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02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目的、教学重要内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上演变和创新繁衍出来的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积极的社会思潮,就初中生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催化作用。作为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核心学科――思想品德课应成为培育初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强化思想品德课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行为,它将促成学生健康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应思考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深刻认识在初中生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奠基工程,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上思想品德课过程中就应该着力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树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及灵魂的认同,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的冲击,逐渐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免疫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未来的一代是我们的接班人,他们能不能驾驶着社会主义中国大船朝着中国梦行驶,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能够通过培育和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教育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富有时代意义和魅力无穷的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积极的思潮,是中华民族认同下的价值体系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融合与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认知和情感正在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动之以情。在这关键阶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更可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多渠道并行,其中思想品德课是主渠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学内化为学生个体行为的关键引导平台。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课本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心的激荡,从而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巨大驱动力,促使其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主体精神人格,助其健康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十八大报告所提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各个模块中体现出来,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应该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育学生要知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如九年级课程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章节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宪法等观念,并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好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脉相承。从个人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来看,是服务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千百万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后备军,就更应该强化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以,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个体行为中。思想品德课承担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就成了主渠道,这个主渠道我们时刻不能放松。

  三、初中思想品德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值得注意的方法和手段

  1.依托信息技术,保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承载着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感官资料,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应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教学活动立体化、信息化,创造视听新形象、新感觉,使学生获得最为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时空性很强。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前,笔者就用“班班通”多媒体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龙”字和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三个历史故事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置身在一幅幅美丽课堂的蓝图之中,比起以前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学生对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件小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行为的内化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理论层面上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行为中的实践和内化。当下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缺失相当严重,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把当下学生中存在诸多道德问题和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结合,逐一分析、研判,帮学生疏理好,内化掉,是非常不利于思想品德课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功效,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目标任务实现的。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要注重把学生身边的小事,校园里的小事,家庭里的小事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落空,就既有时效性,又有实效性。

  3.注重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其本身的修养素质直接影响着培育效果。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觉悟以及责任的培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需要牢牢把握。如果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而不知道内化核心价值观于教材之中,只知道条条纲纲给学生,而不从国家、社会层面去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只知道我上完一节课就可以,而不去关注自我肩上承担着的是培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责任,那么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担负起将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呢?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科学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其内化为初中学生的个体意识行为。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品德课 品德 几个问题 价值观 社会主义 核心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