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跨地域视域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论跨地域视域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9

论跨地域视域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研究

  自1989年国家启动内地高校支援新疆、西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简称“内地高校协作计划”)以来,15年来内地400余所高校积极开展此项工作,累积招收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大学生10余人,培养优秀毕业生4万余人。“内地高校协作计划”的有效实施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大量赴内地高校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培养了一批适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内地高校协作计划”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深化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巩固、加强了边疆各族人民与内地人民群众的深厚友谊,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当前形势下,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从未放弃,特别是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侵蚀与社会思想领域的渗透,如何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巩固、提升党的执政地位,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资源,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影响到对敌斗争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荣辱、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否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最终的胜利。

  2.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大局

  作为少数民族优秀代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有着熟悉本民族情况、了解本民族群众情感的特殊优势,在话语导向、行动引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在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反恐维稳,促进地区和谐稳定方面,有着自身的先天优势,是源头上维护民族团结、加强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江泽民曾指出,“要大力抓好少数民族中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持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壮大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党的队伍,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把它们建设成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坚强堡垒和核心”。只有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熟悉民族地区情况,了解民族群众情感,知悉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问题的优势,才能切实有效地巩固和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才能真正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3.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事关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胡锦涛指出“人才培养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队伍是确保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社会发展、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等原因,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发展严重滞后。要想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发挥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党员的先进性作用,通过少数民族党员团结、动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通过少数民族党员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自己的家乡-民族地区从事各项工作,他们将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民族地区快速、和谐、健康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懂知识、有技术,既熟悉全国形势,又了解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将成为带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投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大潮的引领者,也将是是带领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穷,走向富裕,迈向小康社会的领军人物。

  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员培养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现有党校授课教材,大都一致,内容基本涵盖党的性质、宗旨、基本路线、党员的发展、管理等基本内容,缺乏具体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特有的风俗习惯,针对性较强的受少数民族学生欢迎,学生爱看、易读、易懂的党课培训教材,真正发挥党课铸魂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信马克思主义,讲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党课培训教材。

  2.入党标准存在不合理性。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也是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哪儿有需要就往哪儿的最前面冲。但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受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特别是思考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等相对较差。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热爱专业,学习刻苦,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但与汉族学生相比,学习成绩不突出,综合素质不明显,通常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3.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科学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宗教氛围较为浓厚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虽然在长期的学校学习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无神论教育,但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缺乏连续性,大学教育又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宗教知识教育,造成宗教意识、宗教信仰并没有完全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消失。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还仅是处在表层、感性的认识阶段,只是在意识中存有宗教感知的成分,并没有形成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宗教观,但这极易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不清,将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文化问题等混淆起来,有的甚至把宗教作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使绝大多数思想上要求上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或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家庭信仰之间彷徨,因而面对是否入党、怎么入党往往不知所措。   4.入党培养人存在缺位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基层党组织一般应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熟悉党员入党程序和要求的老党员担任其培养联系人。而作为党组织指派的培养联系人应及时了解、记录申请人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然而,内地高校部分党支部书记、培养联系人往往由辅导员担任,而辅导员又经常由于工作性质、工作任务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切实来履行一对一的培养职责,往往出现入党培养人“有即无”的状况,出现缺位现象。

  三、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

  1.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目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基本上由汉族老师担任,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语言交流沟通障碍、文化背景理解不到位、问题思维方式不同等困难。鉴于此,一是科学配备专职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内地高校应积极与新疆、西藏等自治区教育厅沟通,加大相关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来内地高校挂职锻炼的数量,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着重选拔熟悉学生党建工作,了解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民族党务工作者,积极配合内地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同时,内地各高校应加大自身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从本校优秀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培养和选拔一批专职的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在岗在编的本校少数民族教师也可以主动申请担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建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内地高校着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熟练、作风正派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队伍。二是着力提升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对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内地高校应采取专题培训和日常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挂职锻炼与学习深造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中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制定和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入党培训工作方案。内地高校应以专兼职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为授课教师,组织教师编撰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党校培训教材,制定易操作、分层次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真正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方式方法

  目前,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学习愿望强烈,态度端正,学习刻苦,但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他们身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生活问题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内地高校在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时,一是在考察中,忌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的唯一标准,而应当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而不是简单的以是否获得奖学金片面的去考虑;二是针对具有正确入党动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高校应该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改正或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良习惯,成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如果我们在党员培养、发展过程中一味的有这样或那样的“顾忌”,势必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他们的入党情怀,客观上置他们于党员队伍之外,消弱党的群众基础和民族基础,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埋下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三是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提倡多民族帮带教育,即多鼓励各民族师生党员代表主动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帮助其在思想上进步,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牢固树立“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引导他们不能因为是少数民族就提出各种特殊要求和需要特殊照顾,培养其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和实践教育

  一是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宗教和民族传统认识不清的问题,内地高校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理论教育,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澄清思想认识,正确辨析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自觉树立科学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自觉做讲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信仰者和践行者。二是针对近年来“三股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和破坏,内地高校应该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持久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增强他们的入党意识,端正入党动机,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共产主义的宣传者,民族团结的拥护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三是内地高校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大力宣传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

论跨地域视域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长效机制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域 长效 少数民族 地域 党员 少数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