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论文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04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于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应用氧化锌软膏护理;观察组给予3M敷贴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融合性皮炎、造瘘口出血、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肠管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氧化锌软膏护理, 3M敷贴的护理方式操作更为简单,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临床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54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 新生患儿由于受到细菌感染、饮食等因素影响, 肠部黏膜组织严重受损, 导致小肠、结肠产生弥漫性坏死和病变, 是临床中十分严重的急性疾病[1]。本研究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进行护理, 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医治的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15~45 d, 平均年龄(25.06±1.93)d。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13~44 d, 平均年龄(23.12±1.8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软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0849)涂在造瘘口周围皮肤, 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3M敷贴贴在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进行护理, 3次/d。

  1. 3 疗效评价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有效率评价:显效:患者伤口愈合, 症状明显消失;进步:患者伤口好转, 症状稍有缓解;无效:患者伤口未愈合, 症状不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进步)/总例数×100%。临床不良反应:融合性皮炎、造瘘口出血、造瘘口狭窄以及造瘘口肠管坏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融合性皮炎、造瘘口出血、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肠管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获得性疾病, 在早产婴儿或者患病的新生儿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2]。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肠道粘膜病变甚至肠道深处的组织出现坏死, 是新出生婴儿十分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3]。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在回肠远端以及结肠近端处经常发生, 很少受累于小肠[4]。此种疾病病情急促、复杂, 患者一旦患病, 会出现腹胀、呕吐、血便等临床症状, 经腹部X线检查显示为肠壁之间囊样积气。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机制非常复杂, 其致病因素多样, 临床中尚未得到完全阐明, 已知的因素主要有饮食、新生儿肠道供血不足以及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以及沙门氏菌致病病菌感染等。目前, 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 具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新生婴儿皮肤娇嫩、免疫能力不足等, 在造瘘口Ⅰ期手术后极易产生比较严重的造瘘口与周边皮肤性细菌感染, 不仅给患儿带来比较大的痛苦, 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临床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3M敷贴方式是一种针对于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 具有操作简单、经济负担小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等特点, 可以有效的加快新生患儿的术后康复进程,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3M敷贴方式应用于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效果向较于氧化锌软膏的护理方式更加显著;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3M敷贴方式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更加安全与可靠。

  综上所述,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给予3M敷贴方式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应用效果显著, 且操作简单, 值得应用和推广。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坏死性 结肠 小肠 急性 结肠炎 小儿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