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陕北汉画像石《牛耕图》美术赏析论文

陕北汉画像石《牛耕图》美术赏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2

陕北汉画像石《牛耕图》美术赏析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民间工匠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石刻艺术品。工匠们以砖石为纸,以刀凿代笔,形成了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高价值。汉代画像石作为雕刻艺术形式,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在画像石的核心分布区之一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术表现力强,地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文物中占突出地位。其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见证,对后世的绘画和雕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汉画学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1952年绥德王德元墓出土的《牛耕图》画像石(图1)就是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一、农耕发展水平的珍贵形象资料

  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

  汉代是牛耕技术的普及发展期,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比西汉有所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更为普遍。铁犁和牛耕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两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使两汉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农耕生活是汉代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王德元汉墓门柱石右边的《牛耕图》中,耕者一手高举长鞭,一手扶铧犁耕地;在牛耕人物左上方,映衬着一幅盘曲大树;画像下方是一片粗壮的庄稼,低垂着沉甸甸的谷穗,寓意耕耘后的丰收景象,堪称人勤牛壮,五谷丰登。令人叹服的是画面没有牵牛之人,可见在当时耕牛已经被养得十分驯服,耕者的驾牛技术也已非常熟练。《牛耕图》画像石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田间耕作的情景,印证和展示了汉代牛耕技术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它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做了很好的描述,成为反映陕北地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珍贵形象资料。

  二、分格分段的“模块化”工艺处理

  陕北画像石采用分格分段的布局表现形式,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后在方格内把要表现的内容巧妙地布于石面,刻绘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使每个画面主题突出,构图独立完整,在汉代画像艺术中独树一帜。这种结构布局,既适合砖石的材质结构,又便于工匠民夫的搬运安装,更适于工匠们的分工协作和刻绘加工。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汉代,沉重坚硬的石块的搬移加工并非易事,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对大件石材的加工安装若不借助机械,几个壮汉恐也束手无策。聪明的古代工匠,依据材质特性和实际需要,灵活设定构件尺寸,将笨重的石材加工分解成预设构件,便于分工协作加工和人力搬移安装。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先民发明发展的以标准化的零部件组装物品的先进“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体系的反映。这种大量预制零部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作出变化无穷的单元的“模块化”工艺手段和社会化规模生产运作体系,在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创举。

  纵观汉代画像石的出土遗存,这种分格分段的“模块化”工艺形式极其常见。它打破空间观念,将不同的诉求内容通过分段分格的布局来处理,表现为几幅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面,产生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造型处理手法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作者的艺术构想和设计匠心。

  三、独特的造型体系

  陕北画像石具有独特的造型观念、视觉思维、审美意趣和创造方法,构成了独立的造型体系。这种来自民间的无拘无束、大胆的造型方式,赋予了陕北汉画像石浓重的、返璞归真的艺术气质。

  1.剪影式的造型手法

  根据对形象的特殊认知,汉代工匠形成了朴素的具有意象表现特征的剪影式造型手法,利用线条对造型物象只做简单的轮廓造型,通过剪影式的身姿、体态等去表现某一种动式、某一种气氛或某一种情绪。整体造型简洁、流畅、自然,概括性极强。虽然看不到五官、表情、服饰细节,却可以发挥个人想象去体味画面的情景内涵。《牛耕图》画像石表现牛耕场景,以浅浮雕刻画出情态轮廓,删略了形体内在的一切细节,给人以深厚拙朴的美感。

  2.时空平面化的造型手法

  陕北汉画像石对时空的表现有着独特的造型手法和审美价值,表达出汉代人对时空、对自然最纯真的感受和理解。古代民间工匠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体与事件组合在同一画面,表现了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与多瞬间。

  在同一块画面上打破空间维度的观念,将不同的诉求内容通过分段分格的布局来处理,表现为几幅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面,产生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造型处理手法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作者的艺术构想和设计匠心。

