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论文

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30

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329-02

  1引言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国各高校基本采取的是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双重学生管理机制,即由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工作处理、违纪处理、学生干部管理、学生活动与日常经费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具体事务,由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与学风建设。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环境、新变化和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等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等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的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这些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对肩负有较重教学、科研任务的高校兼职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2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面临新挑战

  新时期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9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和信息化手段普遍应用的共同作用下,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思想和行为上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给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潜能与人生价值的信念更加坚定,其多元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并存、交流和碰撞,理想与现实又带来了矛盾与困惑,在思想认识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混乱性,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为高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2.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

  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给高校班主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不断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还应大力拓展对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等内容。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传统以说教为主的单调的教学方式面临现代网络便捷、自由的信息获取模式冲击,高校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网络、新媒体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激发其年轻心态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2.2对大学生的学习管理与引导工作提出新挑战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随意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更加大了高校班主任对大学生的学习管理方面的挑战。一是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与大学生个体自我实现的自主性矛盾突出;二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与互联网环境下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共享性的矛盾突出;三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性与社会需求的实用性的矛盾突出;四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学习与教学环境干扰。

  2.3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

  受家庭、社会及网络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复杂多样,如作息时间无规律、娱乐休闲无节制、饮食行为欠科学、消费观念不成熟等现象突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

  模式创新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新挑战,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必须紧跟社会环境变化步伐,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模式,以做好班主任工作。

  3.1加强专业教育指导,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作为专业教师,高校班主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纪律观念、心理辅导的同时,应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优势,重点加强专业教育指导,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与目标性。

  (1)创新专业学习教育模式。通过专业教师、优秀老生与新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座谈等,让学生熟悉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该专业考研就业情况、学院师资情况以及学院的学风、教风等,培养专业兴趣。

  (2)创新职业规划教育模式,通过邀请资深教师、杰出校友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及时沟通和反馈职业规划信息并予以指导,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3)创新主题班会内容与形式,通过影像、对话、考察、读书会等形式促进专业兴趣培养,使他们进一步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专业学习动力。

  (4)通过班主任自己以身说法向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以解他们的疑惑,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3.2加强班级管理建设,创新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委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以有效平衡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的压力。主要创新模式有:增设班级助理,通过在高年级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助理,搭建老师与新生之间、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之间沟通的桥梁,传承大学文化,使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优化班委会组成,在坚持民主选举机制产生班委会的基础上,积极优化班委会成员组成,做到男女比例、地区差异以及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相溶性与互补性,做到对班级管理心中有数,能恰当地控制班级局面, 使班级管理进入既民主开放,又有条不紊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3.3加强家校联系,创新日常事务管理模式

  高校家校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双方的有效合作影响和决定着学生教育的成败。家庭参与有计划的家校合作活动越来越多,合作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宣传、学业提高、违纪处理、心理情感危机干预、与学生家长互通互动、交换信息,通报学生的学业、品行等方面的内容,使家长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传统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渠道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通过微博、微信、QQ、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学生个体发展上,家庭教育血浓于水的感化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及的。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能够相互间找出各自尚未发现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此来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内驱力,不断进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4加强教师协作,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大学生人才培养是各专业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与任课教师的协作及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各专业教师授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科研平台,引领学生参与各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同时,在与专业教师长期相处中,学生会受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的熏陶,必将对学生优良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培育创新人才。

  3.5加强新媒体应用,创新与学生沟通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作为高校班主任,要加强新媒体应用,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整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同时,基于大学生性格特征,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培育活泼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创建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交流平台,如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分享与沟通行业专业信息与知识,建设“第二课堂”,引导职业规划,实现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建构。

  4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不断加大,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掌握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对班主任工作内容及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加强入学专业教育,增强班级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家校合作,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网络时代新媒体优势,以身作则,乐于奉献,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

论文搜索
关键字:班主 班主任 时期 高校 模式 教师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