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族主义论文 >> 试论民族主义思想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论文

试论民族主义思想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5

试论民族主义思想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

  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确立,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格局,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长久地屹立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族主义思想不仅推动着现代主权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也越来越成为左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界也开始重新关注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二者概念以及产生因素的复杂性,致使二者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作用的复杂辩证关系更有待我们分析和研究。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的概念分析

  要了解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民族主义、什么是民族认同,这是任何关于民族主义思想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也是对于民族认同感能否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民族主义因素能否反作用于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然而没有民族,何谈民族认同,没有民族认同,又何谈它与民族主义思想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就先要为民族、民族认同以及民族主义下个定义。它们作为复杂的概念,很难为其下一个标准全面的定义。但是通过本尼迪克特?B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本质是想象的某种类型的共同体,其成员具有共享的祖国和文化,而“民族不是国家并且不是族群”\+①,它并非仅仅存在于同一地理区间内。于族群而言,它又具有着政治目的性。然而无论怎样属于同一民族的群体,就往往存在共同的政治目标与文化传统,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遵守同样的制度规则。

  而对于同一共同体之中上述方面具有归属感的自觉认知就是所谓的民族认同。正如王希恩在《说民族认同》一文中提到过:“民族认同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从本质上看民族认同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以文化作为认同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作为认同的关键纽带。也就是说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精神文化环境的人群更加容易形成民族认同的自觉和可能。

  而谈及民族主义,可以从心理和政治两个层面来界定,由于我们讨论的是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主要研究民族主义在思想活动层面的含义。在心理上,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者是对于民族利益、民族独立与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或者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总的来说“民族主义是指特定的意识形态、社会运动和政治诉求”\+②。在这些方面,正如不列颠群岛上或是非洲大陆上生活的群体,不能否认它们在特定的地缘条件下形成了同一或者说相近的民族特征及民族意识,这也为提供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奠定了前提条件。

  正是因为概念的复杂性,也导致二者的形成辩证性关系。对于民族主义思想而言,民族和民族认同更早出现,同时也推动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而民族主义的发展也进一步反作用于民族认同,对于民族认同的强化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民族主义思想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

  2.1民族认同+民族主义思想的催化剂

  从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对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并非拥有民族认同就能够形成民族主义思想,民族认同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包括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催生民族主义思想。因此民族认同的结果不一定能够产生民族主义思想,而民族认同却是民族主义思想形成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推动民族认同的动因主要包括相同的文化氛围、血缘纽带基础、共同的生存环境以及相近的宗教信仰几个主要方面。而这些因素对于这些民族的塑造以及民族主义思想强弱形态特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从相同的文化氛围主导下的民族认同来看,中国形成的提升威望型民族主义当属一例。尽管中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然而在几千年儒家文化主导形成的“东亚文化圈”、“华夷观”以及“大一统”等观念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在近代列强侵略炮火的刺激下,“华夏民族”的概念迅速膨胀,推动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进而推动了中国反帝反封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民族革命的爆发,最终成就了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儒家文化中庸等思想的影响下,就中国的民族主义特点来看,可见以文化氛围主导形成民族认同下的民族主义更加具有包容性和稳定性,进而体现为缺少攻击性的以发展自己而提升威望的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主义思想特征和民族性。

  对于血缘纽带这一要素来讲,往往是同生存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在它们影响下形成的民族认同可以放眼整个非洲大陆。在热带与亚热带气候分布区,为他们带来了相似的生存条件和血缘纽带基础。他们面临相近的生存困境和挑战:炎热、贫困、疾病等等。他们所信奉的是部族和神明能够拯救他们于水火,所以他们直至今天有很多还保留着血缘纽带部族的传统,例如非洲东部某些国家和地区,真正的统治者尚为他们的族长而非政府机构官员。而在这样的民族认同下形成的民族主义是爆发性很强、但又具有脆弱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从整体上看,整个非洲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具有着相似性,这基于他们共同的血缘关系和生存环境。而它的爆发性又体现在二战后随着殖民帝国的消亡与的殖民体系的崩溃,他们迅速爆发一系列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革命。谈到这种民族主义的脆弱性则表现在它的组成是一个个小的部族,有不同的内核,在殖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刺激下,就像南北苏丹的分立自制一样,这个民族主义会随着文化氛围的改变而分崩离析。   说道具有宗教信仰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特点,就不得不提到近代欧洲的民族主义与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二者的重要推动力:前者是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共同的宗教文明世界,以及宗教改革打击天主教会对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解放;后者则是在神道教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思想文化底蕴。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具有意识形态的强制力,有助于一个民族形成共同的文化氛围,在这样强大吸引力的推动下,迅速有效地形成民族认同,进而发展成为推动民族国家建立的民族主义思想。这样的民族主义往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排他性,在处理不当时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扩张性并具有攻击性。例如日本在近代全面侵华战争中就将这种右翼极端性的民族主义表现的十分突出,意在指向扩征和侵略。

  2.2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认同“塑形”

  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推动近现代民族主义革命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也体现在现代国家发展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当然,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它对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反作用。在现代国际浪潮中,民族主义思想强弱和特点影响着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态度和积极性,影响着一国人民对于本民族面临内忧外患所做的取舍,而这样就不断地改变和塑造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本身的认识形态,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思想的倾向性越强,人们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深厚,而这样又进一步的塑形和深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态和进步。

  总而言之,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就是这样相互推动,相互发展的动态辩证关系,体现为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也由此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进一步的发展。

  在历史上,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曾经利用过民族认同下的民族主义。但只有正确利用的民族和国家才具有充足的发展力和生命力,在新时代的国际体系中,只有不断认清本国国情,重构民族认同的话语,满足和适应民族主义的文化诉求,充分发挥它在内政外交上的积极作用,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长久立足、不断发展。

  [注释]

  ①[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2页.

  ②赵立新著:《当代东亚民族主义与国家间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23页.

试论民族主义思想与民族认同的辩证关系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族 民族主义 辩证 认同 主义 思想
最新民族主义论文
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现状及其反思
《民族主义》读后感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新特征
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的刑事控制及其评价
浅谈辛亥革命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对运动员归化现象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
网络民族主义对中韩公共外交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民族主义远未彻底衰落
热门民族主义论文
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
民族主义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当爱国主义碰上宗教和言论自由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论中东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