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电影片名英译论文

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电影片名英译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0-06

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电影片名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33 ― 02

  引言

  电影是影像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商品,负载着某种文化价值取向,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电影作为现代的文化交流手段,目的的达成离不开翻译。片名是电影的名片,概括了电影的精华与灵魂,作用举足轻重。英汉电影片名的翻译,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做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翻译策略及其功能的实现。

  一、目的论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汉斯?费米尔( Hans Vermeer) 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明确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刘利艾,2008),其核心是: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者功能来决定,而“源语文本已不是译者的首要依据,源语文本只是译者在翻译前需获得的诸多信息的一种。”(诺德,2001)在翻译中采取何种手段策略,目的论都给出了很好的指引,这同样也适用于影视翻译。

  二、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但显然不适用纯文学的翻译标准。电影是商品,蕴含着巨大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有着根深蒂固的商业取向和商业目的。这决定了影视的翻译应当适当摒弃传统的“等效”、“忠实”等理论原则。而目的论看来,这个标准或原则就是商业价值或观影效应的实现。实现商业价值,需吸引观众,影视的翻译也需考虑观众的审美和接受能力,然而“忠实”等原则并非吸引观众所必须,为获得最多的观众或利润,电影片名的改译,甚至另译,目的论来看,都顺理成章。

  就片名翻译的具体标准,郑玉琪提出了信息传递、美学欣赏、文化重构的原则。贺莺提出了信息、文化、审美、和商业的原则。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电影片名翻译,需秉持商业和信息原则,商业优先,兼顾信息。商业上成功了,其他功能才得以实现,没人看,谈何文化交流,信息传递,当然片名需传递出一定的影片信息。中文电影的英译,要达此原则,并非易事。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片名中富含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转换,难度巨大。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商业效果和文化信息的权衡,是译者难以两全的矛盾所在。

  三、目的论视角下的异化和归化选择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的策略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归化以译入语及译入语文化为导向,译者对源语及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习惯;异化则以源语及源语文化为导向,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和源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有利于实现文化功能,但会对目标受众的理解产生影响。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定了片名翻译必须以译入语观众为中心。无论是归化或异化,都要以观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

  当源语和译入语在功能上相近或相同时,异化直译片名最为便捷有效。如《捉妖记》(Monster Hunt),《美人鱼》(The Mermaid),《英雄》(Hero)。但大部分的中国片名,异化效果不佳,因其往往带有中国文化意象词汇,如特定的人名、地名、物品、方言表达、历史事件等等,如异化直译,往往让人不知所云,无法吸引西方观众。因此,归化是更常用的选择。

  中国影视作品,历史剧占据相当比重,片名往往很中国,这就对译者的英译提出了很大挑战,归化如何把握才能将电影的精髓和文化的意象传递给不同文化的观众?港片《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s)可谓典范。抛弃了原有片名的中国武侠意象,实则传递出影片借武侠壳,演莎士比亚剧的精髓。这种归化的大胆重构文化意象,只有对影片有着深刻体会才能做到。

  四、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意象差异处理

  文化差异为翻译制造了巨大障碍,影视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包含众多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起它们, 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9:84)片名翻译应克服文化差异,传递文化信息,但前提是为观众接受。文化意象层面上,中西方存在的不对等、缺失甚至是错位的现象。而文化意象的处理对于电影片名翻译,乃至对整部电影传播目的的实现都具有重要作用。好的译名,其文化意象的处理能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产生文化共鸣。译得不当,则让人困惑。因此,文化意象的调整、修补,是中国影视片名英译,或者说电影传播目的达成的第一步。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独特中国意象的处理,目的原则明确,方法尽可灵活多样。

  (一)增译,补充文化意象。电影片名短小精炼,简单却浓缩概括影片的内容,传递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意象的差异造成译名信息的不对等或缺失。因此,以电影内容信息的基础,译者可对译名稍作补充,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让观众通过片名对电影有个更好的预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e Dragon),英译多了detective一词,补充了狄仁杰这一中国人物在片中的形象。《寻龙诀》译为 Mojin-The Lost Legend,驯龙诀是盗墓者的理论,盗墓者又称摸金校尉,增译the lost legend,既补充了信息,又增加了影片的奇幻色彩。

  (二)改译,修饰文化意象。中文片名往往能够给中国观众呈现出一个带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吸引力的文化意象,直译片名,其文化意象的内涵与联想往往损失或扭曲,对西方观众的吸引力和文化效应大打折扣或没有。改译,是通过一定的修饰,让文化意象在译入语获得理解接受并引发联想与共鸣。《倩女幽魂》(2014)译为A Chinese Fairy Tale,港版译为A Chinese Ghost Story,,如直译,片名即一个美丽女鬼的故事,然而中文片名给人的文化联想无疑是美的,而非恐怖,若使用ghost这类字眼,文化联想和涵义将产生巨大的错位,因此A Chinese Fairy Tale 不失为一种可取译名。《阳光灿烂的日子》( In the Heart of the Sun),直译不难,结合影片故事,一个文革少年在军队大院度过的一段少年时光,不难看出英文改译所呈现出来的意象,更传达出一种时代和青春期的炽热。类似的还有,《金陵十三衩》( The Flowers of War),《港?濉罚? Lost in Hong Kong )等。   (三)另译,重构或撤换文化意象。另译手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大行其道,颠覆了传统的“忠实”、“等值”等原则,但在目的论看来,其译名传递出了电影的信息,文化意象、更重要的是,触动了观众的联想和观影欲望。“在影片的翻译过程中,为了让电影更好地适应本土市场,必要时可以将影片名根据电影内容改头换面,不但可以形不同,还可以神不似。”(郑玉琪,2006) “另译,就是抛开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以原片内容为基础另起炉灶,另立译名”(贺莺,2001)。电影片名源自电影的人物、地点、背景、线索、事件等,片名如同电影的名片,表明卖点,对内容和体裁进行高度地浓缩。一个卖点无法兜售,换个卖点换张名片。《无极》( The Promise),原名充满中国传统哲学禅意,翻译难度大,译名源自故事线索,神的允诺,易懂而易联想。《满城尽带黄金甲》(The Curse of Golden Flowers),原名朗朗上口,武侠味浓,译名放弃了原意象,采用了电影中另一意象golden flowers(菊花),curse贴合故事的悲凉色彩,与影片内容十分贴合。类似的有《投名状》 (The Warlords),《精武门》(Fist of Fury)、《南京!南京!》(City of Life and Death)、《霍元甲》(Fearless)、《赵氏孤儿》(Sacrifice)等。

  五、结语

  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电影市场,我国并不是世界上主要的软实力文化产品的出口国。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了解很多还仅仅限于功夫片风行时代的成龙李小龙,当中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产业输出的弱势等问题。要取得与我国经济实力相符的文化地位,翻译显然并非最主要的因素,但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当中国文化产品像中国商品一样流行世界,片名翻译即可采用异化策略来传播中华文化,而起始阶段,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将中国的影视与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接受,则是应当去把握和攻克的难题。

从目的论视角看中国电影片名英译

论文搜索
关键字:目的论 中国电影 片名 中国 视角 目的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