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08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044-0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推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及信息知识的集散中心,能够吸引广大读者,承担着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表现在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馆藏资源不仅数量与日俱增而且存储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出现了纸质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的特点。馆员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从卡片记录、目录等传统的流通方式过渡到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检索,其职能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加强,每一本图书的采购、编目、分类、典藏直至流通,均在图书馆网络的控制之下,应用计算机来实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借助网络环境实现远程信息资源传递,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声像、多媒体等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存储方式和服务方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得以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图书馆资源共享不仅仅是文献信息的共享,更是图书馆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共享。学生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网络影响着大学生接收信息与选择判断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必须加以重视。

  2 计算机网络对图书馆的影响

  2.1 图书馆馆藏结构发生变化[1]

  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图书馆馆藏结构逐步由纸质资源向数字文献资源转变。近年来用户的阅读习惯、资源的生产、保存习惯发生变化,使得数字文献资源越来越受到大多数读者的喜爱和重视,目前,数字文献资源在多数图书馆馆藏结构中占有重要的比例。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数字文献资源一经问世就出现井喷态势,这与它的优点密切相关。首先,数字文献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上传,读者通过检索平台点击链接地址获取所需要的资源,直接跳过出版发行环节,而纸质文献必须依靠出版发行实现信息传递;其次,数字文献无需印刷过程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减少了印刷出版等时间上的滞后,而纸质文献制作印刷过程不可或缺;再次,数字文献具有动态、灵活的特点,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内容也可以进行更新、纠错,而纸质文献一经出版内容便无法更改;最后,数字文献具有传播、下载、存储、评论、查重等功能,而纸质资源不具备这些功能。

  数字文献虽具有众多优势,并成为当代阅读的主流,但由于价格、技术、阅读习惯的制约,读者并没有完全放弃纸质文献,而是两种阅读方式交互使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多数数字文献都是由纸质文献扫描、编辑而成,纸质文献是根本,数字文献是适应信息化的另一种体现形式,两者都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其次,纸质文献符合传统阅读方式,无需借助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电子设备,长时间阅读不会造成眼睛干涩、疲劳;再次,纸质文献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标注,可以帮助记忆,增加思维能力,同时纸质书籍有美的外形,呈现出设计美、图像美、造型美,具有收藏价值。

  2.2 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2]

  传统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书刊的借还、纸质文献的查检、读者咨询服务等,工作方式是直接面向读者,通过手工操作完成纸质文献的传递。传统环境下,由于缺少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借还、分类、加工、整理等工作全部由馆员们手工操作,其中每个环节都相当繁琐复杂,劳心劳神。对于一线馆员而言,他们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来应对读者的咨询和简单的借还之上,几乎没办法实现文献信息的整理与深加工,致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始终是看门、守摊、借借还还,绝大多数馆员只能成为较单纯的文献管理者、书库守护者、读者服务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纸质文献、数字文献、互联网信息等多种文献形式并存。服务形式多样化,包括各种信息载体的采集、整序、存储与传播,承担着读者需求信息的组织、管理、读者培训等职能,利用各种途径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应当属于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质,能够充当信息管理者与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具有发现、选择、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担任学科信息专家,对特定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与分析,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网络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提高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水平[3]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更加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所面临的重要任务。1)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记忆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信息资源,将所有资源进行分析并汇集到一起,有利于学生下次访问时能够快速便捷的查阅到目标资源,起到导航的作用。2)建立镜像服务网点。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数字文献资源,多数资源的访问是通过远程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将经常访问的资源存在本地,建立镜像服务网点,方便学生查阅有价值的数字文献资源。3)网上信息资源下载、重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加庞大,用户如何能够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方便、快捷的获取目标资源十分重要,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学生的需求,建立各种检索工具,满足学生不同形式的检索需求,允许学生利用图书馆专业的检索工具下载、加工、组合数字资源,方便学生阅读。4)为学生开通网上留言、网上浏览、代发邮件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开通网上留言信箱,集思广益,接受学生的建议意见。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我需求,选择性的在线浏览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建立公共邮箱,替学生收发各种电子邮件。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已经从单一的文献信息服务向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转变,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4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得以实现[4]

  信息资源共建包括图书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文献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等诸多方面,高校图书馆之间必须采取相同的标准才能完成网络自动化,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校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各高校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得以实现的基础,各系部资料室作为全校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接受图书馆的协调管理,面向全校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根据科研和教学需要,应积极与各系、部开展交流与合作,协调网络资源采购与配置,利用网络加强虚拟数据库的建设,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方便用户获取信息。

  各高校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可根据自身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发展馆藏。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成立专门的馆际合作机构,联合建库、统筹规划,建立平等互惠的共享机制,构建互联互通的软硬件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存储模式,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加工、录入,使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数据能够相互交换,充分发挥各馆特色,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下,不仅能够使用本校信息资源,而且还能够使用校外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2.5 学生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对各种新媒体工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比较倾向于使用手机或网络获取信息;大学生侧重于主动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或是由他人告知。在获取的信息当中,主要包含与学习紧密相关的信息和热点事件信息。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信息的内容,选取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方法,对信息的判断有一定的主见。大学生在信息的运用方面,基本上是全盘吸收,稍做改动就会作为自己的成果,没有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融合,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这些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3 结束语

  通过网络,图书馆可以使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图书馆从提供单一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变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数字化技术,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总之,网络环境在丰富图书馆馆藏,改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方式,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改变学生接受信息的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计算机网络与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 图书馆 模式 研究 发展 图书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