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论文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23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43-02

  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驾驭各种跟机械相关的器械,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素质和技能。而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与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这五门必修基础专业课,正好能够迎合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的需要,学生学习这五门基础课程,能够达到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课程都是以学科为本位的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没有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窘境,根据企业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文章提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将实践工作和基础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我国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引入了能力为本位的概念,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改变人才培养方案。众所周知,改革和课程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但在课程模式和体系的改革上,其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1.专业培养和课程建设紧密度不高。虽然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形式已进行改革,意识到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课程建设并没有与专业培养联系紧密,学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比较模糊,造成专业技能泛而不精,实用性不强,专业培养和课程建设联系不够紧密。

  2.以学科为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引入我国已经数十年,但基本没有深入实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思想仍然在教师、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依然沿用以往的基础课程群,学科本位没有转移到能力本位。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忽略了以能力为本位来构建基础课程群体系,导致课程建设不具备实践性,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下。

  3.学生的技能和理论天平失衡。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本是双轨同步发展的,但许多高校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只要学生了解、掌握理论知识即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闻不问。受此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自然会有所偏重,进而使得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实践教学收益低下,严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定位分析

  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体系,是一个开放、循环的课程运作系统,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课程体系涉及到多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包含了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目标等,是机械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石,是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起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

  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应该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达到学生毕业就可就业的目标。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所以在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围绕专业人才规格,实施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培养目标能够有效实现。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对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安排进行系统地筹划,及时对课程进行更新、改造,不让在校学生的技能与社会脱轨,努力实现课程的先导性、适应性及开放性。在基础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必须按照预定的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开展教学过程,达到高职专业基础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目标。评价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检查教学分析、培养目标、管理方法是否按照预定轨道实行,并及时做出相应改变。

  三、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指导原则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对高职课程的定义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体系必须突显职业能力。沿着应用主线对不同岗位的技能人才实施相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明确各个层次能力培养的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各项能力都能够达到工作岗位的需要。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相结合,既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又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必须突显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应用性人才。要求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替换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原则。从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来看,毕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合格,且理论知识水平不及中专生,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堪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坚持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原则培养机械专业类学生。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高职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出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努力填补市场的空缺,让学生就业不再是难题,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就可就业的目标。这样,能降低社会的就业率,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3.坚持课程体系开放性的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应适当融合其他专业的知识,交叉学科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充分培养学生的其他专业技能。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课程,扬长避短。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知识面,以及综合知识水平。所以,在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中,应该坚持课程开放性的原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坚持教学内容整合性的原则。所谓整合性原则,就是在预先设定的基础课程上再进行叠加、组合或融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且灵活适用的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能够得到职业化的教学;其次结合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建设的效益;最后,运用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或多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实践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使课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大使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职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国家把高职教育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快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良好,与其行业、企业、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澳洲、德国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极具参考价值。当行业、企业没有完全参与高职教育时,政府和学校应主动、有方向地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应该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注重高职教育,建立和完善发展高职教育的运行机制。例如,在德国有“双元制度”,在澳大利亚有TAFE,我国应该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在高职院校方面,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时时刻刻关注社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了解技能人才的动态情况。

  1.校企合作、院所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传统的办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理论知识,学生在讲台下计算数据,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很难满足岗位的需要。高职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能够在工作岗位上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学校方面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签署人才培养计划,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院所合作的开放式办学模式。

  (1)探索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人才。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不但能够让学生无就业之忧,还能让企业得到有用的人才,加大了学生实习实训的空间。制定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时,可邀请行业、企业的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协议合作,互惠互利。机械专业类学生毕业之后,就可去企业工作继续深造学习,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极大帮助。

  (2)通过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创办教学体系。学校和科研单位之间以项目开发为纽带,将学生输送到科研单位,由专家或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工程立项、设备采购、技术立项等环节,学生不仅学会了技术,也学会了管理,提高了综合素质。

  (3)将一些闲置的教学实习基地组建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内部可设有专业相关性的开发应用经济实体,投入少、成本低,风险也小。这样一来,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减少产业建设的投入。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与科研院所联合成立虚拟高科技园,多方面合作、多方面融资,通过项目吸纳资金,以便开发和规划同时进行,达到资金链不断的目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公司既能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基地,也能为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在项目开发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

  2.明确办学宗旨,理清办学定位。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以能力为本位必须要明确办学宗旨,理清办学定位。高职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是走学术性的道路,它跟本科教育和中专教育都有所差别,应该按照高职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培养技术应用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明确自己的技术定位,适应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就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在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注重的是技能,如果他们走学术性的道路是比不过本科院校的。而相比于中专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学习的技能也就更加高级。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才是高职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因此,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教学体系也应该以能力为本位来构建,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是对学科本位思想的重大突破,是对传统高职教育课程建设重理论轻技能的纠正。我们提倡能力本位,在高职教育中应充分体现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不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但有利于培养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级技能应用人才,而且能够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体系 基础课 本位 高职 体系 能力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