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0-0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

  一、建构“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基础”课程的特点

  (1)鲜明的思想性。课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网联网+行动计划、“五大发展理念”等社会发展形势,课程教学应密切联系改革和发展实际,帮助学生厘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思想界限。

  (2)较强的理论性。课程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理想信念、道德法治、职业婚恋等方面的问题而开设,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课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回答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方面的问题。课程教学应充分吸收和反映与“基础”课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阐述学生在学习、生活、职业等方面遇到的理论热点与难点问题,使这门课具有雄厚的学科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3)突出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学生不仅要乐于接受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善思自省躬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行为。

  2、授课对象思想心理特点

  “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准确认识教学对象的特点是增强教学实效的前提。

  (1)从心理特征看,学生处于从青涩到相对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的新生处在18或19岁的年龄阶段,既具有青春期的明显特征,又具有成人期的部分特征,心理状态相对复杂。“青春期被看作是极不稳定,带有强烈情绪的时期。”处于过渡期的大学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矛盾和冲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和引导。

  (2)从思想发展看,快速发展的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对“90后”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利益意识、平等公正意识、自主自立意识、发展意识、选择意识相比“80后”大学生不断增强。同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也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扭曲;在部分大学生中拜金主义倾向鲜明,借助手机媒体各种“晒”凸显攀比思想。

  (3)从生活环境看,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自主转变的过渡阶段。当前社会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以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为标志建立的生活环境、实践方式,对“90后”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主流积极向上。“90后”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并展示个性被认为是自己的重要权利;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全球意识、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网络心理障碍、网络犯罪等现象在高校比较普遍,个人主义意识有所增强。

  二、建构“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是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材与现实,都应相互开放、广泛交流,在交流中让思政课教学内容顺畅流动,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自由碰撞。

  所谓开放性教学模式,关键在“开放”,即以平等、民主、自由、尊重为价值理念,以人为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以“把人当人看”“使人成为人”为理论依据,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考核方法为基本要素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

  1、“把人当人看”

  教育所指向的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当做人去对待。只有“把人当人看”,以人的方式来教育人,才能把人从纯粹的自然生物性中解放出来,成长为一个人性丰满的个体。“把人当人看”,需要教师确立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教育理念。爱护学生是把“人当人看”的第一要义,它是对学生作为独特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尊重学生是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尊重学生的一切合法权益,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等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个性发展的独特需求。

  在“基础”课教学中,“把人当人看”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具体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善于启发、积极交流、有效沟通。力戒或者“眼中无人”、无视学生的存在而进行自我说教;或者“不当人看”,视学生为课桌墙壁,不闻不问;或者当做“假想人”,按照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自我陶醉。究其根本,在于教师将教学限制在了狭小的、封闭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之中,以教材和教案为中心,为教书而教书。因此,“把人当人看”,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二是从预设讲授向现场对话转变,三是从理论灌输向实践体验转变。正是这种转变内在的蕴含着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价值理念,构成了开放性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逻辑前提和基础。

  2、“使人成为人”   康德曾说:“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教育就是那种趋向于使人成为人的力量。“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因此,人的自我完善是人类教育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践行“使人成为人”实质上就是在向教育的终极理想而奋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解决和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使人成为人”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而且要着眼于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研究;二是变一家之言为百家争鸣;三是变常规思维为发散思维。最终以此实现建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理论目标。

  三、建构“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体系结构

  1、教学内容的建构

  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在遵循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对教材中基本原理本身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教材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关系、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最终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基础”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思想、道德和法律三部分内容。建构开放性教学模式需要将这三部分相互贯通,将理论和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及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将大学生活和人生历程、个人成长有机统一。

  “基础”课教学要掌握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应掌握四种知识:第一,学科知识,主要是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第二,社会思潮知识,如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老左派、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基本理论。第三,中外典故知识,善于运用古今中外的“典故”、“事件”和“案例”论证理论观点。第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讲授“基础”课,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善于用知识和事实的力量去打动学生。

  2、教学方式的建构

  教学方式开放是指,课堂形式不拘泥于教师讲授,运用立体化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对话意识、独立意识、创造意识,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

  一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既发挥师生信息有效交流的优势,又体现视听资料强烈刺激的效果,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资料、开设课程微信公众号、建立课程微信平台等。

  二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在讲授中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发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新生适应性教育,以“大学生活新感受”为主题举行征文活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收集问题寻找教育切入点;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生涯规划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规划。

  三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性强的内容进行讲授,实践性强的内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如理想教育开展“放飞梦想,成就人生”主题演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校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学生开展道德状况调查和公益志愿活动。

  3、考核方法的建构

  在“基础”课考核中,坚持过程考核与期末测验相统一,最终实现以过程考核强化过程育人理念。采取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即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课堂考勤、课堂纪律、社会实践、小论文、学习心得等;开卷或闭卷考试即期末测验,采取笔试或面试方式,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把学习理论和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模式 开放性 思想道德 修养 道德 思想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