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论文

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07

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

  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开始逐渐变化,当前,法律已经成为了人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法律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存在,对于法律的利用要靠人来实现,这就使得法律的主体和客体两者开始变的尤为重要。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法律领域以及相关人才已经认识到了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国家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要求,因此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效果还是较为良好的,为促使两者的融合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提出相应的措施也是有必要的。

  一、加强校局融合,共同教育人才

  在对法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校局融合十分重要,这是由法律专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法律专业中,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对于学生实践水平的要求尤其之高,因此,仅仅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学习很难完成,加强校局融合能够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校局融合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被看做是产教融合。通常情况下,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即使学校会对当前的法律形式进行跟踪与调查,但还是无法最大程度的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以及新的实践实例方面的补充,而校局联合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这一方式,学校可以获得很多本身无法得到的信息,解决了学校与社会之间对于人才的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对于我国法律方面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需要认识到的是,像对于传统的办学方式而言,产教结合的办学方式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会使得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能够在固定的目标的基础上完成,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同时,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观察以及思考,结合学校的教育,学生也能够认识到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其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之间便会形成高度的融合,这对于我国法律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将法律职业道德渗透进教育之中

  要改变法律职业教育课程的工具性,需要对课程进行再一次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将法律职业道德融入课程,关照人的价值存在,实现知识的工具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为此,高等法律职业院学校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的要求, 开设公共基础课;搭建类型和形式多样、覆盖全面的满足学生需求的公共选修课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加强专业课与文化课程的相互融通, 法律职业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重新建立起“三维课程目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课程目标,在每个技术环节、项目、任务中融入法律职业道德、价值观培育。 去除课程的工具性,在课程中注入产业文化,加强职业审美教育,用美去感化心灵。

  三、加强校局文化融合

  法律职业院校要将法律行业的核心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构,将法律行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育人环节中,塑造一个完整、立体的职业人。校局文化融合的实质就是在法律职业院校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引入法律行业文化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培养法律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转变 。 目前法律职业院校很多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与法律行业发生纠纷、矛盾的原因是毕业生无法适应法律行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这说明了法律职业院校在校局合作中未将法律行业的理念、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中。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上校局合作、产教融合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法律职业院校可从校局文化融合上掌握主动权, 将法律行业文化引入学校文化构建上, 把法律行业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规范融入教育教学,推进校局更深层次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更能推进校局持续、深入和生态合作。校局合作、产教融合是法律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模式,通过办学模式、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在项目研发、技术合作、基地共建、设备共享等过程中融入法律行业文化。 法律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要突出法律行业文化。法律职业院校要进行课程改革,在专业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核评价上融入法律行业文化。在实践课和顶岗实习中用法律行业文化引导学生,用法律行业的行为规范、守则要求学生。用法律行业成功人士的榜样、事迹感染学生,在校园环境营造上融入法律行业文化,通过耳濡目染影响学生,使法律行业文化成为学生自觉精神追求。

  四、提高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包括很多人文素养、法律职业道德的追求。 将中华传统的精粹融入法律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升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法律职业道德,是实现法律职业教育个体精神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法律职业院校可以将传统文化系统地融入课程体系,在一些相关的课程中突出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将中华礼仪、传统技艺融入学生生活。 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领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和身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精神境界。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不难看出,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两者之前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法律领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同时也是每一个法律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使人才的培养能够更高的达到这一要求,有必要在培养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措施。总的来说,校局融合的方式非常主要,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还能够提高其实践水平,加之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培养与熏陶,人才在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融合必定成为可能,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措施需要被实践,这是有关人员必须注意的一点问题。

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

论文搜索
关键字:职业 法律 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 融合 高度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