候还会成为广告画面的核心视觉要素。

  (一)表象装饰设计

  平面设计有众多的方式,其中表象装饰设计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种设计形式并不是需要有多少内在的含义,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具有创意的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设计需要注意字体的结构,在设计上需要有一种装饰美感,而且字体与图形之间要相互适应配合。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一是书法元素构成。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下,书法已不再局限于纸上,而是可以通过设计软件和各种书法软件来进行设计,使它在线条、色彩、结构、字体等方面进行自由的设计与组合,从而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如靳埭强的作品(图1),将汉字笔画提取,厚重有力的“一”与其他的笔画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一种创意,又能够给人全新的视觉冲击和感受。“自在”环保主题系列设计(图2),同样用书法表达了“行也自在”“坐也自在”“吃也自在”“玩也自在”的主题,整个作品行云流水、非常自然,既体现了书法飘逸自在的特点,又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二是图文混合构成。在一般的设计作品之中,都能够看到图形和文字,它们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平面设计中最主要的两种基本元素,而且两者在设计作品中相互配合,使得作品更加完美。一般来说,文字和图形两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结构形态和表意特征并不一样,但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能够将两者进行结合,文字可以用图形的形式进行表现,而图形同样可以变为文字,而且文字的内涵同样也可以通过图形的形式来呈现,这就是“读图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图文混合构成中,汉字和图形往往形成强烈对比。图3中的“竹”与“瓦”字,一部分依然是汉字的结构,而且两个字都是原来的框架,但是在表现的时候却用了一种实物,使得具象和抽象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图4是一个“古”字,但是它却以铅笔、玉佩和一横组成,体现了“古为今用”的主题。图5是一种动静的对比,外边的“门”是静的,而其中的“马”则是动的,合起来又是一个“闯”字,体现了一种“闯”劲的主题;图6是一种质感的对比,“干”字中间的钢钎,突出了“实干”的深圳精神,而质感的对比更是产生了视觉冲击。图7中的“玉石”以一横为连接,其中“石”中的“口”字以实物呈现,既形象又生动。

  三是文字图形化构成。文字图形化构成是当前平面设计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强调的是汉字或汉字笔画的审美功能,所以在这种设计中的汉字是经过变形、抽象等方法处理过的,其实际的意义并不是核心。但是在现在的平面设计中,虽然文字被处理成为图形,但是它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并没有消失,只是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在表现而已,甚至可以说在这种设计中,文字在夸张和形象的处理之后,变得更加有韵味和视觉冲击力,使它从单纯的文字变成一种设计的元素,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图8是台湾汉声出版的书籍封面设计,整个封面和封底被“有机”“自然”等字占据,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汉字并不是传统的写法,而是经过了设计和处理的,而且可以看到,它们要强调的并非是汉字本身,而是借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和特殊的结构形态,借助一定的设计和处理技术,来突出书中真正的主题。图9是一个“梦”字,它是日本设计师白木彰为残疾人大会设计的招贴,这个字同样是经过一定处理的,其中很多部分都是虚化的,这是字体本身的一种“残疾”,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象征,但同时这种表达方式又传达出了残疾人对成为健全人的无望的渴望,只有一字,便蕴含了众多的信息。

  四是中西文混合构成。近些年,“混搭”一词很火,并且不断更新着它的内涵,其运用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目前的平面设计领域中也受到了重视。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将不同的元素进行有机地整合,从而设计出新的风格和形态,使不同元素在基调、审美上达到和谐统一,让主题具有创意性。

  著名香港设计师陈幼坚(Alan Chan),一直都秉承着“无领域界限”的理念,将中西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图10以“我”字来表达“商业设计中的文化脉搏”的主题,作品的左边一竖用英文的“I”(即“我”意)替代,它既是“我”的意思,又用虚化来弱化自我意识,既不显得唐突,又让整个作品富于创意。

  五是解构或重组构成。“结构主义”(Construction)本是一种社会学方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逐渐衍生出了解构主义等理论。解构方法在分析图象的时候总是会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企图揭示它视觉、文化等层面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汉字的书写结构的独特性,使得它与解构主义理论能够很好地结合。在汉字设计过程中,运用解构主义对其“解码”,即根据汉字的结构进行拆分,使它原来的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再根据设计主题的要求,重新组合与构建,从而出现新的形态,表征新的意味。比如徐冰在华盛顿的沙可乐画廊(Arthur M.Sackler Gallery)“当代艺术展”的自述:“通常的文字是通过借意、表达及沟通来起作用。而我的‘文字’却是通过误导、混淆和阻碍来起着影响人们思维的作用……从而打开思维中更多的从未触碰过的空间,找回那些已被淡漠了的思维及认知的原点。”可以说通过解构之后,汉字有了新的生命力,它的结构、含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也与设计作品的主题、表现形式相融为一体。   六是象形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汉字最初的象形功能却逐渐淡化,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平面设计又要重新去发现汉字的这一特色,使得设计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象形在标志设计中一般可以分为部分形象和整体形象两种,所谓部分形象主要就是指整体框架不变,令文字的某一部分与其所表达的内涵相象。如图11就是一个部分形象的“拍”字,那一个锤子就是一种明显拍打的意思,而它同时又与拍卖行业的特征相同;所谓整体形象,指的就是整个字都是象形,它脱离了现在汉字的一般写法,而也其所表达的事物很像。

