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论文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07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依旧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涌现出并很多新的重要的思想,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回首过往,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留下经验、启示。

  一、善于总结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

  邓小平曾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着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不断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日子里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得到不断的升华与提高。具体内容如下: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这是其一。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革命和建设,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但走过的弯路也不少。不断对建设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总结,是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一开始就具有实践性,它并不是一个纯理论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有价值的学说,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形成的过程是千万个党员和群众在实践中探索而来。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得以确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经验、50多年的执政经验、20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党对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这些总结有党的建设方面的,有党的执政方面,有挫折分析,也有未来畅想。

  我们党现在已经对历史特别是自身的历史开始重视,对其总结升华现成新的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推动力来源于对经验的总结。这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涌现,我们要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理论,解决新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总结经验时应具有的态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总结经验时应具有的科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

  二、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变化与实践的新要求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不同时代主题下的实践活动也有不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抽象和概括总结又会形成不同的理论。“战争与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则是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们的根本动力是实践,也就是说,在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马克思也在发展着。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用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敏锐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紧紧扎根于实践的沃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对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进行清晰把握的基础上,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推向了新阶段。这种新体现在邓小平的诸多论述中,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产生和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过程,也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时代特征结合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做了新的探索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着眼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实践的新变化,明确提出了不断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要求和任务。2003 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从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体系和观点中可以看出,党善于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

  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进到中国后和中国传统的儒道法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传承的文化基础,正是有了他,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顺利的中国化,让广大普通老百姓认同。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它的许多作品和理论就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光辉。一方面直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借鉴《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声东击西等理论指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创新性地,以扬弃的态度学习传统文化,如“群众路线”里面就有儒家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典型。“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方面明确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一方面考虑我们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就有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影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如此,它本身就蕴含了中国传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一切要以代表人民群众为根本。

  总之,回顾历史,我们认为在当今,仍要去总结这些经验,从这些经验中汲取营养,寻找其中的规律,增加理论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其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创造出新的理论,新的指导力量。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 马克 中国 改革开放 启示 时期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