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论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1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而不仅是培训技术、技能。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既要讲宏观上的职业精神,比如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要细化到岗位,比如说会计就应“不做假账”。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加职业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为特定的职业群培养特定的职业型人才。这种明确的指向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并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职业人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其核心是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特指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对非技能的职业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准确定位,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忠诚、奉献精神,从而促进其有效就业。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通过对行业知识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培养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大学生是新时期我国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增长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大学生是高职院校在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保持良性发展的保障;具备良好职业精神是大学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前,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强调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各高职院校在积极行动,积极寻求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方式方法,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往往不能落到实处,成为短板。

  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提升质量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仍然存在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存在家庭错误引导,存在教育主体不重视和学习主体轻视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由下列原因造成。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对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的社会氛围,对职业精神培养更是不重视。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社会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上存在某种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高职院校的发展环境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尽管近几年,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风气日益得到好转,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影响学生塑造正确的职业精神,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存在缺失,校外就业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而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慎用缺乏职业精神的学生,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不应有的负担。

  (二)家庭的错误引导

  家庭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现今社会,一方面由于“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追逐金钱和利益,导致家长只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的培养,让孩子尽可能接受高中与大学本科教育,而不愿意让孩子接受中职与高职教育。同时,家长普遍认为,只要小孩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到较多的知识和具备较扎实的技能,就会有不错的发展前途。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从小就忽视职业精神的培养,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

  (三)高职院校对培养职业精神不够重视

  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高职院校的水平评估体系对院校规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都有明确的评估指标和考核要求,唯独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缺乏明确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每年都有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技能大赛,各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已形成完善的体系。与之对应的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的现象。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认识不明确,教育教学上没有开设的专门课程,即使某些学校开设但也缺乏专门的教材与专业的师资,从而在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上,时间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缺乏培养职业精神的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自控能力、规矩秩序意识相对薄弱,应更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职业精神教育本身没有有效的评判标准和相应明确的测试,某些学生容易产生无所谓的思想,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由于在校期间轻视职业精神培养,导致高职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看重待遇、忽视责任的履行,频繁跳槽、拈轻怕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的现象屡见不鲜。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对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精神而不满,学校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新时期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培育高职生职业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社会大环境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调动社会、企业、学校与家庭参与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为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其次,在社会上加大对职业精神的宣传力度,从舆论导向上、价值观念上为职业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政府在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时,应把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其中;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加强研究,在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改进教学等方面给予指导。只有在政府的重视与调控下,将其置于全社会背景下进行运作,努力构建纵横双向、立体交叉的高职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体系,才能使高职生职业精神培育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将其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职业精神培育中的主要作用。再次,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同时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企业文化元素,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让学生就业后具备企业需要的相关职业精神,迅速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三)营造家庭重视职业精神培养的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作用。首先,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与学校形成合力,加强对孩子职业精神的培养。

  (四)提高学生对职业精神进行培养的自觉性

  首先,作为学校和家长,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职业精神对自身发展以及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解决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接受职业精神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无论社会还是家庭与学校,要加大研究力度,强化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他们自我培养职业精神提供良好的条件。再次,学生要积极投身实践,有意识地加强自身职业精神的培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形势 院校 精神 职业 学生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