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抗战诗歌与职业院校抗战史教学论文

抗战诗歌与职业院校抗战史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0

抗战诗歌与职业院校抗战史教学

  抗战时期,大量救亡图存的诗歌从诗人学者的笔端、万千大众的心底喷薄而出,成为抗战的重要文化力量,激励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战的战场。正如《抗战文艺?发刊词》所说:“在震天动地的抗战炮火声中,必须有着和万万千千的武装健儿一齐举起了大纛的广大的文艺的队伍。”抗战时期,宗白华先生也说过:“环顾全世界,只有中国的一片浴血奋战的土地上面才是有理想,有热情,有主义,有‘诗’。”诗歌是历史的产物,承担着记载历史的使命,具有“史”的性质。在职业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好这些产生在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诗歌,对抗战史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抗战诗歌与重现历史真实

  时至今日,日本仍有少数人无视历史事实,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这警示我们必须以事实回击谬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中国人民也因之奋起反抗,《黄河大合唱》就是中华民族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学者刘福瑞在其主编的《中国音乐鉴赏》中说“‘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以声部的不同进入,生动地描述了全民抗战中此起彼伏的战争态势。”《游击队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的真实写照。有着“激发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之称的《延安颂》更是在当时激励着大批革命青年奔向延安,加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教师如能把这些真切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抗战诗歌引入课堂教学,必然有利于学生提高历史鉴别能力,提高反对娱乐和消费抗战历史的分析能力。近几年,抗日神剧戏耍历史,误导了青少年对历史真实的接受和认知。在种种有意无意地遗忘、曲解和虚构中,战争被浅薄化、娱乐化、荒谬化。 回顾70年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何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了解真实的抗日战争,弘扬其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在历史的真实中构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正是当下需要我们深思的严肃话题。

  二、抗战诗歌与还原历史温度

  历史的温度,是通过生动的细节还原的。抗战时期,国际上有一种怀疑的声音:“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对此作出了回答,中国人民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回响在神州大地的抗战歌声也给出了回答。“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咆哮的《保卫黄河》里有“宁教黑山白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这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难当头,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精神,砥砺着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坚定着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学生们正是唱着《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的。“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的阵线”,一拨拨进步青年也正是唱着《延安颂》冲破层层险阻,奔赴圣地延安,投身抗日洪流的。“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寇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海外华侨正是唱着《长城谣》为抗敌御侮捐钱捐物,甚至回国参战的。“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今天,我们不能忘记:70多年前,嘹亮的抗战歌声曾响彻全中国,并汇聚起“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力量,“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抗战诗歌,可以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还原历史的温度。歌德曾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音乐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在抗战史的教学中,或是富有节奏的铿锵有力的音乐,或是舒缓、凄怆的乐曲,或是沉静、伤感的音乐,都能抒发出一种深刻的爱国情怀。能吸引学生、引领学生的好的历史课,就有要有抗战音乐创造的教学意境,就离不开抗战诗歌的身影。

  三、抗战诗歌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通过网络等媒介污染着人们的精神家园,扭曲着我们的民族文化,误导着青少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试图通过把网络媒体搅成一潭浑水的方式,让缺乏甄别能力的青少年一头雾水,从而达到其让人民,尤其是让青少年怀疑真实历史、形成错误判断和观念的目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安全、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现实问题的解决呼唤着历史教师的关注,也赋予历史教学以新的意义,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在青少年精神成长、培育其民族精神的征途中,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抗战诗歌重建历史真实、还原历史温度、创造历史情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正可以帮助历史教师在课堂内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四、抗战诗歌引入历史教学的原则

  在抗战历史教学中引入抗战诗歌, 并使之达到激发学生爱国激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求实原则。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要求在教学中所引入的诗歌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抗战诗歌,要坚持求实原则。

  适当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蓝本是历史教科书,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抗战诗歌时必须紧扣标准要求和教材需要,务求准确、简洁、适当。

  抗战诗歌是重要的“历史的回声”,为后人留下了一幕幕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生生不息的历史画卷,在职业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好抗战诗歌,必能让历史的回声激荡起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国热情。

抗战诗歌与职业院校抗战史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抗战史 职业院校 诗歌 院校 职业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