  (二)会意构成

  汉字中的会意字主要是在内涵上的一种体现,当然这种特征也能够被运用到当前的汉字设计之中,也就是用汉字来表达一字的个性化意象,将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融合,体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染力。会意字本身就是强调字的内在意思,所以在现代的汉字平面设计中,会意字设计的运用,最主要也就是为了体现在本字之外的那种意念和思想,不要求“形似”,但却必须要求“神似”,这样才能够使得创造的作品更加传神。会意构成设计与表象装饰设计两者虽然都为汉字设计的方法,但是它们却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重意,以抽象为主;而后者重形,以具象为主。但是两者都共同作用于平面设计之中。本次研究以具体的实例来对此进行分析。

  一是异形同构构成。异形同构构成方法即把不同含义、形象两类同构起来,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结构和写法,但是不同的字在意思上却存在相近的情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虽然两个字形象完全不同,结构也不同,但是出于对内在意思的考虑,也会选择将不同结构的字进行有机的组合,使它们在意思上形成相近或者相反的情况。比如王炳南的海报《去毒得寿》(图12)将“寿”字和“毒”字叠压在一起,旨在告诉我们毒与寿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近毒那么寿就会有损,而如果去毒,那么就会延寿。

  二是完形构成。完形心理学认为一个图形都会给我们一定的视觉效果,但是在不同的图形中这些效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视觉场中,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进行联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比如人对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会太多的关注和探究,但是对于陌生事情却很好奇,且很多人还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深入探究。在平面设计中同样是这样一个道理,一般来说在平面设计中一些完整的东西,会让受众产生惯性思维,甚至产生对完整依赖和审美疲劳。但是如果运用一些分散的元素,运用完形心理学理论,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进行联系,就会得到全新的认识,这对于设计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图13是一个“家”字,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它右侧边缘和大陆海岸线基本吻合,但是中间却用台湾地图来弥补了失去的笔画,所以人们会自觉将其补全,完形构成得到了运用,那种“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主题就自然流露出来。

  三是会意构成。会意构成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先写出汉字的基本框架,从而奠定它的基本结构,我们也能够知道它是什么字。然后是将它的两个及以上的部分用意象来表现,从而使这个字拥有了新的含义,这样它的意思就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在设计中能够得到很好地运用。比如图14,画面正中的“岛”字由黑宋体“鸟”和具象图形“山”构成,鸟与山的比例相差很大,它体现了巨鸟的贪婪之意。

  二、汉字平面设计的民族化

  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意义,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更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师应当建立起使用汉字的民族自信,拓展自己的视野,立足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放眼未来的发展。

  (一)汉字平面设计民族化实践中的误区

  汉字平面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视觉传达和语言指导,并且在当今的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前的汉字平面设计中还存在着误区,急需在认识上予以澄清。一是将汉字设计简单等同于装饰汉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设计更多地依赖于技术,有很多人把汉字设计简单地等同于装饰汉字,没有超载它本身的识别功能,难以突显新意。如图15,这些都是美术字,虽然运用电脑技术进行了一些艺术化处理,但是可以说是文字的堆砌,它内在的含义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只能说属于装饰层面,而没到达设计层面。

  二是忽视汉字自身的美感特征和使用环境。汉字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这使得它具备特有审美功能,每一个汉字由于结构、笔画等方面的差异,在美感方面也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别对于汉字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就会破坏整个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

  三是盲目崇洋的倾向。在国际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一种盲目崇洋的倾向。一些人认为西方的文字、设计、图形等方面都优于我国,甚至认为这样会更加“洋气”,很多明显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和商业活动却没有汉字为主要视点的平面设计。

  (二)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可以说是世界性的语言,也被世界所接受,然而汉字作为我国固有的文字,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最主要还是在我国使用,在国外使用得较少,并未得到所有国家和民族的认可,这就是目前汉字在平面设计中所面临的局面。正是由于这个局限,使得传播因文字局限所带来的信息问题,很多时候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区别。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鱼肉”,这在外国人看来或许就是非常简单的鱼的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解释,然而它在汉语的理解中却别有深意,在很多的时候还意味着比较弱的一方,就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所以目前汉字的运用还大多局限于我国,在国外的发展还需要时间。

  (三)中西方文字图形化混搭设计的思考

  一是发挥中西方文字在混搭趋势下汉字图形创意优势。在未来平面设计的发展中,我们应当积极学习西方文字的优点,汲取西方先进的理念,同时更要注重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在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汉字的优势,将其运用到设计之中进行更好的推广。汉字和拉丁字母的产生背景不同,在文字结构和设计原则上均有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关系,可以将两者进行混搭设计,将表达内容、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特点挖掘出来,通过两种文化的碰撞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视觉表现形式。

  二是设计教育要扎根传统文化。汉字字体设计需要重视构思和创意,特别是在艺术教育中,更要强调构思和创意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一点,设计者需要打好基础,努力学习中西方文字、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学习中西方平面设计的理念、风格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实践,将中西方优秀的文化进行有机地结合,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多元化、多视角地寻找文字表达形式的多种可能性。靳尚宜先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从生活到艺术的创造能力的途径。”因此,要边学边用,活学活用,这样才能够将汉字平面设计的精神和理念进行实践和融会贯通。

  三是培养中国设计师的创造精神。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因循守旧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束缚,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更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数千年的文化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不之竭,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挖掘。中国设计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大胆打破专业壁垒,将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融合,运用于平面设计之中,在设计理念、思维、方法等方面不拘一格,用行动来诠释混搭设计。汉字的设计需要广大设计师加强对我国传统汉字文化的学习,同时立足现实,用辩证的态度加以学习和运用,学习西方优秀字体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符号中的文化附加值。

平面媒体中的汉字艺术

论文搜索
关键字:汉字 平面 媒体 艺术
最新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
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小学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浅谈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谈梦占文化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创作的影响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的视觉语言形象
热门汉语言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
试论《诗经》
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爱与美
论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
借代辞格的运用研究
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把’字句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