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以《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为例论艺术家形象论文

以《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为例论艺术家形象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6

以《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为例论艺术家形象

  从古至今,不论中西方,都有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把艺术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尽管生活贫苦,但在追求艺术的路上从未止步。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在极端贫苦的环境下创作而来,正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齐白石为了深入表现虾的特征,用尽一生去观察,他画的虾活灵活现,可谓是画坛一绝;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失聪是一件让人绝望的事情,然而贝多芬用心灵去感悟音乐,创作出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月亮和六便士》中,作家毛姆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主人公追求艺术的漂泊人生。作品是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原型.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抛妻弃子,放弃了优裕美满的生活去追求艺术,用画笔勾勒出自己伟大的一生。艺术家的伟大与其独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毋庸置疑,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个性十足的人,然而他所有的个性都来自于对艺术的狂热。

  一、艺术家把艺术作为毕生追求

  在小说里,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疯狂的人,他的疯狂甚至超越了离经叛道的范畴。他在证券公司工作了十七年,生活安逸平淡,夫妻相濡以沫,家庭幸福和睦,到了中年时期,忽然画风突转选择离家出走抛妻弃子,这无疑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当时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妻子都认为他是在外面有了女人,事实上,当他说出为了画画为了艺术而离开,这个原因在大家看来是极其荒唐的,他做了一件不被普通人理解的事情。

  思特里克兰德也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不是处在年少气盛的青春期,也不处在意气风发的青年期,人至中年,他的身份已不仅仅是一个证券公司经纪人,他更是一个丈夫,一位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的身上肩负着许多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他的家庭温暖和谐,太太高贵矜持,儿女聪明健康,思特里克兰德在这个时为了艺术毅然决然放弃所拥有的一切,从头开始创造一个未知的人生,他放弃的也不仅仅是工作,更是婚姻、家庭、亲情。他这样的勇气是一种狠心到没有人性的勇气,是一种已经超越道德底线的勇气,又是一种敢于向前藐视一切困难的勇气。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执着的人。在追求艺术之路上,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哪怕食不果腹,哪怕病入膏肓,哪怕被人追杀,但他从来不忘初心,一直坚持,他会辛苦工作两个月赚钱去买纸和笔,会一天只吃一顿饭去忘我的进行绘画创作,会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到老到病到死,不分昼夜一直把对艺术的追求付诸于行动。

  在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不论是任何一种特点,他都将每一个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这种极致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范畴。在作家毛姆眼里,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一个伟大的人,正如在小说开头,毛姆写到“我所谓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占了地位的光,一时过境迁,他们的伟大就黯然失色了。”可见在毛姆眼中,对于这些上层社会的名流们是不屑一顾的,他认为只有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艺术家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他身上所有的怪诞或是缺点在今天看来都是其伟大的必不可少的派生物,所有的不足在这份伟大面前都微不足道。

  二、艺术家有着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艺术家往往是孤独的,他对艺术的追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然而他们始终坚持自己心中所想,甚至用尽一生去坚守。小说的名字是《月亮和六便士》,六便士是英国货币中最小的币值,所代表的是柴米油盐、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而月亮象征着理想与美好。月亮与六便士就好似天平的两端:到底是对心的顺从还是对现实的屈服。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日益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英国进入了一个物质文明的社会,他们崇尚生活的条理性和模式性,离不开标准的形式和秩序。在这个背景下,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少有的自由的人,他不被现实中的理性和模式禁锢住脚步,当他在刻板规矩的理性节奏中生活了几十年后,渐渐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被这样的平静生活慢慢磨灭,丧失了精神的活力。于是他走向了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的泛滥,用野蛮、原始、毫不留情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1]他是一个懂得思考的人,没有因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而随波逐流,他的思想是自由的,并付诸行动,让灵魂得以在艺术的殿堂中徜徉,他做着毛姆内心想做却没有做的事,于是,毛姆对这位伟人更多了一层赞扬与崇拜。

