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1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我国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2012年11月16日毕节五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到贵州四兄妹喝农药自杀事件,无不预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和救助途径。

  一、 必要性分析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问题,首先要论证教育救助的必要性,或者说为什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救助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理论基础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并把科教定为立国兴邦之本。由于教育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完成学业, 甚至不能接受义务教育。教育救助就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这种社会现象而产生的社会救助的内容之一。[1]

  所谓教育救助,是指国家或社会团体、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不同阶段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它具有间接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教育救助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具有很强的反贫困作用;二是体现了教育公平;三是促进国民发展。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缺位的问题,需要教育救助发挥相应的作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教育救助也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支撑,比如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客观现实

  (1) 家庭教育缺位

  家庭在子女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如下四个功能:一是经济上的支持功能,二是抚养与教育功能,三是心灵上温暖和安全保护功能,四是行为示范与学习功能。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基本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和父母处于长期意义上的分离,这种事实上的分离使得家庭所具备的这些功能几乎全部瓦解。缺乏父母教育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不仅知识匮乏,而且心理状态极端不稳定,易产生许多社会悲剧。如图1所示,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根据29.4%和15.1%这一比例,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2]。

  这几个数字就意味着一年中有两千七百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几乎一年中很少或者完全见不到父母,这种长期的分离不仅让年幼的孩子无法享受父母之爱,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也缺乏管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每年见面很少的情况下,如果网络交流也很匮乏,那么“父母”这个角色几乎在留守儿童的生活里几乎是虚设的。如图2所示,与父母每年联系3-4次的学生有10.4%,与父母每年联系1-2次的学生有10.2%,与父母一年都没有联系的学生有4.3%。根据4.3%这一比例,按照全国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一年都没有与父母联系的儿童有262万!一年与父母只联系1-2次(半年才打一个电话)的儿童,有622万人。这两份数据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留守儿童看到回家的父母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恐惧。

  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主要就是陪伴者、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经济上的支持是最基本的角色之一,而最根本的角色是人生的陪伴者与生活的指导者。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是家长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是缺位的,他们既没有在孩子遇到困难成为他们的引路人,也没有及时地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这种家庭角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他们安全感的缺乏。家庭教育缺席的现实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

  (2) 学校教育不足

  童年阶段是是需要得到家长呵护与接受家长关爱的年龄。童年期的主要人生目标就是接受学校与家庭教育养成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需要家长的呵护与指导。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期,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情绪情感的疾风暴雨期[3],称为行为上的逆反期和自我的迷茫期,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建立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包含性别角色的认同、社会角色的认同和未来人生目标的确定。无论是童年阶段心理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青少年期人生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家长陪伴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前提下,理论上学校教育应该努力填补家庭教育缺乏的那部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中国有句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的学校的功能更多层面还在于授业解惑,传播学业知识,几乎没有涉及过多的人生道理和心理辅导。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的现状,学校可以说是一种“逐誉机制”,学校更多注重录取率等现实的荣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状况关注较少。另一方面,“父母”这个角色老师并不能轻易取代,也就是说面对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之爱的缺失,学校教育并不能完全弥补这个缺口。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救助显得作用显著。

  二、 教育救助的途径

  1、 经济层面:

  (1)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区一般多为贫困地区,学校基础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寄宿宿舍都相对比较落后。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公是中国一大基本国情,当地政府应该进行财政拨款,对教育基础设施和危险学生宿舍的改造和重建,比如新建学生教室,体育活动设施,进行白板等电子化教学,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当然,借鉴美国的KIPP学校模式,这些基础设施甚至学校的提供模式可以多元化。实践证明,以政府办学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办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模式。政府除了自己开办学校外,也可以严格审核之后,引进民间资本开办公益学校。

  (2) 人员配备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整个成长的关键阶段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素质的教师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很显然一般高素质的教师都会选择收入较高的岗位,而留在偏远贫困地区的老师素质较差。一方面,学校可以以相对高于学校平均薪酬水平的薪酬引进高素质人才,利用这些人才改进原有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很多老师都不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如果由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建议进行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当然能招聘一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学校建立一个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3) 经济救助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一般比较贫困,政府可以采取多种补助方式,包括发放助学金和各种形式的困难补助,比如开学补助、交通费补助、伙食补助、教科书补助等。美国KIPP[4]学校就采取过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留守儿童的经济压力甚至是他父母的压力。

  2、 制度层面

  (1)建立强制报告机制[5]。学校应该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现状,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要及时地进行沟通。

  (2)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学校教师定期去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时刻保持跟留守儿童的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生活等各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及时和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表现,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良性沟通机制。

  3、 文化――心理健康层面

  (1)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培训,给学生科普正确的心理学知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

  (2)实行学校寄宿制。因为祖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代际交流问题,学校实行住宿制,这样实际上实在留守儿童之间以宿舍为单位建立一个“家”,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和留守儿童交流,但是“家长”的角色。

  (3)对留守儿童开展人生安全等知识,锻炼留守儿童的自我防卫能力,自救意识和求救意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安全演习,在实践中锻炼留守儿童。通过这样的安全知识传授,减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事件发生。

  4、 社会层面

  在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不仅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和团体也可以发挥他们应有的力量,不过在引进民间力量的时候,学校和政府要谨慎,严格审核。

  (1)社会慈善组织的捐赠。社会慈善组织可以资助一部分留守儿童,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例如,慈善组织可以投资建设电子沟通设备,实现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视频交流,弥补见面不足和沟通不足的缺憾。同时可以资助相关书籍玩具等符合留守儿童年龄的实物。

  (2)志愿者形式的救助。每年暑期都会有各种关爱弱势群体的组织进行支教、访问等形式的援助,针对留守儿童,也可以组织高素质的大学生参加支教,尤其可以组织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和一对一沟通机制,高效快速的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尤其必要。所以,通过各个方面的教育救助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知识缺乏问题,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明天。

  [注释]

  ①《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儿童教育 留守 必要性 途径 必要 农村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