  王德元汉墓的《牛耕图》画像石,十分传神地表现了一天的农作生活。并用夸张与装饰的手法,把要表现的事物刻画在方格子式的构图里,形成相对独立的画面。

  上方画面,匠心独具地刻画了一头耕牛和扶犁的农夫的剪影,农夫一手扬鞭赶牛,一手扶犁耕田,悠然自得。牛在前面拉着铧犁,后面以树为景。画面主体的人物、耕牛和桑树均用阳刻法雕出形象,只有伸出边框的耕牛的犄角和颜面,巧妙地用阴刻法雕出轮廓,农夫那只高高扬鞭的手臂的外轮廓,也采用同样的手法刻画。工匠只用这点睛般的妙笔,就突破了边框的限制,顿时产生出三维空间的效果,也使画像石的边框与画中的人和牛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视觉空间。   下方画面,整体排列着五株高大茁壮的嘉禾,禾穗沉沉下垂,丰硕喜人,极富乡土气息。右边第一株嘉禾的叶子,同样用阴线勾勒,看上去如同一片流光中的青纱帐,使画面平添了诗情画意,让人不禁联想到黄河两岸庄稼丰收的喜人景象。

  逆光的叶子、左向的牛头、扬鞭的农夫、奋蹄的耕牛,似乎给我们明确交代出了当时的时间维度。日头快要西落,忙碌辛劳了一天的农人和耕牛也有点急于把剩下的土地耕完,好痛痛快快地回家休憩,田头似乎有家人的呼唤或已准备好饭食,要不耕牛为何急不可耐地将头伸出画面之外?

  嘉禾沉甸甸的穗头也向左边低沉,是否也预示着农民期待粮食丰收归仓的美好心愿?左右是表达方位、出入的,自左向右为出,表示开始的概念;自右向左为入,表示回归、终结的概念。据此可以判定画面的左边应为村落,桑林也从左边斜伸而出,随风婀娜。枝桠以柔美的曲线形来表达,与画像石下方平行垂直的五株嘉禾形成了鲜明的曲直对比,嘉禾为静,桑枝为动,一静一动,使画面情趣盎然。同时也打破了画像石死板的外形限制,画面不再死寂呆板。在整体的画像石门柱上,左边的牛耕图为早出,右边的牛耕图为晚归。民间工匠用生动洗练的手法,将时间、空间交代得准确到位。画中人物、牛畜、嘉禾等虽为概括的剪影描绘,但却情态惟妙惟肖地向我们交代了准确的时间、环境情景、人畜内心的情感状态。

  男耕女织是古代的一种基本生产模式,画面中虽只有一人耕作,但桑林中也许还有采桑的妇女,被桑林掩映的村寨中可能还有织纺或煮饭的家人、嬉戏的孩童……古代工匠用极其洗练的艺术手法,以高度简洁的画面,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恬静和美的田园景象,让人的联想解读从画面出发,却又不拘于画面的限制。

  上下两图之间的横向间隔,既是两幅画之间的分界,又可理解为“田埂”,这一块田地的庄稼还未收割,另一畦田地正准备翻种。这块画像石以作物收种给我们交代了季节概念。

  画像石在构图上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由此,使得作品中的空间在逻辑上超越客观真实而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

  陕北画像石采取时间平面化手法,进行情节的连续性展示。这种连环画式的造型,以多幅画面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表现一段时间内不同区域发生的事件。这种将时间、空间平面化处理的造型手法,抛开了常规视觉经验的真实,依照自身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来组织画面和创造造型,这种多时空造型的融合,完全符合民间艺人的内心真实。

  3.填空补白的造型手法

  陕北汉画像石的一个造型特点就是纹饰图像之间互相填充交映,大小相宜,动静相间,衬映成趣。整体画面饱满平衡,一般不留空白。

  民间工匠在着力刻画耕牛和农夫的同时,以自由流畅的桑树枝条形象,填充空白画面,使画面饱满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典雅,主题突出,更适合视觉的平衡美。尽管是在平面上表现物象,却能通过主体形象和客体形象的对比,暗示出平面中的层次与空间,是一幅反映工匠高超艺术创造力的杰作。

  牛耕图像是中国早期的绘画形式。这块陕北画像石的题材突出了人与耕牛情感交流的亲和力,形成了欢快响亮、质朴简洁、构图疏朗的艺术风格,具有中国本土艺术“神贵形从”的鲜明特征。