  人们有很多,然而从这里走出的真正艺术家是极少的。艺术家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的成就无人能及,他们的内心也是别人所理解不了的。当别人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都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达到能够欣赏这些画的艺术素养,更不会想到未来会价值连城,只有施特略夫独具慧眼,有着超常的艺术鉴赏力,大加赞赏,并称其为伟大的画家,甚至当他妻子为了思特里克兰德自杀后,他虽然伤心恼怒,但看到思特里克兰德为其妻子做的作品后,他却能够忘记夺妻之恨原谅他。虽然匪夷所思,但施特略夫的反应从侧面深刻反映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伟大和神秘,给主人公增添了魔性的光环。

  三、艺术家的精神是自由无功利的

  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要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到桥梁作用,情感在认识与实践之中起到桥梁作用,审美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康德的理性与知解力是对立的,主要因为他肯定精神界的自由。[2]康德曾说,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他深受英国经验主义流派的影响,始终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自由就意味着无利害,无功利。因此,对艺术家来说,要做到自由就意味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抛开所有现实中的利害关系,潜心于艺术创造中的,艺术创造不是一种功利创作,而是真正的心灵和情感的创造,只有完全摆脱了所有束缚,艺术家才能处于一种自由的不考虑任何功利目的的创作状态,就像儿童“游戏”的情境,这种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他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生活西方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时代,虽然生活在伦敦、巴黎这样物质文明最发达的地方,但他的内心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还要孤独,他无法在中上层社会为自己的精神理想找到立足之地,他与这样的文明格格不入,从他内心来讲,是疏离的,他非常渴望自由,极力挣脱所有束缚他的力量,到了中年渴求自由的欲望突然因绘画而爆发,于是背弃家庭、漠视道德,努力逃脱欧洲文明社会,挣脱世俗的枷锁去迎合精神的呼唤,哪怕生活饥寒交迫、身体病魔侵蚀,到后来来到离人类文明几千里以外的塔希提岛和土著人生活在一起,最终他在这个如伊甸园一样的岛上找到了心里向往的原始生活,激发了艺术灵感,通过艺术创作释放被束缚的心灵。正如小说里所说“他在这个遥远的海岛上似乎同在欧洲不一样,他的奇行怪癖也没有人感到诧异,那里的自然风景是他创作的最好素材”“在这里他在周围处处可以看到使自己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他晚年的图画至少告诉我们他终生寻求的是什么”这也反映了毛姆对当时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科技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但人的内心是孤独的,他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物,同时也展现了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困境。

  从艺术审美方面来说,审美主体也应该是自由的。审美力或鉴赏力在传统术语中叫做“趣味”,通常逻辑判断离不开概念,而康德提出的审美判断力与逻辑和概念严格区分开,这不是一种从理性角度出发的判断,而是一种由情感而来的判断。“审美无利害”观点就意味着审美是自由无目的的,完全不涉及利害、概念、道德等客观原则。主体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要也要同艺术家创造过程一样处于“自由”的游戏状态。因此,在评价思特里克兰德这一形象时,作家对他尽是赞美崇敬,在毛姆看来,评价一位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就要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不受欲念和利害以及道德的影响,因为一个人的审美判断,如果掺杂了任何利害的感情,就不再是单纯的评判,人们必须保持冷淡态度,因此,在作者笔下,他摒弃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哪怕思特里克兰德有着残忍和粗野,作者也把主人公写成了一个精神境界极高的人,把他的性格刻画的完美而有魅力,他身上所有的缺点只因他那无与伦比的优点而存在,并反过来更加深化他的优点,给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增加了更多伟大崇高的光环。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脱离世俗,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家,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他,他一辈子只追求这一样东西,就是艺术,为了绘画,他可以风餐露宿,漠视功名富贵,哪怕在自己最潦倒的时候也不会卖掉自己的画,他身上所有的特点都是作为艺术家一种独有的特质,或许,连他自己都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创作欲,也平静不了内心的那份激情和狂热,他急切地创造出美来,在生命的最后,当他知道得了麻风病将不久于人世,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进行创作,在完成毕生最后一幅壁画完成后,他的灵魂也终于得到了满足,一生的追求也达到了目的,并留下遗嘱烧毁这幅壁画,他创造出这份美好,却又亲手毁掉这份美好。虽处在物质文明的时代,他真正做到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满足,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以《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为例论艺术家形象

论文搜索
关键字:便士 月亮 主人公 艺术家 主人 形象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