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分析及对策论文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5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81

  Abstract Now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gave enough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 from various angles, mad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lthough have some attention and assistance 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sadvantaged groups,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and law countermeasure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but did not establish a specific assistance system, lack of execution.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were studied of the type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students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job pressure, hop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better help college students’ successful employ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pressure of job hunting

  1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的概念和类型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指的是这样一个群体,即那些已经从学校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求职不顺利的大学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其智能、体能或家庭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并保持了半年以上的失业或者待业状态,虽然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就业愿望,但是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就业能力。这一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来说,就业困难大学生可以划分为物质困难、心理困难和生理困难等三大类,划分的依据是就业困难情况的形成原因。

  具体来说,就业物质困难的学生是由于社会资源、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不能顺利实现就业的学生群体。在心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缺陷,或者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的那部分学生被称为就业心理困难学生,他们可能是因为自身情况与社会要求不相符合、个人能力比社会职业要求低很多,因此出现了就业困难问题的学生群体。肢体不健全或者是有缺陷、外貌明显不佳的学生群体就是就业生理困难学生。

  2 就业困难学生面对的压力

  2.1 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往往在就业方面对子女有着很高的要求,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学生,他们更能感受到父母供自己上学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很容易产生回报父母、回报家庭的想法,在贫困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面对当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农村中曾经出现过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死灰复燃,在很多农村人的观念里,上了大学也可能会面临失业的情况,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赚钱。这些观念在无形之中给大学生增添了不少压力。

  2.2 来自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高等教育,但是在当今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依然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凡是高校毕业生一定会拥有光明的未来,在大学毕业后必然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果大学生毕业后遭遇了就业困难,或者即便实现就业,但也与理想有较大差距,人们就会开始质疑高等教育。大学生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来到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人上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当面临求职时,原先的自我优越感会使得大学生“眼高手低”,当遭遇求职失败,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

  2.3 用人单位的偏见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以及专业歧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表面上的歧视行为,招聘过程中的潜规则也十分常见,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

  2.4 社会舆论的压力

  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种压力,就业困难学生还可能要承受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例如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困窘、被他人嘲笑等。这类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地经历着挫折,长此以往容易滋生负面情感,例如自卑、焦虑等,严重时可能产生心理疾病,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 缓解就业困难学生压力并进行帮扶的现状   3.1 政府支持措施缺乏实效性

  第一点体现就是大方向上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在操作方面却没有具体的执行指标,例如《就业促进法》,其中虽然有很多的纲领性目标,但是却没有规定具体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执行方式。第二点体现在原则性和操作性之间的矛盾上。虽然原则性比较强,但是操作性方面的不足是比较明显的。例如《劳动法》中反复强调了妇女在就业方面的权利。但是这些法规没有从法律方面明确划分出就业歧视的具体范畴,而且所指出的就业歧视的范围明显不够全面,在反就业歧视的经济途径上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定,也没有指出如果有就业歧视的问题出现,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个问题,《就业促进法》专门设置了章程对公平就业进行了规定,在立法方面实现了对就业平等权更大范围的保护,但是在效力上与《反就业歧视法》还是有一定差距,所以规定内容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2 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三者之间没有进行有效整合

  目前的供需情况中,大学生就业在以下三个方面中突出体现了供需矛盾,分别是供求数量之间的矛盾、能力结构的不足以及专业设置不够合理,这三个方面的矛盾在企业的招聘模式和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得到了体现,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整合以及优化。

  人才市场近年来越来越体现出了专业供求方面的偏差,专业结构失衡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了,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率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教育部门曾经公布过一组相关数据,2004年以及以后的三年内,工学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2007年就业率偏高的专业主要为工程类专业,或者是现代新兴专业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3.3 高校没有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充足的个性化指导

  就业指导类课程在高校内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首先是时间设置不够合理,其次是内容乏味、缺乏效果,没有有效反馈学生就业质量或者进行相关的研究。高校内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比较缺乏,很多教师还需要兼任其他教务工作,用于就业指导方面的时间有限,加上专业水平及专业素质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或者是提供例如职业测评、就业心理辅导、核心能力体验式及实战式训练等个性化的引导和服务。

  3.4 学生没有有效的自我援助途径

  绝大部分就业困难学生都没有认真规划过自身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制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特长或者兴趣与什么工作岗位相符合,不清楚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其求职就业态度是消极被动的,缺乏主动谋划自己前途的意识。

  4 缓解就业困难学生压力的具体对策

  4.1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正向干预功能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来说包括五点:一是全面落实劳动法并使其得以实施和完善;二是对人才市场进行国家宏观管理,并出台相应的法规;三是控制中介组织的行为,出台相关的法规并发挥规范性作用,例如职业介绍法;四是建立健全对人才市场主体运行方面的相关法规,例如劳动合同法、工资法等;五是对社会保障法规进行规范,例如社会保障法等。同时在法律规范方面要加强力度,保证其能得到贯彻落实,使公平就业的原则真正落实到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就业歧视都能通过法律予以坚决反对。

  其次是设立专门的就业政策,对招聘环节进行有效规范,杜绝出现暗箱操作或者歧视的问题。在军队、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事业单位中,国家可以相应增加雇佣大学生的数量;对于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优惠性政策中的优惠力度可以适当提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以及西部建设;在大学生参军方面的条件可以放宽,并扩大招收规模,使有志于投身国防建设的大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军队。

  4.2 校企联合办班

  校企联合办班不管是对企业、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有利的,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前实施未来员工计划并保证其效果,对学生来说通过接受各种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日后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技能,以便于上岗后能尽快适应。可以尽量安排就业困难学生接受未来员工计划,有效地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摆脱就业困境,进而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援助机构,例如在日本就有专门的机构对毕业后没能就业的大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委托训练等援助。

  4.3 高校进行整体引导以及分类指导

  未来十年内应用型人才及技能型人才仍然是我国的主要需求,所以高校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不利因素并且积极予以解决。同时强化新老学科的整合优化工作,开拓探索新学科领域。将课程模块作为平台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强化教学实践,重视市场需求,同时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要更加努力,可以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进行重点帮扶,带领学生们走出困境,进而实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求职 对策 困难 压力 过程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