  四、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汉画像石代表了汉代艺术发展的高峰,不仅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产生了影响,也对汉代的历史、生产生活、体育、科技、神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被视作与商周青铜器、南北朝石窟艺术、唐诗、宋词相当的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

  1.陕北历史文化信息宝库

  美妙动人的陕北汉画像石以直观的形式向人们表露了许多被岁月掩去的历史真相。通过它,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可以得知陕北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农牧学家可以研究牛耕、铁犁的使用,谷物栽培的进程和畜牧业的兴衰,建筑学家能够考察汉代建筑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机械学家可以探索手工业的古代杰作,数学家可以发现早期几何学的影子,神学家不难找到宗教现象,人类学家可以看出原始人群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民俗学家可以追溯汉代的风尚习俗,织造学家可借以领略汉代的衣着服饰,艺术家可以获得歌舞、美术文学美学方面的创作借鉴或启迪……不管你从事何种研究,几乎都可以从中有所收益。

  2.国画的先驱、版画的始祖

  汉画像石在雕凿前是先在石块平面上绘出画面,而后雕刻出物像,是绘画和雕刻两种艺术的结合。因此,我国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

  绥德汉画像石在创作手法上,多采用平面减地墨线勾勒、阴线和麻点、阴刻浅浮雕、分层减地加墨线勾勒和阴刻、阴刻和凹雕、单用敷色和兼用敷色等方式。根据内容和情节的需要,艺术线条粗细曲直变化灵活,不乏纤柔或刚劲之态,整个画面明快、流畅、洗练。这种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使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

  画像石的创作形式虽是以刀代笔,但总体艺术效果近于绘画而远于石刻。其状人绘景十分逼真,凿牛刻马比例协调,或工整细腻,或粗犷豪放,各有千秋。其笔法洗练,刀工娴熟,具有拙朴阔略、沉雄浑厚的特点,雕刻技法与造型风格基本统一。

  汉画在构图上,常是不分远近的,它所用的透视是散点的,后世用的俯瞰透视法,在汉画里业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画中还有很大的势力。汉画像石在布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堵塞其间,使画面不留空隙。这一点和唐宋文人画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因而被后来的文人画弃之不用,只在民间艺术里有所保留。因此从整体上看,汉画像石可被视为国画的先驱、版画的始祖。

  3.陕北剪纸、皮影艺术造型的肇始

  陕北汉画像石乍一看,很容易使人将之与陕北剪纸、皮影戏联系起来。因为它刻出来的形象就像灯光照射的影子,只是轮廓的美感,不强调细节。

  陕北汉画像石是由当地盛产的青砂石雕刻而成,石质较粗,所以工匠在刻绘时就少了些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更多的是大刀阔斧,强调轮廓形态。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部分地促成图像存其大貌、拙胜于工的特点。而流传于今天陕北的民间剪纸、皮影造型,不仅在外形轮廓上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画像石相似,而且在题材、内容方面更有诸多的相同点。

  陕北剪纸和陕北汉画像石的构图形式都是一幅剪影,在轮廓内部很少修饰,而是在整体造型上下工夫。因此,虽然看不到人物的五官表情,却可以体味画面的整体内涵。画像石中表现的宴请、农耕、狩猎等场面,都删略了形体内在的一切细节,以此来展现深厚拙朴的美。汉画像石的图画在诞生不久就随墓主人长埋地下,不见天日,但陕北剪纸、皮影这些民间艺术却将这种文化因子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通过对画像石作品《牛耕图》的艺术分析可以看出,汉画像石除了可作为反映历史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物证,同时也可作为汉代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有着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它一定程度上吸收和继承了商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汲取战国帛画之长, 将绘画与雕塑集于一身,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陕北汉画像石《牛耕图》美术赏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陕北 画像石 画像 赏析 美术 牛耕图
最新美术论文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探讨
试论舞台美术设计中的LED屏幕应用
试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探讨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
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实践
试论小学中国画校本课程的实施
试论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热门美术论文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设计 文脉/Design and Context
城市·水墨·现代性
浅谈中国大陆影视广告
中国广告发展中国国际化与本土化
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试论美育对学生右脑和智力的开发功能
绘画回归:当代西方艺术的一种趋势
“美术”对艺术100年历史的误读与偏离