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8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当前,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青海藏区部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改变发展思路,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青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回顾历史,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界无法保障我们日常生活所需,那么我们的生存必将受到严重威胁。鉴此,我们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也是我国及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十八大以来,青海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系统工程为抓手推进生态建设,将“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保障能源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青海藏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影响程度,人类适度需求及若干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属10级,排全国之末。青海地处西北内陆,远离中心城市,尤其藏区六州适宜规模居住和从事生产生活的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光热条件限制植被生长,生态系统极不稳定,扬沙危害难以根治,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从青海藏区实际看,尽管现阶段生态环境及社会秩序良好,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社会不稳定潜在因素也在增多,并呈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移民增多,纠纷不断。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每年冬季临近,全县1600多户牧民中,有近40%以上的牧户弃家而走,迁移到其他草场,游动“乞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草场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二是群体性迁徙导致利益冲突加剧。由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浩大繁杂,劳动力转移、生产生活后续基础设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引发出的一些新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三是藏区贫困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藏区六州总人口近190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群众生活贫困、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存在,在藏区大肆渲染反动舆论,给青海藏区乃至全国藏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宣布,将青海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要科学制订和完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修订产业发展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更好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三江源为核心区扩建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外围的经济结构上改变以往以畜牧业为主的状态,开发其他特色农牧业产品,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上,改变九龙治水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治理的优化配置和一体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满足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容量底线。一是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出来,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禁止任何人类生产性活动,主要依靠自然恢复为主。二是把核心区外围区域划定出来,对牧民进行季节性游牧做出限制,严格控制牲畜数量。三是主要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青海湖环湖草原、祁连山等生态较好的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做到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促进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四是在海拔相对较低的西宁、海东两市及河湟谷地发展水电、矿产、高产农业、工商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和活跃经济的同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拓展、自然修复与项目治理相结合,实施诸如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旨在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维护青藏高原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坚持把生态保护建设与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机结合。比如,青海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推动农牧民群众就地就业;在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主题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在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四、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是适应人类社会需要所呈现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明建设 生态 文明 和谐 社会 建设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