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1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21602

  1 引言

  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的公平性,也关系到高校校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助、勤、免、贷”政策用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就读。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又多了新的途径,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妥善解决好高校学生资助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贫困生认定量化性较弱

  高校资助工作是建立在贫困生认定的基础上,各个高校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均制定了一套贫困生认定的程序和标准。但在实际应用时,依然会存在问题。如:证明材料均由学生自己到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有些民政部门不经考察,不负责任地开具证明;部分学生为获得资助,利用所谓关系开具证明;班级认定小组碍于同学情谊虚假评定,这些都无疑增加了认定的难度。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量化标准也相较模糊,虽然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致贫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果一概而论,贫困等级认定就会有问题。

  2.2 助学金设立针对性较弱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爱心人士在高校都设立了不同种类的助学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据统计,每个贫困生每年受资助款项为2300~20000元不等,之所以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因为这些助学金在设立时缺乏针对性,评选的条件较为单一,或是评选条件过高,符合要求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些都致使一些学习略差的特困学生不满足申请条件,款项过分集中于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身上,如何能够让助学金为贫困生们“雪中送炭”,而不是将其由“资助”变为“奖优”,这就需要在设立时增强助学金资助的针对性。

  2.3 资助育人时效性较弱

  高校在开展助学的同时,也在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不同形式的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高校中,仍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是一种福利,坦然接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不拿白不拿,也因此,很多学生开具“贫困”证明,致使高校中的贫困生鱼目混杂。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创新方式

  手机、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学生中应用广泛。因此,高校在保持原有的讲座、辩论等形式外,应该抓住此项机遇,用这种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宣传资助政策、开展资助育人。

  3.1 新媒体增加宣传渠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各高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校内资助网,学生可以登陆后了解各种政策、相关奖助学金评选公示等。此外,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被广泛使用,可以利用其及时给学生推送最新、最全的资助信息和文件等,对励志人物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知晓学校近期的资助工作,无形中接受励志教育。另外,通过与学生留言达成互动,让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其的人文关怀。

  3.2 通过新媒体及时发现问题

  贫困生身份认定是一个需要政府、高校、班级同学以及班主任、辅导员多方合作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虽然大部分高校对于此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量化指标,但不能保持一成不变。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制作问卷,让学生匿名回复,客观直接反映问题,学校资助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完善评定标准,力争确保此项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

  3.3 新媒体广纳学生意见

  对于社会资助的奖、助学金,资助方一般都会提出相应的资助要求,但一般比较泛泛,也因此,这些奖助学金会集中在品学兼优学生身上,通过新媒体制作资助方资助项目评选条件的调查问卷(在资助方原本提出资助条件的基础上细化),学生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参与助学金评选细则,一方面宣传了资助方,学生可以更多了解资助项目,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使助学金物尽其用,获助学生也会更加珍惜。

  3.4 利用新媒体开展感恩、诚信教育

  感恩和诚信教育是资助工作重要部分之一。只要学生有手机、可以上网,通过微信、微博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群,管理者推送感恩、诚信教育的相关事迹,学生就可以随时分享。当然,管理者也要掌握好方法,比如可以多报道一些校内人物,让学生没有距离感,对国家奖、助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实际进行推送、宣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而且可以激励学生向获奖学生学习。对于新媒体信息推送也要卡好时间段:可以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贷款即学生将毕业期间,宣传诚信,让贷款的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增强这些学生的诚信还贷意识。对于班级、学院、学校不同层面开展的感恩、诚信教育(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大赛、主题班会等),要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报道,扩大资助育人的影响力。

  4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丰富了高校育人方式,让育人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也更能吸引广大学子参与其中,从而使得高校学生真正了解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和内容,真正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让其感受学校和社会、国家的温暖。因此,学校资助管理者要把握住一切机会,加强感恩、诚信教育,激发学生去回报帮助他们的人,回报社会。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工作研究 资助 高校 环境 媒体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